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结构抗震设计X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A 卷(共 5 页)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设防烈度( D )
A.是多遇烈度 B.是基本烈度
C.是罕遇烈度 D.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基本烈度
2.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 D )
A.抗震墙洞口面积不宜过小,洞口宜上下对齐
B.纵向抗震墙宜设在端开间
C.纵向抗震墙宜单独布置
D.抗震墙宜贯通全高,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连
3.众值烈度是指在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 A )
A.10%~13% B.2%
C.3% D.63.3%
4.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压力应符合式( C )
A.p≤fsE 且 pmaxN63.5
C.N63.5≠Ncr D.N63.5=Ncr
6.多层内框架砖房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的取值( A )
A.为0.2 B.与自振周期有关
C.与场地卓越周期有关 D.为0
7.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也称为( A )
A.直接动力法 B.底部剪力法
C.拟静力法 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8.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在各横墙的分配原则,应视( A )而定
A.楼盖的刚度 B.房屋的高度
C.横墙间距 D.横墙的面积
9.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 D )
A.提高墙体的强度 B.减少多层砌体房层的不均匀沉降
C.提高房屋的承载能力 D.改善砌体的变形能力
10.下面哪些是划分地段所要考虑的因素( B )
A.建筑物的重要性 B.地质、地形、地貌
C.震级 D.烈度
11.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称为( A )
A.地震系数 B.地震影响系数
C.动力系数 D.水平地震作用
12.地震作用下单质点体系运动方程的特解是通过( A )求解
A.Duhamel积分 B.牛顿第二定律 C.时程分析法 D.功的互等定理
13.两个不同主振型对应位置上的质点位移相乘,再乘以该质点的质量,然后将各质点所求出上述乘积作代数和,其值为( B )
A.1 B.0 C.-1 D.不确定量
14.求多质点体系的高阶频率与高阶振型可采用( A )
A.矩阵迭代法 B.能量法 C.等效质量法 D.顶点位移法
15.当无法避免而出现短柱时,应采取的措施为( C )
A.加大柱的截面面积 B.提高砼的强度等级
C.沿桩全高将箍筋按规定加密 D.提高纵向钢筋的级别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式中各符号代表什么意义?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各平动振型产生的水平地震效应如何组合?
答: Fij──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aαj──相应于第j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gγj──第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xji──第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
Gi──第i质点的重力荷载的代表值;
各平动振型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S=
2.简述地震作用下,砖墙产生斜裂缝、交叉裂缝及楼梯间墙体震害较重的原因。
答:在砌体房屋中,与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平行的墙体是主要承担该方向地震作用的构件,当砖墙的抗主拉应力不足时,则产生斜裂缝,在地震的反复作用下,又可形成交叉裂缝。
楼梯间墙体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楼梯间开间小,在水平方向分担的地震剪力较多。但墙体在高度方向缺乏有力支撑,空间刚度差,特别是顶层墙体计算高度又比其它部位大,稳定性差。当楼梯间位于房屋尽端和转角处时,其墙体破坏尤为严重。
3.对抗震设防区,多层粘土砖房楼、屋面板的支承长度有何要求?
答:(1)现浇钢筋砼楼面板或屋面板,伸入纵横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20mm。
(2)装配式的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入外墙
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入内墙不宜小于100mm,且不应小于80mm。
(3)装配式楼板或屋面板端搭在梁上的长度不应小于80mm。
4.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规则结构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 (1)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大于其宽度b,且不大于该方向总长度d的30%。
(2)立面局部收进的尺寸,不大于该方向总尺寸B的25%。
(3)楼层刚度不小于其相邻上层刚度的70%,且连续三层总的刚度降低不超过50%。
(4)平面内质量分布和抗侧力构件布置基本均匀对称。
5. 何谓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答:第一水准:当遭受到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继续使用。(中震可修)
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建筑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损坏。(大震不倒)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三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建造于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αmax=0.16、场地为Ⅰ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Tg=0.3s,结构计算简图和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所示,结构的基本周期T1=0.36s,求(1)建筑物总的水平地震作用;(2)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3)建筑物的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
3.6m G3=3000KN
3.6m G2=3000KN
3.6m G1=3000K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