《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举报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需要向别人提出不同的问题。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3.能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准备】 课件、一位学生录制一段采访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你知道长辈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2.出示部分长辈们童年生活的图片。 3.引导:我们周围的长辈们也有各自的童年时光,你最想了解谁的童年岁月? 预设1:我想了解爷爷的童年生活。 预设2:我想了解妈妈的童年生活。 预设3:我想了解姥姥的童年生活。 教师提问:除了自己的亲人,有没有一些非亲属关系的长辈吸引你去了解呢? 预设1:邻居张伯伯。 预设2:爸爸的朋友王叔叔。 小结:不同的人所处的年代、环境不同,他们的童年生活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光和童年故事。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引导学生确定口语交际的对象,为口语交际活动作好铺垫。 二、交际要求 过渡:我们今天提问的对象都是我们的长辈,想一想,我们在与长辈交流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根据教材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要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作简单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不明白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追问。 预设1:交际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习惯,注意倾听的基本礼仪,即听人说话认真、耐心,尊重交际对象,不随意打断别人。(板书:倾听有耐心) 预设2:要注意把别人的回答记录下来。 预设3:要边听边思考,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是对有些内容特别感兴趣,可在对方说话的间隙适当追问。 Ÿ 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Ÿ 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引导:小贴士部分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交际要求呢? 预设1:“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是倾听方面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要听得认真,还要在听的同时迅速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 预设2:“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是表达方面的要求。我们要以记录的内容为依托,合理有序地安排发言内容,让发言更有条理。 设计意图:解读教材,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为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及要点奠定基础。 三、交际方法 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学习列问题清单的方法。 2.探究过程 (1)结合教材中的两个问题清单,学习列问题清单的方法。 (2)出示不同的列问题清单的方式,供学生选择。 (3)小组设计问题清单,了解老师的童年生活。 (4)展示学生的问题清单,教师引导、总结,学生修改问题清单。 3.探究活动 (1)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问题清单,让学生比较两个问题清单,并思考这两个问题清单中的问题有什么不同。(板书:列问题清单) 预设1:清单一是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各个问题之间可以调换顺序。 预设2:清单二是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这些问题层层递进,是不能随便调换顺序的。 小结列问题清单的方法:根据提问对象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 (2)出示不同的列问题清单的方式,供学生选择。 如问答式、表格式、思维导图式…… (3)小组讨论:设计问题清单,了解老师的童年生活。 引导: ①向老师提哪方面的问题更适合、更有价值? ②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提问,还是从不同方面进行提问? ③选择什么方式列问题清单? (4)展示学生的问题清单。 ①学生A: “走进老师的童年”问题清单 ◇ 您小时候有哪些娱乐活动? ◇ 您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 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 引导:你觉得学生A提出的问题怎么样? 预设:学生A从不同方面提出了问题,所提的问题有些重复、琐碎,不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老师的童年生活。 引导: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助学生A进行修改? 预设:清单中的第一、二个问题有些重复,游戏也是一种娱乐活动,除了了解娱乐活动外,还可以提出如“您是怎么去上学的?”“放学后会干些什么?”等。 点拨:提问题时,先要确定了解他童年生活的哪些方面,每个方面提一个相关问题即可。 ②学生B: “走进老师的童年”问题清单 ◇ 您小时候是在哪里上的小学? ◇ 您最喜欢哪门学科? ◇ 在学校学习之余,您还会去上兴趣班吗? 引导:你觉得学生B提出的问题怎么样? 预设:学生B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缺乏层次性,以致对这个话题的了解浮于表面,不够深入。 引导: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助学生B进行修改? 预设:比如在问了“您最喜欢哪门学科?”后,还以提出如“为什么喜欢这门学科?”“在学习这门功课时,有印象深刻的事吗?”等。 点拨: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提问,比如“当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后,还有什么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让自己的问题清单变得更加有序,层层深入。 (5)学生修改问题清单。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习列问题清单的方法。方法一:针对提问对象从不同方面提问;方法二: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呈现问题清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采访老师的问题清单。 合作探究(二) 1.探究任务 学习边听边记录的方法。 2.探究过程 (1)小组交流:我们在做采访记录时,可以采用哪些记录技巧,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记录更多内容呢? (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小组交流:我们在做采访记录时,可以采用哪些记录技巧,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记录更多内容呢?(板书:做采访记录) (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预设1:记录回答的要点,用关键词语记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信息。(板书:关键信息) 预设2:其中一些有意思的或者引发自己思考的地方要简单记录下来。 点拨:在边听边记录时,不需要记录整句话,只需要记录关键词;这样既能筛选重点,又能节约时间;除了记录关键信息外,还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不明白的地方,也记下来。(板书:感兴趣、有疑问的地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和记录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和记录习惯。 四、交际演练 过渡:今天我们以“走进老师的童年岁月”为话题,进行采访演练吧!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1)根据问题清单,现场采访老师,边听边记录。 (2)整理记录单,进行发言。 2.探究过程 (1)每组派代表采访老师,边听边记录。 (2)小组交流,按一定顺序整理记录单。 (3)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老师的童年故事。 3.探究活动 (1)每组派代表采访老师,边听边记录。 引导:倾听要耐心;边听边记录;遇到感兴趣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提问的间隙追问。 提醒:其他同学提问时,要认真倾听;如果问题和自己组一样时,也要及时做好记录。 (2)小组交流,按一定顺序整理记录单。 提示学生:按一定顺序整理,给记录内容标上序号。选择印象深刻的点作为重要发言内容。(板书:按序整理记录) “走进老师的童年”问题清单 (1)小时候有哪些娱乐活动? 跳皮筋、翻花绳、滚铁环等③ (2)放学后会干些什么? 做饭、割草喂羊、看小人书等② (3)小时候最喜欢吃什么零食? 果丹皮、泡泡糖、无花果等① (3)小组内交流整理好的谈话内容,讲讲了解到的老师的童年故事。选出代表进行汇报老师的童年岁月。 预设:通过采访,我了解了陈老师的童年生活。陈老师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零食有果丹皮、泡泡糖和无花果等。陈老师小时候特别勤劳,每天放学后,都会做很多家务活,如做饭、割草喂羊等。她小时候的娱乐活动,跟我们现在有很大不同,在休息时,她会经常玩跳皮筋、翻花绳、滚铁环等。陈老师最喜欢滚铁环游戏,在崎岖的山路或凹凸不平的村道小巷,她都能滚着铁环行走自如。陈老师的童年生活真是太有趣了! 点拨: ①在汇报交流时,要说出自己在交流过程中的感受。 ②表达内容的顺序。 建议顺序1:简单分享信息——具体说说印象深刻的点——表达采访感受。 建议顺序2:表达采访感受——简单分享信息——具体说说印象深刻的点。 小结:介绍他人的童年岁月时,要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融入感受。(板书:有条理地表达) 出示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星级 声音响亮有条理 ☆ 重点内容说清楚 ☆ 融入自己的感受 ☆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以便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在交际演练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表达的机会,并能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长辈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了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同学们学会了根据提问对象列出问题清单的方法,学会了认真倾听以及边听边记录的技巧,也学会了根据整理的记录进行有条理地表达。这些都是我们的采访妙招,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啊! (板书:采访妙招) 六、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想要了解的长辈,针对他的童年生活列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清单,并对他进行采访,边问边记录,整理好自己收集的信息,并与同学分享他们的童年生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把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板书设计】 关键信息 感兴趣、有疑问的地方 倾听有耐心 列问题清单 做采访记录 按序整理记录 有条理地表达 采访妙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