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运维管理可行性研究

举报
资源描述
污水治理运维管理可行性研究 一、 加强污水治理运维管理 贯彻落实《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及效能评价标准》(DB34/T4299-2022),推进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鼓励以县域或片区为单位整体委托第三方进行运维。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出水水质监测,逐步实现日处理能力200吨以上处理设施进出水水量水质在线监测。跟踪监测完成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鼓励采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加强对运维单位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运维付费的重要依据。 二、 污水治理总体要求 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引导;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以污水减量化、分类资源化、循环利用为导向,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农村地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稳步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 三、 我国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还影响了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全方面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力度。 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一般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限,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污水的治理,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为农村居民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乡村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营造良好的水产行业发展氛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议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对于不同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要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可以分为:官网截污模式、集中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 (一)官网截污模式 对于距离城镇较近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来说,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后,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来进行处理。 (二)集中处理模式 这种处理模式可以将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后,再进行处理,适用于村庄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庄适应。 (三)分散处理模式 分散处理模式比较经济适用,将各家的污水可以按照分区进行收集,每个区域的污水进行单独处理,这种模式布局灵活,施工方便。 五、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成效 (一)法规文件和标准逐步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新增条款明确,国家支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发布,对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要有明显提高;中西部等基本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管控。《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开启了农村污水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目前除了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其他省份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均已发布并开始施行。 (二)治理规模和技术极大提升 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实行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数量逐年增加,各类处理工艺及成套设备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2008—2017年,财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累计为435亿元,财政补贴扶持倾向更为明确、举措更为有力。2018年,全国有57974个行政村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一五期间,治理村庄数平均为779个/a,十二五期间治理村庄数平均为4993个/a,十三五期间治理村庄数平均为6015个/a。整体上,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村庄数量大幅增加,治理速度不断加快。 针对农村地区污水总量小、时段变化大、收集难度高等特点,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扎实开展污水处理工艺创新、成套设备研制。在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的基础上,各种组合工艺(如厌氧+人工湿地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能够形成应用互补,降低了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复杂、进水量及有机负荷波动大等不利影响。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可满足分散式农村废水治理的需求。 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意识提升举措 十一五时期开展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起,生态环境部环保科普专项重点任务中均有农村环保科普电影放映工作,以增强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加强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 目前,全国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升,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2021年本研究开展的海南省农村调研问卷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居民意识到农村生活污水中富含氮、磷资源,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效果表示满意,积极配合使用处理尾水进行农业灌溉。这体现了基层环保教育的良好效果。 七、 污水治理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系统治理,将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村庄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流域治理等范畴。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推动污水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整体谋划,坚持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体推进、同步实施。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以资源化、生态化和可持续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污水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管网、集中或分散处理等模式,合理确定技术工艺和设施规模,避免贪大求洋。顺应村庄演变趋势,把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等村庄作为治理重点,优先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乡镇驻地、中心村、农村黑臭水体集中区域、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等重点区域生活污水治理。 厂网同步,建管一体,加强入户管网建设,切实提高污水收集覆盖率,推动管网与终端设施同步建设、同步运维。加强问题排查,实施分类改造,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建成一个、见效一个。 落实县级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同,,鼓励第三方治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发挥村民、村集体和基层组织作用,尊重群众意愿,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而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八、 农村污水治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地区承担了城市中部分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甚至为城市工业扩散提了供场地。为促进我国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并举,合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首先,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视程度,并将其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而贯彻落实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另外,有关领导应完善职能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也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并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不断优化完善先关的考核体系。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在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讲座、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及时回复群众的留言评论及意见,充分将其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减少生活污水的产生。 (二)推动种养结合 多措并举推行种养结合,是控制养殖业污染扩散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实施粪肥处理(养殖)与利用(种植)两头补的政策。例如,有关单位可以按照养殖用地和粪便处理设施计算其每月粪便处理量,同时结合其畜禽养殖出栏数量,每年给予一定畜禽粪便处理补贴,从而提倡养殖户落实养种结合的政策。再比如,也可以补贴种植农户,按照种植户购买、使用有机肥数量凭证,结合其自有耕地,给予其有机肥补贴券,并按年结算。除此之外,有关单位应引进有机肥生产项目,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与有条件的乡镇联合,通过购买粪便处理机、开办多个形式灵活的粪便初级加工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就地回收、集中处理农村粪便,从而降低加工、运输成本,提高农村粪肥商品化率。 (三)提升农村水污染处理技术 在水环境治理中,有关人员应结合当前农村水污染状况,通过人工湿地技术、无动力和分散式处理等技术,进行水污染的物理、化学处理,从而提高水污染处理的效率。例如,在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处理中,有关部门应提倡村民设置沼气池,在污水经过系统处理之后再进行科学排放。另外,在农村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引导农民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有效减少农药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另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要求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农药最优使用方法的学习,农民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污水处理部门应提高治理人员的专业性,引导污水治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工艺处理方案,掌握自动化污水处理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农村水环境的生态化发展。 九、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消耗了我国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在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中,有关农业生产部门应该构建标准化、规模化以及导向化的发展模式,以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工作人员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在现代农业体系构建中,工作人员应引导农户结合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及设施农业的建设等,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其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可以设置节水型的农业产业,在减少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同时,避免水污染现象的发生,从而满足现代农业生态化的发展需求。此外,在农存工业产业发展中,应将生态发展作为核心,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的理念,减少水污染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积极促进农业经济的区域平衡,从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是当前制约农村生态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现代化技术措施,合理的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和养殖业污水的排放,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推动种养结合,提升农村水污染處理技术,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而有效控制农村污水的排放,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缓解水资匮乏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十、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一)污水收集管网有待优化 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是有关部门开展污水治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一些需要优化改进的地方。首先,部分地区在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不能满足城镇现代化发展对污水排放管网的要求。另外,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导致化肥过度使用现象的出现,造成土壤盐碱化,其土壤灌溉的水流没有流入污水收集管中,就会对周边的河流造成污染。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的污水收集管网的布局缺乏合理性,这不仅影响污水的正常排放,也增加了污水管网的维修难度,从而降低了污水治理的效果。 (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尤其是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所以,这些地区的农村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此外,每个地区所产生的污水情况不同,所适合的污水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