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公式大全2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小升升初初数数学学公公式式大大全全时间单位换算时间单位换算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月小月(30 天)的有:46911 月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平年全年 365 天,闰年全年 366 天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和倍问题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与折扣问题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流水问题流水问题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面积单位换算面积单位换算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公顷=10000 平方米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浓度问题浓度问题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体体(容容)积单位换算积单位换算1 立方分米=1 升1 立方厘米=1 毫升1 立方米=1000 升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长度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重量单位换算重量单位换算1 千克=1 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人民币单位换算1 元=10 角1 角=10 分1 元=100 分1 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追及问题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2.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3.分数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看成 x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4.出勤率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小麦的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5.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6.纳税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叫做税率。*利息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简单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2)解题步骤: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b 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c 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d 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3)解答加法应用题:a 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b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4)解答减法应用题:a 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b 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c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5)解答乘法应用题:a 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b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6)解答除法应用题:a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b 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d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7)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复合应用题(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几何的初步知识几何的初步知识线和角线和角(1)线*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2)角的分类锐角:小于 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 90的角叫做直角。钝角:大于 90而小于 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 180。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 360。平面图形1 长方形(1)特征对边相等,4 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c=2(a+b)s=ab2 正方形(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 4 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c=4as=a23 三角形(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 180 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s=ah/2(3)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 45 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 60 度;有三条对称轴。4 平行四边形(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 180 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2)计算公式s=ah5 梯形(1)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2)公式s=(a+b)h/2=mh6 圆(1)圆的认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 r 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 d 表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 d=2r。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圆的画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3)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4)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5)计算公式d=2rr=d/2c=dc=2rs=r27 扇形(1)扇形的认识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上 A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 AB”。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扇形有一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s=nr2/3608 环形(1)特征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s=(R2-r2)9 轴对称图形(1)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2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菱形有 4 条对称轴,扇形有一条对称轴。简单的统计简单的统计一一 统计表统计表(一)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二)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三)种类*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四)制作步骤1 搜集数据2 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3 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4 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二二 统计图统计图(一)意义*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二)分类1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