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历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自测历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交通)自测模拟预测题库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名校卷)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某施工合同中,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因不可预见的地质情况致使施工中增加钢护筒。由此增加的材料费按市场价格计算为 30000 元;另外因此停工 10天;有价值 200 万元的材料积压,其中有 100 万元材料为应支付预付款的主要材料,已按投标书附录规定支付了 75的费用:利率 002。问题:应给承包人的材料费赔偿额是多少【答案】二、国内某工程参照 FIDIC 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要求索赔成立的条件必须具备如下 4 个条件:(1)与合同相比较已经造成实际的额外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不是由于承包人的过失。(3)按合同规定不应由承包人承担的风险。(4)承包人在事件发生后的规定时限内提出了书面的索赔意向通知。由于该工程项目工程变更,使钢筋混凝土项目与原合同估算工程量由 8300m3(单价 150 美元/rn3,超过 25%以上才允许调整单位价格)增加到 12500m3,因此承包人按上述条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向业主提出了书面的索赔通知。【问题】通过监理人的努力,最后业主与承包人达成一致意见,超出部分的钢筋混凝土单价为 135 美元/m3。请问业主应付给承包人总计多少美元?【答案】(1)工程量的变化:增加的工程量:1250083004200(m3);增加工程量的百分比:4200830050.6%;已超过原工程量的 25%,25%以内的钢筋混凝土按原合同单价计算,25%以外的钢筋混凝土按新单价计算。(2)费用计算:8300(10.25)150125008300(10.25)1351843125(美元)。三、5 家邀请招标的投标单位,技术标满分 40 分、商务标满分 60 分;技术标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加权平均(本题从略相关加减分指标),技术得分不满 30 分的,不再评审商务标。五个单位技术标得分:A 单位技术标得分 33;B 单位技术标得分 34;C 单位技术标得分 35;D 单位技术标得分 32;E 单位技术标得分 27.7。商务标评标基准价,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报价每低于评标基准价 1%扣 1 分,高 1%扣 2 分,最多扣 10 分。五个单位商务标得分:A 单位商务标报价 7840 万;B 单位商务标报价 7680 万;C 单位商务标报价 7580 万;D 单位商务标报价 7480 万;【答案】1.E 单位技术标低于 30 分,其商务标不计入评审。商务标的算术平均值为:(76807580)/27630(万元),此即为评标基准价。A 单位商务标得分:60(78407630)/7630210054.50(分);B 单位商务标得分:60(76807630)/7630210058.69(分);C 单位商务标得分:60(76307580)/7630110059.34(分);D 单位商务标得分:60(76307480)/7630110058.03(分);E 单位商务标不参与评审,故不得分。2.计算各单位最终得分如下所示:A 单位得分:3354.5087.50(分);B 单位得分:3458.699 2.69(分);C 单位得分:3559.3494.34(分);D 单位得分:3258.0390.03(分);E 单位得分:27.7 分;因此,C 单位综合评分最高,为中标单位。四、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 1 年,运营期为 6 年,项目建设投资为 7480 万元,包含 500 万可抵扣进项税,全部为自有资金,均形成固定资产。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 10 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50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产品不含税价格 60 元/吨,增值税率 17%。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 800 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 4 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 10%,所得税率为 25%。4.投产第 1 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60%,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 75%,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列式计算计算期第 2 年的调整所得税。、列式计算运营期最后 1 年的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7480-500)(1-4%)10=670.08(万元)回收固定资产余值=(7480-500)4%+670.08(10-6)=2959.52(万元)2.第 2 年:增值税=506060%17%-5060%4-500=-314(万元)0,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3 年:增值税=506017%-504-314=-40,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4 年:增值税=506017%-504-4=306(万元)增值税附加=30610%=30.6(万元)第 57 年:增值税=506017%-504=310(万元)增值税附加=31010%=31(万元)五、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 1 年,运营期为 6 年,项目建设投资为 7480 万元,包含 500 万可抵扣进项税,全部为自有资金,均形成固定资产。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 10 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50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产品不含税价格 60 元/吨,增值税率 17%。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 800 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 4 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 10%,所得税率为 25%。4.投产第 1 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60%,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 75%,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列式计算计算期第 2 年的调整所得税。