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复习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练习题(二)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试卷复习试卷复习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练习题(二)含答案模拟练习题(二)含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8080 题)题)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A.心理指导 B.择业指导 C.心理咨询 D.交往指导【答案】B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人的关系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答案】A 3、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A.心理健康 B.记忆 C.智力 D.学习【答案】D 4、教师职业是加快个体()的职业。A.现代化 B.社会化 C.自然化 D.自由化【答案】B 5、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答案】D 6、一个教师与大约 25 个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为打破沉默,一学生羞怯举手发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安的寂静,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从没催促任何学生发言。这一情景发生在罗杰斯倡导的()的课堂中。A.范例教学法 B.讨论法 C.非指导教学法 D.发现法【答案】C 7、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D 8、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该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 A.教育性原则 B.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平等尊重原则【答案】B 9、关于乙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HBsAg 常用 EIA 法检测 B.抗-HBc 常做为流行病学指标 C.抗-HBc 和抗 HBs 是保护性抗体 D.HBeAg 是乙肝传染性的标志 E.抗 HBc-IgM 常对急性乙型肝炎诊断很有意义【答案】C 10、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反应正确的是()。A.不分解葡萄糖 B.产生吲哚 C.产生 H2S D.氧化酶试验阳性 E.不分解尿素【答案】D 11、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反思性教学研究是在()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答案】D 12、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答案】A 13、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实例的是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预测自己的分数 B.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C.举一反三 D.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答案】D 14、学习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发现学习【答案】B 15、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A.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干扰说【答案】A 16、学习质量与热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属于()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D 17、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量主要采用()A.测验 B.观察 C.访谈 D.实验【答案】A 18、患者男,50 岁。升高 170cm,体重 75kg。正常体验抽血,标本离心后发现血清浑浊,血清静置 12h 外观上层浑浊,下层透明。混浊层多主要成分是()。A.HDL B.CM C.VLDL D.IDL E.LDL【答案】B 1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答案】B 20、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答案】B 21、教育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B 22、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B.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 C.班级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D.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答案】B 23、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答案】B 24、免疫比浊法可用于()。A.测定 Tc 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 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 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答案】B 25、科研工作中,单克隆抗体纯化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免疫染色萃取 B.离子交换层析 C.辛酸提取 D.凝胶过滤 E.盐析【答案】A 26、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为乐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则是一种()。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间接强化【答案】C 27、在室内质控规则中,对随机误差检出敏感的规则是()。A.11s B.13s C.22s D.41s E.10X【答案】B 28、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A.群体凝聚聚力 B.人际关系 C.课堂气氛 D.群体规范【答案】C 29、教师的最基本形象是 A.人格形象 B.文化形象 C.道德形象 D.园丁形象【答案】C 30、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答案】A 31、皮亚杰认为,2 至 7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 B.表象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答案】A 32、斯金纳关于学习规律的核心观点是 A.动机的培养 B.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 C.强化的原理与技术 D.人格的形成【答案】C 33、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于爱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答案】B 34、“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A.分化与互补协调性 B.顺序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答案】A 35、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 B.组合律 C.活动律 D.差异律【答案】A 36、教育活动的基本关系是()。A.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B.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C.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D.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答案】D 37、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C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优良个性品质的是()A.尊重学生 B.偏爱、不公正 C.严格要求 D.耐心温和【答案】B 39、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A.教学模式 B.教学策略 C.教学方法 D.教学过程【答案】B 40、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 B.孟子 C.弗洛伊德 D.华生【答案】D 41、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专家教师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开门见山式 B.实验式 C.导入式 D.迂回曲折式【答案】C 42、在西方,被公认为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答案】B 43、关于乙型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A.HBsAg 常用 EIA 法检测 B.抗-HBc 常做为流行病学指标 C.抗-HBc 和抗 HBs 是保护性抗体 D.HBeAg 是乙肝传染性的标志 E.抗 HBc-IgM 常对急性乙型肝炎诊断很有意义【答案】C 44、急性肝炎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增加属于()。A.梗阻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核黄疸 D.肝癌所致黄疸 E.溶血性黄疸【答案】B 45、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细胞 E.早幼粒细胞【答案】B 46、儿童中心论的代表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答案】D 47、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是()A.1012 岁 B.1215 岁 C.1517 岁 D.1316 岁【答案】B 48、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在感知事物的依赖,能做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A.感知动作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答案】B 49、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实例的是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预测自己的分数 B.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C.举一反三 D.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答案】D 50、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检查【答案】B 51、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教学计划 D.教学策略【答案】A 52、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答案】A 53、患者男,26 岁。发热,类型为波浪热。血常规检查:WBC20.5109/L,经查病史,曾经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A.痢疾杆菌 B.鼠疫杆菌 C.布氏杆菌 D.炭疽杆菌 E.白喉杆菌【答案】C 54、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是()。A.抗 PM-1 抗体 B.抗 SSA 抗体 C.抗 SM 抗体 D.抗核仁 RNA 抗体 E.抗着丝点抗体【答案】B 5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关键的准则是()。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育方针【答案】C 56、患者男,30 岁。20 天前行肾移植手术,目前体温升高,肾功能降低,少尿,尿中白细胞增多。A.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B.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C.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D.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E.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答案】B 57、某老师在做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性、情境创造性为()。A.人本主义学习 B.认知学习策略 C.联结学习 D.建构主义【答案】D 58、皮亚杰认为,7 至 11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 B.形象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答案】B 59、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 是()。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D 60、细菌的质粒是()。A.双链闭环 DNA 分子 B.由 DNA 和组蛋白组成 C.单链开环 DNA 分子 D.单链闭环 DNA 分子 E.双链开环 DNA 分子【答案】A 61、教师职业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答案】C 62、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答案】D 6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问题要有吸引力;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 导;第三,()。A.讲究语言艺术 B.突出重点、难点 C.做好讨论小结 D.恰当分配时间【答案】C 64、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和内部语言阶段可以合称为()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