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保障可行性研究

举报
资源描述
污水治理保障可行性研究 一、 污水治理保障措施 (一)加强污水治理部门联动 市生态环境局加强组织协调,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落实统一监管职责。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负责将相关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体推进实施,加强改厕与农村污水治理衔接,督促落实改厕粪污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措施。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指导无法纳管和通过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户厕化粪池尾水开展资源化利用,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指导监督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科技局负责支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工艺研发。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农户缴费制度。市财政局负责加强财政资金保障,拓宽投融资渠道。市自然资源局负责指导市县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及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将乡镇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内容纳入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并作为项目建设规划许可的依据,依法保障用地需求。市水利局负责加强河湖岸线环境整治工作督查指导。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统筹资源配置,合力推进各项任务开展。 (二)加大污水治理资金投入 建立市县为主、省补助、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吸收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积极参与。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维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集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用好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优惠贷款,探索实践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扎实做好项目设计,推动县域内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打包,与产业开发类项目搭配,推动治理项目与相关经营性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融合实施。积极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建设和运维模式,解决建管分离问题。鼓励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缴费制度。 (三)规范污水治理验收程序 市生态环境局根据省级有关部门要求,牵头制定评估验收办法,明确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标准,建立县验收、市复核的工作机制。县级为验收主体,省、市两级对县级验收结果,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复核。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考核内容。 (四)强化污水治理监督管理 对相关工作实行清单管理,实行每月调度,督促加快工作进度,对进展滞后的采取预警提醒。发挥河长制、湖长制等作用,推动相关工作开展。将相关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内容,对工作推进严重滞后、污水处理设施长期闲置或空转等突出问题,要严肃问责。 (五)加强污水治理宣传培训 各县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开展送技术、送服务下乡活动。要结合实际,打造一批工程样板,加强凝练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二、 污水治理总体要求 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引导;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以污水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循环利用为导向,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农村地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稳步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 三、 农村污水处理的标准和保障措施 部分省份制定的农村污水处理标准明显偏高,尤其是氮、磷指标要求过于严格,没有合理体现氮、磷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肥分以及可以资源化利用的优势。一方面将氮、磷作为污染物,在降解后才能排放;另一方面需要购买氮肥、磷肥施用于农田。这就阻断了资源循环利用通道。 截至2020年4月,共有29个省份发布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如北京市在2013年第一版的基础上发布了2018年修订版,天津市2019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堪称当前最严标准。在总氮排放限值方面,河北省、河南省的标准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最严限值相同,北京市、天津市的标准则严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最严限值。在总磷排放限值方面,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北京市的标准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最严限值相同,天津市的标准严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最严限值,其余省份的标准基本等同于国家污水处理排放一级B标准。 目前建成使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多数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长期撂荒,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建设难度考虑不充分、管网不配套、维护管理费用不到位。例如,杭州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3.6%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了正常运行标准。 ①一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在设计前期未深入了解村庄实情并听取村民意见,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和难度考虑不全面,对污水治理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充分;前期实地摸底调查不扎实、技术方案设计不科学,也导致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②管网投资额约为污水处理构筑物投资额的2.5倍,维护管理难度大;因管网建设和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而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而不用。 ③很多农村地区的设施管理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不具备污水处理的专业知识、设备操作管理的必要技能,只能负责设备的日常看护,无法承担专业的系统维护;运营管理不规范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故障频出。 ④多数乡镇难以长期承担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市场化融资渠道欠缺;如果没有财政直接支持、专业化运行管理,必然导致设施荒废闲置,这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不善、工程效益低下的根本性原因。 四、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消耗了我国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在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中,有关农业生产部门应该构建标准化、规模化以及导向化的发展模式,以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工作人员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在现代农业体系构建中,工作人员应引导农户结合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及设施农业的建设等,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其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可以设置节水型的农业产业,在减少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同时,避免水污染现象的发生,从而满足现代农业生态化的发展需求。此外,在农存工业产业发展中,应将生态发展作为核心,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的理念,减少水污染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积极促进农业经济的区域平衡,从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是当前制约农村生态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现代化技术措施,合理的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和养殖业污水的排放,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推动种养结合,提升农村水污染處理技术,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而有效控制农村污水的排放,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缓解水资匮乏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议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对于不同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要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可以分为:官网截污模式、集中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 (一)官网截污模式 对于距离城镇较近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来说,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后,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来进行处理。 (二)集中处理模式 这种处理模式可以将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后,再进行处理,适用于村庄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庄适应。 (三)分散处理模式 分散处理模式比较经济适用,将各家的污水可以按照分区进行收集,每个区域的污水进行单独处理,这种模式布局灵活,施工方便。 六、 农村污水治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地区承担了城市中部分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甚至为城市工业扩散提了供场地。为促进我国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并举,合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首先,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视程度,并将其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而贯彻落实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另外,有关领导应完善职能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也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并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不断优化完善先关的考核体系。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在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讲座、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及时回复群众的留言评论及意见,充分将其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减少生活污水的产生。 (二)推动种养结合 多措并举推行种养结合,是控制养殖业污染扩散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实施粪肥处理(养殖)与利用(种植)两头补的政策。例如,有关单位可以按照养殖用地和粪便处理设施计算其每月粪便处理量,同时结合其畜禽养殖出栏数量,每年给予一定畜禽粪便处理补贴,从而提倡养殖户落实养种结合的政策。再比如,也可以补贴种植农户,按照种植户购买、使用有机肥数量凭证,结合其自有耕地,给予其有机肥补贴券,并按年结算。除此之外,有关单位应引进有机肥生产项目,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与有条件的乡镇联合,通过购买粪便处理机、开办多个形式灵活的粪便初级加工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就地回收、集中处理农村粪便,从而降低加工、运输成本,提高农村粪肥商品化率。 (三)提升农村水污染处理技术 在水环境治理中,有关人员应结合当前农村水污染状况,通过人工湿地技术、无动力和分散式处理等技术,进行水污染的物理、化学处理,从而提高水污染处理的效率。例如,在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处理中,有关部门应提倡村民设置沼气池,在污水经过系统处理之后再进行科学排放。另外,在农村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引导农民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有效减少农药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另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要求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农药最优使用方法的学习,农民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污水处理部门应提高治理人员的专业性,引导污水治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工艺处理方案,掌握自动化污水处理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农村水环境的生态化发展。 七、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意识提升举措 十一五时期开展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起,生态环境部环保科普专项重点任务中均有农村环保科普电影放映工作,以增强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加强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 目前,全国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升,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2021年本研究开展的海南省农村调研问卷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居民意识到农村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资源,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表示满意,积极配合使用处理尾水进行农业灌溉。这体现了基层环保教育的良好效果。 八、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处理处置能力较低 201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总结认为,多数省份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欠账多,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缺乏或落后问题迫切,污水治理成为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大挑战;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厂网建设不完善、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农村污水处理率低于20%,而多数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相比城镇污水90%以上的处理率,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二)处理技术因地制宜体现不够 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整体偏低,加之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以集中。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