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变小了 B.白糖热化抽丝制成棉花糖后,质量变大了 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铁块的质量大 D.物理课本从武汉快递到潜江,质量是一样的 2.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3.关于光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漫反射现象中,因为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 C.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4.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5.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6.下面是关于光的色散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紫色的 C.三棱镜可以把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 7.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6cm C.7cm D.10cm 8.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去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  ) A.只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推力作用 C.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D.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三、填空题 11.如图,某地一高楼的窗玻璃反射太阳余辉,酷似楼房失火。造成这种“失火”的原因,是因为玻璃反射太阳余辉属于______反射,而楼体外墙不会形成这种“失火”,是因为外墙的反射属于______反射。当时在高楼附近的一些人看不到“失火”是因为他们位置在玻璃反射太阳余辉的光线区域______。 12.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把甲物体截去一半,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13.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红、绿、_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医院的病房常用_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灯来灭菌。 14.小华家距学校2.4km,他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为3.6km/h,小华步行上学需要______分钟时间到校;若小华改骑自行车上学后,他从家到学校少用了30分钟,那么小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_kg。 16. (云南中考)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8.请通过作图表示人眼透过空隙所能看到的范围。 19.(10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 (a)_______;(b)_______.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 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 min.求: (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21.(6分)为了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的传播快慢,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了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2.6s,已知铁管的长度是952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人听到的两次声音中,先听到的声音是在什么介质传播的? (2)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分析】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详解】A、橡皮泥捏成泥人后,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白糖热化抽丝制成棉花糖后,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错误; C、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物理课本在武汉和潜江只是位置不同,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控制噪声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教室安装隔音玻璃、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3、B 【详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即漫反射虽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 C.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目镜也是凸透镜,利用了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B。 4、A 【解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A. 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音叉振动快,故A正确.B. 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故B错误.C. 发声的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频率高,故C错误.D. 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两个音叉振动幅度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 点睛:由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振动次数多就说明频率高,而发声体发声的音调与频率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5、D 【详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再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故选D。 6、D 【详解】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它反射绿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不是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A错误;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的紫外线是人眼看不到的,B错误; C.三棱镜可以把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不是最单纯的光,C错误; D.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烈,所以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D正确。 7、C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倒立的像都是实像,物距为12cm和21cm时,都符合2f>u>f,解不等式组得出结果。 【详解】物体在距离凸透镜8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8cm>f,则有 8cm>f>4cm 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2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2cm>f,则有 12cm>f>6cm 综合可得 8cm>f>6cm 故选C。 8、B 【详解】由图知道,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物体甲是饮料,乙是冰块,故B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9、AC 【详解】分析可知,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去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为受力不平衡,所以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0、A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详解】A.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敲鼓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 C.图中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正确; D.图中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 11、镜面 漫 以外 【分析】平行光线射到表面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反射光射向同一方向,这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表面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反射光射向不同的方向,这是漫反射。 【详解】[1][2][3]高楼的窗玻璃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射到镜面上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发生镜面反射,处在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