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卷一真题与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卷一真题与答案 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曹某坐高铁的时候,在高铁的车厢上偷了东西,他在下一站下车后返回居住地之后被抓。哪一个公安机关具有管辖权? A.曹某上车始发站高铁的公安机关 B.曹某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C.曹某下车站的铁路公安机关 D.高铁乘务的铁路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根据《公安规定》第26条,在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需要根据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地点确定管辖:①犯罪嫌疑人在列车运行途中被抓获的,由前方停靠站所在地的铁路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也可以由列车始发站、终点站所在地的铁路公安机关管辖。②犯罪嫌疑人不是在列车运行途中被抓获的,由负责该列车乘务的铁路公安机关管辖;③但在列车运行途经的车站被抓获的,也可以由该车站所在地的铁路公安机关管辖。本在曹某在列车上进行盗窃,返回居住地后被抓获,应由负责该列车乘务的铁路公安机关管辖。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均错误。 2.【单项选择题】2018-2021年我国颁布了典型案例,旨在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政策,提高司法保护力,发挥典型案例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典型案例有普遍约束力 B.在我国,党的政策都是正式的渊源 C.对于最高法院的典型案例,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必须参照适用 D.司法具有政策实施功能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A项错误,法具有普遍约束力,而并不包括典型案例。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属于法的非正式渊源。C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7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例时应当参照。”D项错误,司法具有公共政策形成功能。 3.【单项选择题】我国邮政局是由交通运输部管理的行政机构,关于该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国务院交通运输部门管理,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B.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应当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 C.该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批准 D.行政机构增加或者减少编制,由交通运输部审核,报国务院决定。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A项正确,邮政局是由国务院交通运输部门管理,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B项错误,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也可以只设立处级内设机构。C项错误,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和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D项错误,国家行政机构增加或减少编制,由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4.【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甲从高空向下扔正在燃烧的蜂窝煤,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甲在公交车上,因为玩手机错过了下车时间,然后抢司机方向盘,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甲在公交车上,跟司机争吵打斗,导致车辆撞到其他车,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甲为了杀乙,改了乙的摩托车,乙骑上了摩托车撞死人,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身体或财产安全的行为。且“其他危险方法”应当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程度相当。 A项错误,应构成高空抛物罪或放火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触犯高空抛物罪。若故意从高空抛掷燃烧物,足以或已经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认为构成放火罪。另,有高空抛物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本选项未明确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B项错误,应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规定,危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已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独立出来,单独入刑。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而B选项中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不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当的危险程度,不宜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项正确,有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甲与司机争吵打斗,导致车辆失控,撞到其他车,此时甲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导致发生了实害结果,应当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项错误,应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身体、财产安全,甲的改装摩托车的行为仅针对甲这个特定的个人,而不宜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6.【单项选择题】汪某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犯诈骗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决定执行8年有期徒刑,被告汪某不服提起上诉,检察院未抗诉。二审法院审理后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重新审理,对汪某所犯盗窃罪判处6年有期徒刑,诈骗不追究,检察院抗诉。正确的是() A.判盗窃6年违反了上诉不加刑 B.因为上诉不加刑所以诈骗罪不得超过5年 C.抗诉后再到二审盗窃和诈骗合并执行改判不得重于8年 D.发回重审,对盗窃罪的判决不得重于一审盗窃罪的5年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刑诉法解释》第403条: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新审判后,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且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对前款规定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对上诉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依法作出判决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改判为重于原审人民法院第一次判处的刑罚。 