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复习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紧扣大纲)

举报
资源描述
过关复习过关复习 20222022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紧扣大纲)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紧扣大纲)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8080 题)题)1、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A.社会性 B.继承性 C.特殊性 D.阶级性【答案】C 2、2012 年单项选择: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答案】C 3、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后排?()A.正强化 B.负强化 C.延迟强化 D.替代强化【答案】B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答案】D 5、教学原则是依据()制定的。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答案】C 6、初中阶段开设的历史与社会课,融合了历史与地理的知识,该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答案】B 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答案】B 8、(2022 上半年真题)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答案】C 9、教育活动的中介是()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媒介 D.教育过程【答案】C 10、2011 年单项选择:王某认为考试时适当的焦虑能促进自己取得好成绩,这体现了()A.韦伯定律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费希纳定律 D.遗忘曲线【答案】B 11、小东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这种动机冲突属于()。A.接近-接近冲突 B.回避-回避冲突 C.接近-回避冲突 D.多重接近-回避冲突【答案】B 12、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答案】B 13、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A.B.C.D.【答案】D 14、在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是视觉中枢。A.顶叶 B.颞叶 C.额叶 D.枕叶【答案】D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把()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A.提高质量 B.德育为先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答案】C 16、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答案】A 1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答案】D 18、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中,以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要内容和任务的是()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答案】B 19、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答案】A 20、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的原则。A.言行一致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答案】A 2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答案】A 22、“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答案】B 23、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A.讲授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自学辅导法【答案】B 24、张老师发现。小雨同学在平时课堂上.总是喜欢第一个举手发言,但是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并不高,那么小雨同学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答案】C 25、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A.焦虑症 B.神经衰弱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答案】A 26、有关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被动的 C.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D.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答案】B 27、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答案】C 28、学生犯错误,学校给予警告处分,过段时间学生表现良好,学校取消了这个处分。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受到的是()。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答案】A 29、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这些现象为()。A.感觉的相互作用 B.继时对比 C.异时对比 D.同时对比【答案】B 30、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初期大量遗忘开始之前就进行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答案】A 31、小菲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我们作为公民虽然认可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是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大多数公民的要求而相应的改变。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小菲处于道德发展的()。A.前习俗水平阶段 B.习俗水平阶段 C.后习俗水平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答案】C 32、腼腆、暴躁、果断、优柔寡断这些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A.性格 B.气质 C.人格 D.道德【答案】A 33、“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提出的。A.赫尔巴特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鲁纳【答案】B 34、奧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答案】C 35、“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答案】C 36、(2022 上半年真题)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反映了那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稳定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转移【答案】B 37、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 12 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 3=4(人),122=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C 3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的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沾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答案】C 39、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答案】C 40、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A.A 说服教育法 B.B 榜样示范法 C.C 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答案】D 41、2013 年单项选择: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答案】B 42、注意的转移是指()A.注意的对象由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个事物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答案】C 4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进行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答案】A 44、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A.中心 B.基础 C.任务 D.途径【答案】B 45、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A.转化 B.获得 C.同化 D.评价【答案】D 4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组织文化【答案】B 47、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答案】C 48、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湖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直观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答案】A 49、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答案】B 50、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答案】B 51、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答案】A 52、王老师在讲授“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以磷化氢的“自燃现象,说明民间俗称“鬼火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学生进行了“无神论教育。王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贯彻的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D.启发性原则【答案】C 53、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 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 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 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答案】A 54、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A.教学 B.德育 C.体育 D.课外活动【答案】A 55、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A.知识的动态性 B.知识的权威性 C.知识的客观性 D.知识的确定性【答案】A 5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安排教育活动【答案】C 57、“学不躐等”反映了()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D 58、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表明孔子很强调()。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答案】B 59、中国近代史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六三三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答案】B 60、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调节作用的是()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认知【答案】D 61、小菲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我们作为公民虽然认可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是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大多数公民的要求而相应的改变。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小菲处于道德发展的()。A.前习俗水平阶段 B.习俗水平阶段 C.后习俗水平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答案】C 62、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C 63、中学生晓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小组成员遵循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