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建兰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1.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A.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高;乙看甲高 B.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低,乙看甲低 C.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低,乙看甲高 D.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高,乙看甲低 2.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3m处 C.从第3s开始,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3.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4.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泡L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x的规格为“20Ω 2.5A”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至B端,U2与U1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滑片P滑到B端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最大电流为1A B.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6Ω C.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40Ω D.灯L的额定功率为24W 6.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7.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如图)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8.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露珠放大了叶子的纹理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月食的形成 D.浓密树荫下呈现圆形光斑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杯子在桌面上形成影子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手指看上去“变大”了 D.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10.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C.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表示 1m3水的质量为 1.0×103kg/m3 D.某钢瓶的氧气在气焊中用去了一部分,用后瓶内氧气密度减小 11.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株绿叶白花的郁金香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却是黑叶蓝花,那么滤色镜玻璃颜色可能是 A.绿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12.加油站贴有“禁止吸烟”、“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语.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二、填空题 1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__________m。蜻蜓点水时在水中的像大小将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4.燃料燃烧获得内能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内能。同种燃料完全燃烧时的热值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 15.如图所示为小红家的电能表,其示数为___________kW·h。他想借助家中的电能表测量某电热器的实际功率,他先关闭了其它用电器,再让电热器单独工作了2 min,电能表转盘转过了60圈,电能表的铭牌如图所示,则此电热器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W。 16.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和小红同学在“测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小明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_____;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红的建议,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随后在称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图1所示的情况,他应该_____; (3)天平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2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 (4)实验中由于没有量筒,他们为了测出石块体积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操作: a.先将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b.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 c.通过a、b两步得出石块的体积是_____,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8.(8分)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用直尺和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 (2)为了探究完整的反射规律,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______; (3)实验中,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将______反射光; (4)要继续研究“光路可逆”,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19.(8分)小明做钟罩实验,如图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 (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或“推理法”) (5)若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乙音叉,则左边靠在甲音叉的乒乓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跳起。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温度计示数是______。 21.(8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请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 (__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小强家的晒麦场上有一堆小麦,体积为4m3,为了估测这堆小麦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小麦,测得桶中的小麦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g取10N/Kg),求: (1)这堆小麦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2)这堆小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23.(12分)一容器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求: (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g? (2)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多少cm3 ? (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00g,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乙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甲的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乙的像比乙的实际位置浅;岸上的甲反射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向下偏折,所以乙看到的甲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故选:A。 2、C 【详解】AB.物体A从原点出发,且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而物体B从距离原点正方向5m处出发,故AB错误; C.在s-t图像中A、B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3s起,A的斜率较大,A的速度也比较大,5s末A、B相遇在距离原点10m的位置处,故C正确; D.5s 内,A通过的路程为10m,B通过的路程为 10m-5m=5m, 所以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故A正确; B.铁块熔化成铁水是改变了铁的状态,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B错误; C.铁块轧成薄铁片是改变了铁的形状,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C错误;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D错误; 4、C 【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A、划破夜空的流星,流星相对于原来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奔驰骏马的运动,骏马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植物开花结果,属于生物运动,不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D、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相对于太阳有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解析】由图可知,当滑片P滑到B端时,阻值为0,L和R0串联,此时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由图知电源电压为36V,电压表V1测R0的电压,由图知R0的电压U01=24V,灯L恰好正常发光,则灯L的额定电压为: UL额=36V24V=12V, A.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且Rmax=20Ω,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6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R=36V16V=20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Imin===1A, 故A错误; B.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V1的示数U02=12V,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R0===12Ω, 故B错误; C.当滑片P滑到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2A, 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L===6Ω, 故C错误; D.灯L的额定功率为: PL=UL额I=12V2A=24W. 故D正确. 6、D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详解】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矫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7、A 【详解】AB.因为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B错误; C.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而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故C选项错误; D.投影仪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8、A 【详解】A.露珠放大了叶子的纹理,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A符合题意; B.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