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綦江区2022—2023学年上期期末 七年级生物学测试题 说明:本卷满分为50分,所有试题只能在答题卷上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 的地方。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在涡河浅水处,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有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2 .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每项科学决策都基于真实的数据,如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的新增患者数目、累计患者数目、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测量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3.下图是观察玻片标本时使用的显微镜、物镜及看到的物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图甲显微镜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③, 调节②可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B.图乙中,物镜A看放大倍数比物镜B小 C.由图丙转为图丁时,不需要调节① D.如果不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图乙中物镜B比物镜A观察的视野更明亮 4.牛背鹭为一种鸟类,常飞至牛的背上,靠食用牛身上的寄生虫与草地中的昆虫为生。根据上述提及生物的种间关系,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牛背鹭与牛为共生关系 B.牛背鹭与寄生虫为共生关系 C.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牛背鹭与牛身上 D.寄生虫与牛背鹭竞争牛身上的食物 5.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中发现甲、乙、丙、丁 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 含量情况如图,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A.乙→丙→丁→甲 B.丁→丙→甲→乙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 6.下列有关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正确的是( ) A.制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取材时用刀切下很薄的一片洋葱 C.盖盖玻片时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 D.染色时将酒精滴在载玻片上 7.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相关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分布在生物圈中 B.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8.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保护和支持细胞 B.④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 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9.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下图为科学家进行的变形虫切割实验,该实验说明了( ) 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C.变形虫能进行呼吸 D.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10.多细胞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下图关于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B.若甲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则丙中的每一个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 D.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再是细胞质分开 11.下列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是由图中A发育而来的 B.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器官 C.每种器官都由一种组织形成 D.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层次是E 12.花生的开花、 传粉和受精与多数植物没有大的区别, 但在后期的发育现象有点奇特:由子房柄伸长将子房推入土中,子房最终在地下发育成果实(见图)。下列关于花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子房柄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发育成果实 C.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D.花生可以开花和结果,属于被子植物 13.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靠1纤毛摆动进行运动,通过2表膜进行呼吸 B.3为口沟,是细菌等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通道 C.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底层 D.酵母菌、变形虫、衣藻和草履虫一样,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14.关于藻类、苔葬植物、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不换水的鱼缸内壁会出现绿膜,这些绿膜主要是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比苔葬植物高大的原因是进化出了输导组织 C.苔葬植物靠酒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 D.苔葬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常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5.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①②④组成 B.大豆种子的⑤是一片,而玉米种子的是两片 C.我们食用的豆腐主要由大豆种子的⑤加工而成 D.②发育成根,④发育成叶,①发育成茎 16.下图是“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的实验,两装置均置于25°C的环境中。几天后, 锥形瓶1和锥形瓶2内的种子都萌发,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B.种子萌发需要水 C.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是25°C D.种子萌发需要空气 17;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诗句中描写的柳树枝条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根 B.叶 C.茎 D.芽 18.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水稻花和水稻籽粒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花药,含有许多花粉粒 B.图甲中的子房和柱头组成雌蕊 C.②是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D.我们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胚乳 19.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是叶脉,功能是输导和支持 B.②④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C.①⑤是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D.⑥是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引领我国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前行。下列关于我国植物、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促进全民义务植树,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B.提高植物覆盖率,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有效减缓了土地沙漠化的发生 D.在我国的植被中,草原占据了主体 二、 非选择题(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21.(7分)你能想象,为了抓一条鱼,河南省汝州市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一整个湖二 三十万方的水抽干吗?而抓捕这条“怪鱼”的直播,更是吸引了千万人观看。当地之所以如此不惜代价,是因为它是生态“杀手”——鳄雀鳝。鳄雀鳝主要捕食鱼类,也会捕食小乌龟、水鸟甚至小型哺乳动物,可以说水里的活物几乎没有它们不吃的。图一 是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 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 列问题: 图二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与鳄雀鳝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水生植物 虾 鳄雀鳍”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 (4)若图一中鳄雀鳝的数量大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水生植物、蛙、虾、鱼的数量会_________ ,从而影响_________。 (5)为防止鳄雀鳝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是大豆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的⑤是由图A中的_______(填序号)发育而来的;图D中属于雄蕊的结构有花药和_______;相比于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多了_______这一结构。 (2)A-B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小林用显微镜观察根尖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有的细胞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由此他判断所观察到的细胞属于图C中_______部位(填字母) 的细胞。 (4)图E (豆荚)由⑥和⑦组成,其中⑦是由雌蕊中的_______发育而来的。 (5) 大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_______运输到植物的各处细胞中。 23.(8分)图1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图2是植物细胞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 ] (填字母)是细胞核,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图2中经过过程a由一个细胞形成②中的两个新细胞,这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从细胞的结构分析,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图1中D所示的 _______,细胞膜内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F_______;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2中③表示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图2过程b表示细胞的_______。 (4)植物体由小长大,除了图2中的过程外,还与细胞的_______分不开。 (5) 如果此图是草莓细胞,那么草莓植株的花、果实和种子属于它的_______。 24.(8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建造大棚生产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增加产量,农户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搬进大棚, 在升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_______的浓度,进而增加植物的_______作用。 (2)如图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内迸行的两项生命活动,图中表示二氧化碳的序号是_______。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生命活动的实质是_______。 (3)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影响大棚产量的因素。(注:氢氧 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中,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步骤③中需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___________,步骤④中滴加碘液染色,预计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中存在不严谨的地方,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A B C B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C C A D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7分,每空1分) (1)分解者 (2)鱼、虾 (3)水生植物 (4)减少 生态平衡 (5)加强海关动植物检疫,避免外来生物入侵;应避免以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生物为宠物(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2.(7分,每空1分) (1) ③ 花丝 胚乳 (2) 适宜的温度 (3) c (4) 胚珠 (5) 筛管 23.(8分,每空1分) (1)A (2)相同 (3)细胞壁 叶绿体 组织 分化 (4)生长 (5)生殖器官/器官 24.(8分,每空1分) (1)二氧化碳/CO2 光合 (2)①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