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18篇)

举报
资源描述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18篇)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1 这个星期一直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学习的内容需要退位,属于逆向思维,因此在学习的层次和难度上就有了一个高度。   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堂中捕捉信息,体会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对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道够十个就可以捆成一捆,而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学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有意识的要拆一捆小棒,在这个地方就要问学生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个一?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再进行操作。接下来小结的时候就可以提炼这个方法了。   二、及时引导,为笔算作好铺垫。以前学的进位加去都是强调满十向十位进一,属于顺向思维,而现在是退位减法,属于逆向思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个位思考,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借一些过来?借一个十实际上就是多少个一?可以怎样去表示?让学生上台演示说说操作的方法。突破个位不够减,退一作十再减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笔算作好铺垫。   三、突出算理,重视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这儿就主要强调十位上被借走一个十后,十位上相减时应该如何计算,这个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多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针对错的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在一起,而出错。   3、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2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两点:   第一,在操作之中,掌握算法。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小棒操作自主探究出: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将整捆的小棒拆开一捆当十根。因为有前面的学习基础,因此,部分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知道要拆一捆小棒,此时,我就追问:“你为什么要拆开一捆小棒?”学生能够回答:“个位不够减我就拆一捆。”然后,让学生接着操作。最后,小结时我就进一步深化提炼:一捆就是一个什么,它是多少个一?   第二,在练说之中,巩固算法。在后面的练习题中,我择题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计算过程说一说。因此,在本课结束时,学生基本都会表达出计算过程:个位上几减几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十,个位上就是十几减几;十位上是几减一后再减几,差就是几十几。在这样的一个练与说相结合的过成中,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算法。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3 在教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第一次学写竖式,一节课下来,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竖式写法基本规范、整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而不是先从各位算起。   二是在判断竖式对不对一题中,部分同学无法说出错的原因,说明他们还是对于算理没有理解透彻,在练习中还要强调。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还有就是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7抄成72,把加号抄成减号;   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这和学生平时的习惯有关,在平时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各种数学习惯的培养。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一会就不出错,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并且,要注重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4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其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作十。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来理解其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留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分析、畅所欲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发言。   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了许多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对于课堂生成资源运用的不灵活。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时,不能很好的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入到新课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不熟练,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摆小棒过程中,有极个别小组出现了用小棒摆出数字造型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改进之处。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5 本单元主要有这样的三个内容——口算、笔算和估算。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说说口算过程以及要注意哪些方面。接着是复习笔算,我呈现几种类型的错例,让学生总结提醒要注意哪些方面,然后加以联系。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单元的一个难点,我要求学生只要能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整节课下来,思路还算清晰,要点都落实到位。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规范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6 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上,不少孩子在计算45+30时就提出“个位和个位加,十位和十位加”的计算方法。尽管当时我以一句“你能不能利用我们已经学习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这道题?”把这种方法给否决掉,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孩子一定很纳闷,爸妈之前一直教他们这样计算的,而且这种方法的确很好用,但为什么老师一定要数的组成“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知识来计算呢?其实在新授课甚至一节练习课后,不少孩子还是不会从数的组成上去说计算方法,这从《练习与测试》上计算过程的结构图的填空上可见一斑,但是一般的计算题却很少有错误,这说明他们还是在按照“个位和个位加,十位和十位加”的方法进行口算。也难怪,这种计算方法家长不知道已经和孩子讲过多少遍了。   还好,孩子最终能够从数的组成上去进行计算了,这个过程而非结果很重要,因为这是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等到今天再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孩子们,“从我们刚开始学习这个单元,不少小朋友就非常喜欢‘个位和个位加,十位和十位加’的计算方法,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孩子们很开心,43+31的算式刚出来,不少孩子就开始在下面说计算过程了。看着他们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干脆把发言权暂且交给他们,“对于竖式计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谁愿意上来完成这一题的竖式计算?”在一个孩子板演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他的计算过程完全正确,我趁机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他的计算过程有五个不足点。”在孩子们一阵“啊——”的感叹声中,我开始“吹毛求疵”:数位对齐做的不好,加号的位置不恰当,横前没有用尺子画的直直的计算过程中没有注意从个位算起,横式后面忘记写得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孩子再没有之前那么兴奋了,原来竖式计算还有那么多需要再学习的知识。   后来的练习中,我展示了几个孩子的作业,并请其他孩子对他们的竖式计算做出评价。一个个小家伙绝对时严以待人,丝毫的不完美之处一一指出。   其实,数学课堂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孩子已经“学会”了这部分知识,老师还没来得及讲授一个个就急于表现了。这个时候与其拼命地盖住不让他们说,还不如先然他们说个够,等他们表现完了,老师根据他们学会的具体程度再来因材施教也不迟。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7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学生中表现突出,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进行研究、发现和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件两位数的口算”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又抓又放的形式进行。   在学习不退位减的时候,学生的困难很小,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因此在这里我重点介绍退位减。   教学片段:   在讨论计算方法时,我直接问学生:“44-25”这道题你会解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纷纷把手举得很高,都像表现一番   他们得出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⑴44-20=2424-5=19   ⑵45-25=20xx-1=19   ⑶14-5=930-20=1010+9=19   ⑷44-30=1414=5=19   在回答到这四种方法以后,我们班的同学还是在举手,为了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保证教学任务能够及时完成,我在课堂上不再继续讨论而是把讨论方法课后,在课后去听他们的算法。   然后我就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学生的回答是各种各样,因此我就鼓励学生,你们认为哪一种适合自己就用哪一种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叫给学习横,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为学生的方法作出评价,做到有抓有放。   这一节课,我也深深感到作为一个老时,除了要备好教案,还要备好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其法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探索知识。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本节可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选择最优化”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新的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也是本节课的收获。这才是提倡算法的真谛。 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8篇)8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授新课时,我直接出示了例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目的是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通过教具操作与演示,放手让学生互相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竖式过程。在合作交流汇报中,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再从中再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旨在提高计算速度。   整节课虽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