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区片六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纯碱可用于蒸馒头 B.大理石制作华表 C.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浓硫酸干燥氨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融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水结成冰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4.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 C.量取12 mL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100 mL的量筒 D.将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准确滴加液体至刻度 5.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C.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6.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12 C.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24.31 7.氧化锆(ZrO2)纤维是一种耐火纤维材料,其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2 C.+2 D.+4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 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10.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中蜡烛熔化 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 11.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2.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碳()的分子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离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不考虑水蒸气)你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实验后发现,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制得的氧气并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代替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干燥氧气,她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BF,其原因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___________,你还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4)图2是化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为: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l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b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c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d.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a、b、c Ba、c、d Cb、c、d Da、b、c、d 14.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会用到以下仪器,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B_____C_____。 (2)甲同学欲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如果选择装置F收集,实验结束时应该先_____,后_____。 (3)乙同学欲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他应该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写仪器字母,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丙同学欲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他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 (5)如果用装置Ⅰ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6)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实验室收集甲烷的装置可选择_____。 15.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 16.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3)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油炸食品中常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个原子构成。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 (3)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保留0.1%) (4)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最简比____。 (5)_____g丙烯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与12g尿素[CO(NH2)2]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此小题写出解题过程) 18.市场上某补钙剂,药品说明书如图所示: XXX钙片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钙 化学式: 药品规格:2.5g/片 每片含:0.215g 用量:每日2次,每次1片 (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遵照药品说明书用量服用,求每天补钙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 g氧元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A、纯碱能和发酵酸反应,所以纯碱可用于蒸馒头,故A正确; B、大理石可以做装饰材料,所以大理石制作华表,故B正确; C、消石灰属于碱,能中和酸,所以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C正确; D、浓硫酸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故D错误。 故选:D。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 【详解】 A、蜡烛熔化,固体变为液体属于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故A错误; B、纸张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故B正确; C、酒精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没有产生新物质,故C错误; D、水结成冰,液体变为固体,属于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注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3、C 【解析】 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不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B不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C正确;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故D不正确。故选C。 4、B 【解析】 A、不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错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正确; C、量取12 mL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20 mL的量筒,错误; D、将胶头滴管悬空垂直往量筒内准确滴加液体至刻度,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大微粒为A,小微粒为B,那么该反应为2B2+ A2→2B2A。 【详解】 A、反应物都为同一原子构成的分子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错误; B、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生成物由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可能,说法正确; C、2种物质生成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D、分子种类都改变了,说法错误。 故选B。 考点:分子由原子构成 6、D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2,表示原子序数为1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设锆元素的化合价为X,X+(-2)×2=0;解得X=+4;故答案选择D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8、C 【解析】 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操作错误,故A错误; B.氧气验满应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满了,反之未满;图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只能证明瓶中是否为氧气,无法证明是否满了,故B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用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D.量取9.5毫升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 A、氮气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错误,不是质量分数,是体积分数,故选项错误;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是燃料,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故选项正确;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 A、蜡烛熔化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属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