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B.燃烧需要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大多数的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2.以下事实从微观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花气袭人知骤暖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B 春天柳絮飘扬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氧气,液氧都能助燃 氧气、液氧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 D 空气可以压缩为液态 分子间有间隔 A.A B.B C.C D.D 3.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等 B.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焦炭、煤油、煤气等许多有用的物质 D.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锈蚀 B.自行车胎爆裂 C.炭包吸附异味 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5.下列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温升高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 6.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C.由三种元素组成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7.一次性能将稀硫酸、食盐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区分开的试剂是 A.二氧化碳气体 B.紫色石蕊试液 C.氯化钡溶液 D.酚酞试液 8.实验室在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时,不用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气体的性质 C.气体的用途 D.反应的条件 9.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煤、天然气、冰水共存物 B.液态氧、石灰水、洁净的空气 C.氢气、烧碱、石油 D.生铁、纯碱、水银 10.氮化硅是一种耐高温的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硅元素化合价为+4,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A.SiN B.Si4N3 C.N3Si4 D.Si3N4 11.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 ) A.镊子 B.药匙或纸槽 C.胶头滴管 D.坩埚钳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4.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能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B.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C.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葡萄糖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15.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X的化学式是 A.SO2 B.SO3 C.CO2 D.H2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吸附性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用此装置得到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得到的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了较多的白色不溶物,则该河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2)实验室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通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取15.8g高锰酸钾,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18.(8分)尿素是一种肥效高、土壤适应性好的常用氮肥,如图是化肥尿素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袋此化肥中 氮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袋化肥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装置_____,指出装置的错误之处_____。此实验操作步骤有:①停止加热;②固定试管;③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装药品;⑤加热;⑥收集氧气;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 (2)若使用乙装置制氧气,a仪器名称为_____,锥形瓶内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请在下图画出反应过程中,此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 (3)甲装置和乙装置都可以制氧气,两者相比计较,你认为装置_____操作更简便,请再写出所选装置的一处优点:_____。 (4)小冰同学用装置乙和装置丙收集了一瓶O2,装置连接正确 ①乙中导管与_____相连(填“a”或“b”) ②用装置丙收集氢气,气流由_____进入(填“a”或“b)。 ③装置丙充满水也可收集氧气,气流由_____进入(填“a”或“b)。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行;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选项大多数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是正确的叙述;故选D 考点:氧气的性质 2、B 【解析】 A、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B、春天柳絮飘扬是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氧气、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氧气、液氧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 D、空气可以压缩为液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3、D 【解析】 A、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选项A错误; B、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水能不属于新能源,选项B错误;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能生成新物质: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但煤油是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不是煤干馏生成的,煤气是煤和氧气反应生成的,选项C错误; D、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选项D正确。故选D。 4、A 【解析】 A、钢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的生成,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A符合题意; B、自行车爆胎是由于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造成车胎炸裂,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炭包内主要为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将异味物质吸附于活性炭上,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达到气体分离,只是氧气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解析】 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详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符合题意; C、蔗糖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6、C 【解析】 试题分析:维生素C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8:96,3:4:3[是维生素C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之比。故选C。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7、B 【解析】 A、二氧化碳气体遇稀硫酸无明显现象,遇食盐水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故选项错误; B、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硫酸(显酸性)变红,遇食盐水(显中性)不变色,遇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变蓝,可以区分,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钡溶液与食盐水无明显现象,与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故选项错误; D、酚酞试液遇稀硫酸(显酸性)无色,遇食盐水(显中性)无色,不能区分,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来确定所用的发生装置,故选项错误。 B、根据气体能否溶于水、密度是否比空气的大,可以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所制气体的性质需要考虑,故选项错误。 C、气体的用途不影响气体的制法,不需要考虑,故选项正确。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装置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的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C 【解析】 试题分析: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冰水共存物是氧化物,错误,B. 液态氧、是单质,石灰水、洁净的空气都是混合物,错误,C.氢气是单质,烧碱是化合物,石油是混合物,正确,D.生铁是混合物,纯碱是化合物,水银是单质,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分类 10、D 【解析】 假设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xN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硅元素化合价为+4,可得 (+4)x+(-3)y=0,则x:y=3:4,由此推断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 故选D. 11、B 【解析】 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故选B。 12、C 【解析】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说法正确; 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能和水反应,煤炉上放水无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C说法错误;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3、B 【解析】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去了,解释正确;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72+12+96=180,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A错误;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