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淮安市淮海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则声音的传播可能是由 A.气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液体→固体→气体 D.气体→固体 2.位于沿江大道旁的某商业大楼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3.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C.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烛焰的影子 D.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减小 4.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超声波可以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 dm B.人的一次脉搏跳动时间为1 s 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 mm D.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1.2 m/s 7.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9.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 10.下列实例中,属于凹透镜应用的是(  ) A.近视镜片 B.照相机镜头 C.投影仪镜头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 11.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1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二、填空题 13.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4.微山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水中的鱼儿来回游动,从物理学角度看“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在游”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15.物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人们根据__________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人们利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__________m/s,制造出激光测距仪;人们利用__________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了验钞机。 16.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高墙喊一声,若2.8s听到回声,则人距高墙是________m。 三、实验题 17.(8分)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过程结论 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端,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_____,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做上述实验;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钢尺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______; 方法 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幅度不变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应用了______法; 问题讨论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______的关系,获得实验表格如下,请将实验表格填充完整。 拨动力度 较小 居中 较大 ______ 18.(8分)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这样做是让太阳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____,调节并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光屏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的位置为透镜的____(光心/焦点)。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 (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 (3)当蜡烛距透镜6.0cm时,光屏上____(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____(光屏/蜡烛)一侧。 (4)小明用LED灯做成字母“b”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16cm处,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b”,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____。 (5)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19.(8分)小明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b、c、d与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的长度比a长;c的横截面积比a大d与a材料不同。现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出每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 (1)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被测电阻丝的阻值越________; (2)小明选择________两根电阻丝,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c两端的电压比a两端的电压示数小,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电阻丝的电阻越小 (4)此实验除了用到转换法,还用到了________法。 (5)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增大电源电压,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论。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____) 21.(8分)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有一个铁球质量为316g,体积为60cm3,则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ρ铁=7.9×103kg/m3) 23.(12分)小丽一家开车从横州出发经六景去南宁。其中从横州到六景走二级公路,以5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50km;从六景到南宁走高速公路,以1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50km。求: (1)小丽一家从横州去南宁开车所花的时间; (2)小丽一家从横州去南宁开车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详解】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所以必然是由水把声音传给鱼的,在声音传入水中之前还必须要经过气体的传播,可能经过固体鱼缸的传播;故路径可能为:空气→水→鱼;也可能为:空气→鱼缸→水→鱼;故选A. 2、C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3、D 【解析】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不一定是圆形的;故A错误; B.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是实像,故B错误; C.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当挡板往左移动时,汇聚在光屏上的像的大小会逐渐变小,故D正确。 4、A 【分析】(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的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戴近视眼镜能使光线发散,摘下眼镜,会聚能力增强,要想看清书本上的字,要离书本更近,这样折光能力增强. (4)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详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像距增大,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 (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故选A. 【点评】 (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 5、D 【详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 6、B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A. 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符合实际;C.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5cm=185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一般在18km/h=18×m/s=5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7、B 【解析】由图可知,光屏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A.A点在2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应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B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应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C点在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故C不符合题意; D.D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D点与光屏在同一侧,因此光屏上得不到像.故D不符合题意. 8、C 【详解】我们将天平两侧同时拿掉相同的一个甲球和一个乙球,天平仍将平衡,则左边还剩一个甲球,右边还剩两个乙球,说明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2倍,体积相同,则根据密度公式ρ=m/v,ρ甲:ρ乙=2:1,正确选C. 9、A 【详解】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幻灯机、投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