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单元教案

奇异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32MB
约36页
文档ID:344021288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约分、公倍数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分数;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的再认识中的知识点打下了基础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和简单的生活现象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3.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4.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5.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挑战性1.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2.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1分数的再认识(一)1 课时2分数的再认识(二)1 课时3分饼 1 课时4分数与除法1 课时5分数基本性质 1 课时6找最大公因数 1 课时7约分 1 课时8找最小公倍数 1 课时9分数的大小1 课时分数的意义教材第 6364 页)1.结合具体事例,在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分数的意义的过程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多媒体课件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的再认识”,看着课题,你觉得哪个字很特别呢?为什么要加个“再”字,我们以前对分数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2.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并试着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一)师:通过刚才拿铅笔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分数相同,整体不同,那么分数所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不同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分数的再认识(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拿铅笔、画一画等活动,在各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下构建分数的意义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3.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全体学生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4.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A 类玲和明明原来谁的铅笔多?(考查知识点:分数的意义;能力要求:能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教材第 6566 页)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分数的分数单位,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提高对分数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重点:认识分数的分数单位,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难点: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多媒体课件,教材附页 3 中图 1 的纸条通过用纸条量教材的长和宽、填写“分数墙”,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老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单位分数单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呈现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中的用纸条量教材的长和宽、观察“分数墙”等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有助于学生借助直观表象思考问题,并不断提高思维水平A 类1.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考查知识点:分数单位;能力要求: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说出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B 类4.在数线上画出表示下面各分数的点考查知识点:分数单位;能力要求: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说出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真分数与假分数教材第 6768 页)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过程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3.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1 的关系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难点:明确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在唐僧师徒4 人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八戒化了5 张饼回来,4 个人怎样平均分这5 张饼呢?这下可难坏了八戒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八戒?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带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知识,希望大家不断努力,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继续探索新的知识。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分饼1.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活动的空间,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但由于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受时间的制约,往往学生的探究不深入2.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的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作为一项基本的能力、良好的习惯来培养A 类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2.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小于 1 的分数是真分数)(2)假分数都大于 1)(3)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考查知识点: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能力要求:能准确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B 类4.看图填空1)的个数是的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是的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2)的个数是的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是的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5.在括号里填数考查知识点: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能力要求:能准确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分数与除法教材第 6971 页)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会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

3.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难点: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你能把商分为哪几类?366=45=805=37=510=49=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分类:366=6 和 805=16 的商为整数;45=0.8 和 510=0.5 的商为有限小数;37 和 49 的商为循环小数师指出: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分数与除法板书:分数与除法)1.出示例题:把 1 块蛋糕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块蛋糕?师: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来解决?生1: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这是一个平均分的问题,符合除法的意义,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出算式为 12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老师小结: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个数在分数与除法的教学中,为了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然后才有可能灵活、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A 类B 类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

考查知识点:假分数与带分数和整数的互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力要求: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和分数与除法的转换)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第 7273 页)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2.体会分数大小不变的性质,总结出转化的方法,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感受分数基本性质的合理性和确定性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1.出示:直接写出得数12030=(1203)(303)=(12010)(3010)=(1200.125)(300.125)=师:同学们计算时的依据是什么?生:商不变的性质2.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这就是商不变的性质3.分数与除法关系密切,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也有这种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分数基本性质)从上面的例子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1)从第一组分数中可以知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从第二组分数中可以知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老师小结:把这两句话综合在一起,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作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一样,在计算中应用很广泛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一开始就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明确的暗示,确定了学习起点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很容易沿着铺设好的道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活动,这样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推敲、试误、生疑、验证,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是水到渠成3.课堂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也有一定的拓展性A 类1.填空考查知识点: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力要求:熟练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分数)B 类(考查知识点: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力要求: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关于分数的问题)(2)笑笑每天的睡眠时间是淘气的几分之几?(合理即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材第 7778 页)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