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

举报
资源描述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规范 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服务区与场站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的材料、结构组合设计、透水水泥混凝土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等技术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公路服务区和场站,其他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12988 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073.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透水水泥混凝土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由粗、细集料及其表面均匀包裹的水泥基胶结料,相互粘结,并经水化硬化后形成的具有连通空 隙结构的混凝土。 3.2 17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 pervious cemen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具有透水功能的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表面层。 3.3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基层 permeable base layer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与土基之间,由大空隙级配碎石(Open-Graded Granular Base,OGB)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构成的透水、蓄水层。 3.4 全透水铺面结构 fully permeable structure 路表水能够依次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和透水基层直接向下渗透至土基中的透水铺面结构体系。 3.5 半透水铺面结构 semi-permeable structure 仅面层和基层透水,土基不透水的透水铺面结构体系。 3.6 排水铺面结构 drainage surface structure 仅面层透水,基层和土基均不透水的透水铺面结构体系。 3.7 大空隙级配碎石基层 open grade base 空隙率不小于 20%的级配碎石基层。 3.8 连通空隙率 interconnected voids 透水水泥混凝土内部存在的连通空隙体积与透水水泥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3.9 透水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单位时间内在单位水力梯度作用下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单位面积的水量。 3.10 灰集比 cement-aggregate ratio 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与集料(粗、细集料)的质量比。 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原材料包括水泥、集料、外加剂和拌合用水等。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材料宜就近取材,并应有利于自然环境和生态景观的保护。 4.2 原材料技术要求 4.2.1 水泥 水泥应采用强度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 175的规定。 4.2.2 面层集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采用的集料应满足表1的规定,其它指标可参照JTG/T F30中的 Ⅱ级规定。 表 1 面层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 面层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粗集料 (≥4.75mm)( 细集料 (<4.75mm) 压碎值,% ≤20.0 ≤23.0 JTG E42 T0316/T0350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15.0 - JTG E42 T0311 含泥量(按质量计),% ≤0.5 ≤1.0 JTG E42 T0310/T0333 表观密度,kg/m3 ≥2500 JTG E42 T0308/T0328 紧密堆积密度,kg/m3 ≥1350 JTG E42 T0309/T0331 堆积孔隙率,% ≤47.0 JTG E42 T0309/T0331 4.2.3 基层集料 基层集料应选择质地坚硬、耐久、洁净且有明显棱角的碎石料,不得使用未破碎的卵石类石料, 但具有足够破碎面的破碎卵石/砾石可用。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它指标可参照JTG/T F30中的 Ⅲ 级要求。 表 2 基层集料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 基层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粗集料 (≥4.75mm) 细集料 (<4.75mm) 压碎值,% ≤25.0 ≤25.0 JTG E42 T0316/T0350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18.0 - JTG E42 T0311 含泥量(按质量计),% ≤1.0 JTG E42 T0310/T0333 4.2.4 外加剂 在使用包括减水剂、增强剂等外加剂时,应考虑其对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影响,慎重使用对水泥胶浆流动性影响较大的外加剂,以保证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的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外加剂应符合GB 8076与GB 8077的规定,用法、掺量按产品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4.2.5 水 透水水泥混凝土用水宜采用洁净饮用水,应符合JGJ 63的规定。 4.2.6 彩色涂层材料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彩色涂层由颜料和保护剂组成,每平方的用量约为0.2kg/m2~0.3kg/m2,其使用说明如下: a) 油性树脂涂料:油性树脂漆和固化剂的比例、用量需参考产品要求,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b) 水性树脂涂料:水性树脂漆可以与水直接混合使用,其掺水比例(一般小于 5%)需参考产品要求,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3 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要求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C20 C25 C30 抗压强度,MPa 20 25 30 GB/T 50081 抗折强度,MPa ≥2.5 ≥3.0 ≥3.5 连通孔隙率,% ≥10 附录 A 透水系数(15℃),mm/s ≥0.5 附录 B 耐磨性(磨坑长度),mm ≤30 GB/T 12988 抗冻性 25 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 ≤20 GB/T 50082 25 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 ≤5 5 铺面结构组合设计 5.1 设计原则 5.1.1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设计包括:透水结构类型选择、结构层组合与材料设计和各结构层厚度确定。 5.1.2 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和土基组成。基层可作蓄水层,根据面层、基层类型可在中间增加一层找平层。强降雨区域铺面结构内部宜设置溢流管。 5.1.3 根据工程所在处的地质、土基条件、气候、降雨、地下水位高度、交通荷载、设计降雨年限等基本情况,确定面层和基层材料及厚度、溢流管管径和设置位置等,以保证铺面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整体承载力、透水性能和蓄水性能。当路床下为粘性土时,应设置排水层。土质较差时,应选择建设半透水、排水结构,或换填砂性土。 5.1.4 服务区、场站不同区域典型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结构见表 4。 表 4 服务区、场站不同区域透水水泥混凝土铺面推荐典型结构组合及厚度设计范围 适用区域 人行区域 中、轻载区域 重载区域 广场、运动场、人行道 小汽车、客车停车场及区域道路 货车停车场及区域道路 结构 类型 全透水结构 全透水结构 排水结构 推 荐 路 面结构组合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C20,6 cm~10cm 2、细石找平层,3 cm~5cm 3、级配碎石基层(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 cm~20cm 4、反滤土工布(可选)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C25,15 cm~20cm 2、细石找平层,3 cm~5cm 3、级配碎石基层(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 cm~30cm 4、反滤土工布(可选)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内部设置排水管),C30,25 cm~40cm 2、沥青混凝土过渡层,2 cm~4cm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0 cm~ 50cm 4、防水土工布(可选) 5.2 面层 5.2.1 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交通荷载的需求。应平整、坚固、耐磨和美观,并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 5.2.2 根据其使用区域的不同,宜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材料,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表 3 的规定。 5.2.3 面层可采用单层结构,也可以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上面层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宜为 4.75 或9.5mm,下面层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宜为 9.5 mm~16mm。上面层推荐厚度为 4 cm~6cm,其余为下面层厚度。双面层结构的典型级配范围宜符合表 5 要求。 表 5 面层透水水泥混凝土的级配范围 层位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上面层 100 100 100 85~100 10~30 0~10 0~5 下面层 100 95~100 90~100 60~100 25~35 0~5 0 5.3 基层 5.3.1 基层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碎石或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货车停车场区域铺面宜采用土工格栅或格室加强,以提高稳定性和承载力。 5.3.2 采用全透水结构和半透水结构铺面时,除应达到设计强度,能满足铺面结构所需的承载力外,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蓄水性。采用排水结构铺面时,宜参照常规密级配路面基层设计确定,并在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一层过渡层。 5.3.3 采用大空隙级配碎石基层(OGB-20,上加 OGB-10 薄找平层)时,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规定,两种级配碎石的典型级配范围宜符合表 6。 表 6 两种级配碎石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OGB-10 100 100 100 100 85~100 10~30 0~10 0~5 OGB-20 80~100 - - 0~20 - 0~10 0~5 0 5.3.4 采用大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范第 4 章的规定,其它指标应符合JTG/T D33 的规定。水泥用量不应少于 160kg/m3,7d 浸水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3 MPa,渗透系数不应小于 0.5mm/s。 5.4 土基 5.4.1 土基应均匀、稳定。当采用全透水结构铺面时,除应保证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渗透系数不低于 1×10-4cm/s。 5.4.2 采用半透水结构和排水结构铺面时,土基无透水要求,压实度不应低于 96%。 5.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