、列式计算运营期最后 1 年的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7480-500)(1-4%)10=670.08(万元)回收固定资产余值=(7480-500)4%+670.08(10-6)=2959.52(万元)2.第 2 年:增值税=506060%17%-5060%4-500=-314(万元)0,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3 年:增值税=506017%-504-314=-40,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4 年:增值税=506017%-504-4=306(万元)增值税附加=30610%=30.6(万元)第 57 年:增值税=506017%-504=310(万元)增值税附加=31010%=31(万元)六、某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为国有资金,业主委托某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并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 1:招标代理人确定:招标文件出售时间为 10 个工作日;投标有效期自开始发售招标文件之日起计算;招标文件确定的投标有效期为 30 天。事件 2: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在编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时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以控制工程造价。事件 3:招标人组织最具竞争力的某个潜在投标人勘察项目现场,并口头解答了该潜在投标人提出的疑问。事件 4:评标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某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问题:1.指出招标过程中上述事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2.针对事件 4,评标委员会应如何处理?【答案】(一)事件 1 1.不妥之处有 2 点 (1)投标有效期自开始发售招标文件之日起计算,不妥。理由:投标有效期应从投标截止时间起开始计算。(2)招标文件确定的投标有效期为 30 天,不妥。理由:一般项目的投标有效期为 6090 天。大型项目 120 天左右。事件 2 1.不妥之处有 1 点 (1)招标人要求招标代理人在编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时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以控制工程造价。理由:对于主要由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价格风险,如过程造价中的建筑材料、燃料等价格的风险,承发包双方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或在合同中对此类风险的范围和幅度予以说明约定,进行合理分摊。事件 3 1.不妥之处有 2 点 (1)组织最具竞争力的某个潜在投标人勘察项目现场。七、某公司拟建设 A、B 两个公路项目,A 项目的工程费用为 3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1000 万元,预备费为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 15%。固定资产投资拟向银行贷款金额为 2640 万元,剩余部分为自有资金投资。贷款年利率为 6%(按季度计息)。B 项目的工程费用为 36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570 万元,预备费为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 10%。固定资产投资拟向银行贷款金额为 3100 万元,剩余部分为自有资金投资。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两个项目建设期均为 2 年,投资比例均按照第一年 40%,第二年 60%投入,贷款发放比例同投资比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分别计算 A、B 项目的建设期贷款。、该公司拟通过项目的总投资额进行方案的选择,拟采用投资额较小的项目为最优方案。试分析应选择哪个项目进行投资。【答案】1.(1)A 项目贷款有效利率=(1+6%/4)4-1=6.14%第一年贷款额=264040%=1056(万元)第二年贷款额=264060%=1584(万元)第一年贷款利息=1056/26.14%=3 2.42(万元)第二年贷款利息=(1056+3 2.42+1584/2)6.14%=115.46(万元)A 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3 2.42+115.46=147.88(万元)(2)B 项目贷款利率=6%第一年贷款额=310040%=1240(万元)第二年贷款额=310060%=1860(万元)第一年贷款利息=1240/26%=37.20(万元)第二年贷款利息=(1240+37.2+1860/2)6%=13 2.43(万元)B 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37.2+13 2.43=169.63(万元)2.(1)A 项目总投资=(3000+1000)1.15+147.88=4747.88(万元)(2)B项目总投资=(3600+570)1.1+169.63=4756.63(万元)八、某拟建项目建设期 2 年,运营期 6 年。建设投资总额 3540 万元,第一年投入 1200 万元为自有资金,第二年投入 2340 万元(其中贷款金额为 2000 万元)。建设投资预计形成无形资产 540 万元,其余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 年,残值率为 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期 6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建设期投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的前 4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借款利率为 6%(按季度计息)。、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该项目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分别计算运营期前 4 年的还款本金和利息。【答案】1.贷款实际利率=(1+6%/4)4-1=6.14%第一年建设期贷款利息=0 第二年建设期贷款利息=2000/26.14%=61.4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 61.40 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额=(3540+61.40-540)(1-4%)/10=293.89(万元)固定资产余值=(3540+61.40-540)4%+293.89(10-6)=1298.02(万元)3.运营期第 1 年期初借款余额=2061.40(万元)运营期前 4 年每年还本额=2061.40/4=515.35(万元)运营期第 1 年应付利息=2061.406.14%=126.57(万元)运营期第 2 年期初借款余额=2061.40-515.35=1546.05(万元)运营期第 2 年应付利息=154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