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强农行业发展条件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科技强农行业发展条件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思路 新时代所面临的矛盾就是,人们对于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影响着三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发展时,乡村为其提供了更多支持,但是,乡村向城市化发展时,却遇到了重重阻碍,例如,现阶段的乡农村老年人与孩子居多,青少年更趋向城市发展;新时代农业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现在讲究规模化、企业化,但是这些要求还没有全面普及到乡村,大部分地区还是沿用以往的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是个体承包、并且农产品较为单一;新时代的农民,追求的不止是物质生活的提高,更是需要在精神文明、生态环境上全方面得以提升。以上这些要求也为三农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根本思路。 (二)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思想的自我完善与补充 三农思想是继承和吸收传统、先驱以及历届领导总结而来的。为中国的三农事业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并且还针对新时代到来产生的矛盾,作出了思想补充。完善了以往的生产体系,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代替以往的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的思想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体系,并且更加关注农村的环境,加强的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在农村治理方面也做出了改进,现在实行多样化管理,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从中探索出更完善的治理方法。 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就是明确三农的发展。现阶段,面对三农的发展,我国乡村普遍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乡村内部大多都是老人与孩子,缺少青壮年,同时也缺少专业的人才,因为年轻人更加趋向城市的生活,所以导致三农的工作队伍缺少人才,青壮年力量。提出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其中懂农业作为工作团队要求的重点,其次就是爱农村、爱农民,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安心做好三农工作。并且国家目前十分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工作,帮助农业事业发展。以保证我国农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 目前乡村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乡村住房建筑虽在整体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土木结构的房屋已几乎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但在其他生活辅助设施上还略显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路建设养护不到位 农村道路目前多铺设柏油水泥道路,道路覆盖率较高,但由于农村农用车及大型货车使用率较高,频繁碾压,对道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路面颠簸不平,更有洼处积水难以及时引流,车辆经过时极易迸溅,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与此同时,80%的道路宽度也稍显不够,给错车带来难度,且未留出足够人行空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如厕设施落后 近年,国家加大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力度,很多贫困户、一般户享受政策,新建了室内水厕、室外旱厕等新型卫生厕所。但是农村排污系统覆盖率几乎为0%,新厕所建好后的排污又成了一大问题,仅靠几台抽粪车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3、文体设施不够精准 为响应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少乡村利用小广场增设了一些锻炼器材,但这些锻炼器材的利用率不高,一天的劳作对村民们的体力消耗很大,为此60%以上村民并不热衷此类项目,设施器材成为了空摆设,极大的浪费了资源。 (二)产业链条短、产销对接不畅 目前农业生产半数以上还沿用传统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单一、链条短,产销对接不畅,村民们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盲目生产种植,产成品销路较窄,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三)乡村空心化、人才外流 一方面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链条短,导致传统种植的农忙时节过后,70%的年轻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的方式增加收入,儿童和老人留守在村里,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和陪伴,老人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相对落后也使得人才外流,多数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后真正回到农村建设家乡的不足10%,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更高的生活质量,乡村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满足他们对于理想的追求。 三、 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乡村道路建设,做好规划。除满足村民的出行需要外,还需兼顾产业建设需要;做好室内水厕和室外旱厕的设施配套,完善排污系统;因地制宜精准建设文体活动室,参考村民业余兴趣,修建棋牌室、书画室等,避免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只有硬件配套设施跟得上,乡村才能更具吸引力,才能留得下乡亲、引得进投资。 (二)丰富农业产销模式 乡村建设不仅要村美,更要民富,要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擦亮农村产品品牌名片,真正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在美丽中掘金。 种植生产精准化,无缝对接市场需求,可以申请上级部门,帮助联系生产、加工企业,搞合作种植、订单种植,扩大规模,以销促产,激发农民生产种植的积极性。 拓宽销售渠道,多种销售模式结合,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直播等现代销售渠道,增加销量。为种植户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来了市民的精神享受。 强化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鼓励村民进行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开办农家乐等服务项目,并提供政策扶持,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多样化,在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基础上,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正所谓治国之邦,人才为急,人才是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是各项政策得以精准落实的保障,唯有培养一批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人才队伍,才能给乡村发展不断注入生机,才能撑起乡村美好的明天。为此,需要优化引才留才环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鼓励更多优秀学子,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提高思想文化建设 扶贫不如扶智,乡村振兴还需彻底改变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改输血式为造血式,才能激发乡村振兴主体活力,为此需要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建设。可以在村支部设置文化大讲堂,宣传最新的惠民惠农政策,分享乡村振兴典型村的成功做法,同时还可以在这里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增强村民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 乡村是国家真正富裕的源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要稳扎稳打,把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 乡村振兴远景谋划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湖湘特色美丽乡村整体塑形。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乡村画卷全面展现。 五、 乡村振兴基础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平稳增长,耕地红线得到严格保护,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我省粮食总产量多年稳定在600亿斤,生猪、油料、水产品等产量位列全国前茅。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跻身全国八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46家、603家。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 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农业三项补贴、两权抵押贷款、涉农资金整合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加快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资源要素初步激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62%。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缩小,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持续拓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农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稳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过去五年累计55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3.86%。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1万人。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明显改善,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2017年,农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1.43千伏安,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到85.6%。100%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基层组织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六、 乡村全面振兴的难点问题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速度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是与土地规模经营紧密相连的。而目前农村耕地碎片化、小规模生产对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现代化形成严重制约。 (二)人才要素短缺成为乡村振兴主要瓶颈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多属于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而留守的则多为老弱病残人群,直接制约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有序推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形成瓶颈约束。 (三)发展农业科技的资本要素短缺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普通农户和乡村振兴主体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困境。特别是近年来城市房地产业、虚拟经济领域对资金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使本就严重不足的农业资本逆向回流城镇,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资本投入的差距。资本要素投入不足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 (四)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稳固而有效率的组织保证。但现阶段,农村基层功能弱化,乡村治理主体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 七、 乡村振兴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站在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顺应发展态势,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湖南篇章。 八、 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左右乡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农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7︰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收入比下降到2.67︰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光纤通达或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生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左右,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兴旺,乡风更加文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级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