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空间管制行动计划

举报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空间管制行动计划 一、 生态文明空间管制 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按照自然环境分异规律,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关系和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加快形成完备可靠的生态安全格局和重要生态屏障。加快调整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保护重点和分类分级管控要求,切实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实行最严格的产业、环境及用地准入制度。加强生态村落保护,推进分散的自然村落适度撤并,严格限制在生态红线区域内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活动。 二、 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 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与保障机制、统筹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发展、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生态化绿色化、普及生态文化观念意识等六大体系的建设,将阳信打造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乡风文明、治理高效、社会和谐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 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绿色发展 严格按照省、市落实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推进污染防治,实现电解铝、地炼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整合转型,完成了市级下达的煤炭压减和能耗双控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2019-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19.22亿元增长为256.7亿元,三年增长率分别为5%、2.9%、8.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3.24:39.46:47.30调整为2021年的14.8:38.8:46.4。 农业实力强,阳信县有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中国第一牛县之称。阳信县鸭梨产量居山东之首,以优质佳品驰名中外,并获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 旅游协调发展,在阳信县万亩梨园景区现建有观花台、中国鸭梨之乡纪念碑,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等。 牧业绿色发展,打造中国第一牛县,形成从饲草种植—犊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皮革制造—牛骨雕刻—牛副产品加工—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获得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三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资源节约型发展,阳信县是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山东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地县,在农业生产中探索出高效节水灌溉建管一体的阳信经验,通过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验收。金阳街道办事处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翟王镇是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温店镇被山东省能源局评为绿色能源示范村镇。 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因为这片土地应该是推动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的一个空间载体,必须要好好爱惜每一存土地。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更应该十分注重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捍卫海洋利益,进一步朝着海洋工业强国方向迈进。 (二)全面促進资源节约 俗话说的好,节约资源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是维持环境良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必须从中学会合理地节约和利用资源,控制好能源消耗量,全力推进水的循环利用。 (三)推进绿色发展 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构建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的整体节约与循环综合利用,倡导健康绿色、低碳生活习惯,反对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开展创建一个绿色家庭、一个绿色校园、一个绿色社区的实践活动。 (四)进一步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增加了森林、湖泊、湿地等的覆盖率,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抗旱等能力。加强防灾减危管理体系的建设,增强对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防。 (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想要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的约束。更加自觉地珍惜和爱护大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位 打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示范区,统筹协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和污染综合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系统推进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逐渐提升。 打造绿色协调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高质量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拓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更加合理,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全民生态自觉稳步提升。 打造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化工业转型、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重点做好中国第一牛县阳信鸭梨民俗文化三大特色品牌,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六、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分析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要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呢?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法制保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着一些环境管理制度不适应需要,一些环境管理制度缺少法律依据,环境法律配套滞后,地方保护干扰正常执法现象普遍,环境民事赔偿尚无法律依据,弱势群体受到环境损害后得不到必要补偿等。因此,针对现有问题,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探索性课题,在系统界定、指标取舍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技术和实践上的困难,现有指标体系的形成主要考虑了系统性要求,同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不断修正现有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提高某些指标可操作性,以便真正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将是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七、 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展开,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环评、环境监测和执法监察的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在工业生产方面,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等项目,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 在能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但是,更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和以后,还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压力巨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八、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1)坚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阳信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分担机制,充分发挥生态阳信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和乡镇(街道)的主体作用,强化对相关乡镇及部门的督促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增加到实绩考核中;加大生态系列创建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省级生态县建设。 深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全面完成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全力做好环保督察保障工作。建立环境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2)建立县级生态环境委员会 全县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同责一岗双责,助推阳信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成立县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制定县直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从责任分工到考核问责的生态环保闭环责任体系。全面实施河长制,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长效体制机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河长制办公室,明确各级河长工作职责,重点实施治理污水、整治八乱、控水节水、生态提升、依法管护五大行动。目前阳信县在德惠新河、秦口河(沟盘河)、白杨河、东支流、沙河等15条河道和幸福水库等3座水库分别设县级河长,由县级领导担任河长,落实县级河长15名,乡镇段河长44名。建立了河长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办制度、河湖巡查制度、水域占用补偿制度等6项制度。全面实行林长制,制定林长会议制度、设立林长制办公室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全覆盖,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推进森林、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压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 建立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入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多部门与司法审判衔接、配合、协调、联动,合力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自2020年起全面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截至目前已针对8起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2020年6起案件均已完结并通过专家验收。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试点。 (3)依法开展生态文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阳信县已完成山东阳信经济开发区、阳信国际工业园、阳信县陈楼工贸园区、阳信县西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原阳信县鲁北循环经济产业园)、阳信县陆港物流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山东阳信经济开发区、阳信国际工业园、阳信县陈楼工贸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下一步将依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持续落实其它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园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并积极沟通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规划的主管部门,落实规划环评相关文件,对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九、 生态文明建设机遇与挑战 1、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机遇 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总视察山东时要求,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调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山东在新时代推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实现两个走在前列,需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生态文明思想,迈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阳信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紧要关口。借助新旧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