A项、D项错误,在决定执行的刑罚不变和对刑罚执行不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允许加重数罪中某罪的刑罚,这并不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 B项错误、C项正确,检察院抗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改判为重于原审人民法院第一次判处的刑罚,只要总和量刑不重于第一次判处的刑罚且对刑罚执行不产生不利影响即可。 7.【单项选择题】甲向省资源环境厅申请环评许可,省资源环境庭未做答复,甲用邮政邮寄的方式提交起诉书,要求准予环评许可,诉讼中,环境厅发放许可,甲不撤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起诉期限为6个月 B.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C.法院可以以短信方式送达诉讼文书 D.对于甲的起诉,法院以邮政签收日期为起诉日期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A项正确,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的6个月内,诉行政不作为的案件,若法律法规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履行职责的期限,则该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6个月的起诉期限。 B项正确,甲起诉要求准予环评许可,即要求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诉讼中,行政机关给甲发放了行政许可,履行了相关职责,法院就没有必要在作出履行或答复判决了,应向甲释明,告知其撤诉,甲仍不撤诉的,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C项正确。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经当事人同意的,可电子送达。 D项错误,当事人向法院邮寄立案材料的,自信件寄出之日起,视为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信件寄出之日以寄出的邮戳日为准;邮戳日不清晰或者没有邮戳的,以法院实际收到日为准,但是当事人能够提出实际邮戳日证据的除外。通过邮政企业以外的快递企业递交的,以快递企业收寄日为准;收寄日不明确的,以法院实际收到为准,但是当事人能够提出实际收寄日证据的除外。 8.【单项选择题】市人社局将田某的养老保险关系转入社会保险关系,田某认为自己应该是按照事业单位保险缴纳,于是向市政府复议。市政府维持,田某起诉。法院以不属于行政案件受案范围驳回起诉。下列正确的是 A.复议后应60日内起诉 B.法院应当裁定一并驳回对市人社局和市政府的起诉 C.本案应由中级法院管辖 D.市政府不需要对市人社局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经复议后起诉,复议机关作出了复议决定的,起诉期限为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A项错误。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36条第七款:原行政行为不符合复议或者诉讼受案范围等受理条件,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一并驳回对原行政行为和复议决定的起诉。本案,法院认为原行政行为不符合诉讼受案范围,应当裁定一并驳回对对市人社局和市政府的起诉。故B项正确。 本案属于复议维持,市人社局和市政府为共同被告,以原行政机关市人社局确定级别法院,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故C项错误。 复议维持的案件,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机关对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故市政府需要对市人社局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D项错误。 9.【单项选择题】乙是当地水稻种植大户,当季水稻收获后,将其交给甲加工,甲把乙提供的水稻加工得来的新大米出卖,将陈年旧米交付给乙,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甲第一个行为构成盗窃罪,第二个行为不构成犯罪 B.甲第一个行为构成侵占罪,第二个行为构成诈骗罪 C.甲第一个行为构成盗窃罪,第二个行为构成诈骗罪 D.第一个行为构成侵占罪,第二个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在本案中,甲有两个行为,一是将新大米出卖的行为,二是将陈年旧米交付给乙的行为。首先,甲将新大米出卖的行为构成侵占罪,而非盗窃罪。侵占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盗窃罪只能是盗窃他人占有的财物,而甲基于与乙的加工协议对该批新米产生了事实上的占有,后将其出卖的行为属于侵占行为,主观上也明知是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而不法据为己有,应成立侵占罪。其次,甲将旧大米交付给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甲将陈年旧米冒充新米交付给乙的行为属于欺骗行为,乙就此遭受损失。故B选项正确。 10.【单项选择题】甲认为乙侵权,区知产权局认为不侵权,甲向市知识产权局复议,复议维持,甲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知识产权局的决定,并请求乙停止侵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院应将行政和民事争议一并审理 B.法院应当分别立案 C.该案件按行政案件标准收费 D.法院应将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单独立案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行政诉讼一并审理民事争议,原则上应分别立案,但是审理行政机关都民事争议所作裁决的案件,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的,不另行立案。故A项正确、BD项错误。 C项错误,按行政案件、民事案件的标准分别收取诉讼费用。 11.【单项选择题】关于公务员的诫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诫勉的性质是公务员行政处分 B.诫勉是组织对公务员的监督 C.被训勉的公务员不得涨工资 D.对训勉决定不服,公务员不能提出申诉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A项错误、B项正确,处分仅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诫勉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是组织对公务员的一种监督方式。 C项错误,《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第19条: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各类先进的资格,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并未规定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D项错误,受到诫勉处理的党员干部可以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3条的规定,向作出诫勉决定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申诉。如果是非党干部受到诫勉处理,其也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12.【单项选择题】关于银行卡受贿下列正确的是: A.收到银行卡,就受贿罪既遂 B.收到银行卡,知道密码,但是钱是定期不是活期,受贿未遂 C.收到银行卡,但里面没有钱,受贿既遂 D.收到银行卡,可支配使用才受贿既遂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受贿犯罪的本质是权钱交易,以对财物的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