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 1.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物体B的像,则物体AB所在区域(  ) A.图中I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III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IV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5.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1,乙物质密度为2 g/cm1,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1 g/cm1.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5︰4 B.4︰5 C.5︰2 D.2︰5 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它们密度是一样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最大 D.a物质的密度最大 7.如图所示,女子锣鼓队正在隆重表演.其中的一环节是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此时鼓声就立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 A.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B.手吸收了声音的传播 C.手使鼓面的振动停止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二、多选题 9.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A.若V甲=V乙,则m甲V乙 C.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10.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光的色散就是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kW·h。 12.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______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偏________。 13.某城市实施阶梯电价,具体方案如图表所示,小云留心观察了一下自家电能表,分别记录了他家第一天8:00、21:00和第二天8:00这三个时刻的读数,如图所示,则他家第一天8:00到第二天8:00共消耗电能___________,应付电费___________元。 14.教室里,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和粉笔字都发生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手中粉笔的质量_____,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这种说法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是运动的。 16.如图,毕棚沟的冬天经常要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小水滴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水中有一盏灯,它发出的光在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其中一束光线AO的折射光线。 (______) 18.如图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CD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及其光路,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来(保留作图痕迹). (_____) 19.(10分)一同学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猜想: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先进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该同学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路程时间图线. (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约为___________m.接下来,该同学将不同数量(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纸杯”先后叠放在一起从空中释放,并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2)观察图(b)中单个纸杯的速度一时间图线1可知,小纸杯在直线下落的开始阶段,其运动速度的变化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小纸杯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空气的阻力___________自身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依据___________原理. (3)单个纸杯和5只叠放纸杯比较,在它们各自到达匀速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为f1:f5=___________;再结合图(6)中的图线1和图线5可知,物体运动时遇到的阻力确实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2018年10月24日,被外媒冠以“中国奇迹”之称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km,由长达22.9km的桥梁工程和6.7km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则: (1)若一辆小客车通过大桥用时40min,计算其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某车队以20m/s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沉管隧道用时6min,则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米? 21.(6分)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大桥采用桥隧结合方案,即由桥梁工程和海底隧道组成。其桥梁部分长度为23km,按设计行车时速100km/h标准建设;海底隧道按设计时速80km/h标准建设,一汽车以设计时速匀速通过海底隧道用时4.2min。 (1)请计算海底隧道的长度; (2)一汽车以设计时速通过大桥,求该车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试题分析:(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3)凸透镜成像特点:①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A、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正确,不符合题意. B、虚像是正立的.平面镜的虚像是正立的,但是左右相反;凸透镜的虚像是正立的、左右是一致的,错误.符合题意. C、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等大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1)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掌握分别实像和虚像的方法. 2、C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一定不能发声,A说法错误;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发生改变,B说法错误; C.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而且能够传递信息,故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说法正确;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 3、D 【详解】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要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因此人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鱼通过折射后所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变浅,因此D选项正确. 4、C 【详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比像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则甲物质的质量:m甲=ρ甲V甲=5g/cm1×V甲=5V甲,乙物质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1×V乙=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m甲+m乙=5V甲+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V甲+V乙,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ρ总= ,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1g/cm1,所以=1,则5V甲+2V乙=1V甲+1V乙,解得:V乙=2V甲,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V甲:2V乙=5V甲:(2×2V甲)=5V甲:4V甲=5:4,故选A 6、D 【详解】由图像可知,当体积为2m3时,a的质量为,b的质量为,c的质量是,根据可知,a物质的密度最大;故选D。 7、C 【详解】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 故选C。 8、D 【详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因此它们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多选题 9、ABD 【详解】从图像可知, A.若,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若,则,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即密度)不变,并且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结合图像可知,在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所以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10、BC 【详解】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无关,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白光分解成红、橙、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