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1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电磁波与相对论

举报
资源描述
专题1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电磁波与相对论 目录 第一节机械振动(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2 【基本概念、规律】 2 【重要考点归纳】 3 考点一 简谐运动的五个特征 3 考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象的应用 4 考点三 受迫振动和共振 4 考点四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5 【思想方法与技巧】 6 单摆模型的应用 6 第二节 机械波 6 【基本概念、规律】 6 【重要考点归纳】 7 考点一 波动图象与波速公式的应用  7 考点二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综合应用 8 考点三 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 9 【思想方法与技巧】 9 波的多解问题的处理方法 9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0 【基本概念、规律】 10 【重要考点归纳】 11 考点一 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1 考点二 全反射现象 11 考点三 光路的计算与判断 12 考点四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2 第四节 光的波动性(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4 【基本概念规律】 14 【重要考点归纳】 15 考点一 光的干涉  15 考点二 光的衍射现象的理解 15 考点三 光的偏振现象的理解 16 【思想方法与技巧】 17 条纹间距公式的拓展应用 17 第五节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17 【基本概念、规律】 17 【重要考点归纳】 18 考点一 对电磁场理论和电磁波的理解 18 考点二 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应用 19 考点三 狭义相对论的简单应用 19 第一节  机械振动(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基本概念、规律】 一、简谐运动 1.概念: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的振动. 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回复力 (1)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2)方向:时刻指向平衡位置. (3)来源:振动物体所受的沿振动方向的合力.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运动学表达式:x=Asin (ωt+φ),其中A代表振幅,ω=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 5.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定义 意义 振幅 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描述振动的强弱和能量 周期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间 描述振动的快慢,两者互为倒数:T= 频率 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相位 ωt+φ 描述质点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二、单摆 1.定义: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细线的伸缩和质量都不计,球的直径比线的长度短得多,这样的装置叫做单摆. 2.视为简谐运动的条件:θ<5°. 3.回复力:F=G2=Gsinθ=x. 4.周期公式:T=2π. 5.单摆的等时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取决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与振幅和振子(小球)质量都没有关系. 三、受迫振动及共振 1.受迫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 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共振曲线如图所示. 【重要考点归纳】 考点一 简谐运动的五个特征   1.动力学特征 F=-kx,“-”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k是比例系数,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2.运动学特征 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为变加速运动,远离平衡位置时x、F、a、Ep均增大,v、Ek均减小,靠近平衡位置时则相反. 3.运动的周期性特征 相隔T或nT的两个时刻振子处于同一位置且振动状态相同. 4.对称性特征 (1)相隔或T(n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振子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的两点P、P′(OP=OP′)时,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 (3)振子由P到O所用时间等于由O到P′所用时间,即tPO=tOP′. (4)振子往复过程中通过同一段路程(如OP段)所用时间相等,即tOP=tPO. 5.能量特征 振动的能量包括动能Ek和势能Ep,简谐运动过程中,系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6.(1)由于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往复性、对称性,因此涉及简谐运动时,往往出现多解.分析此类问题时,特别应注意,物体在某一位置时,位移是确定的,而速度不确定,时间也存在周期性关系. (2)相隔(2n+1)的两个时刻振子的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大反向. 考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象的应用 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以确定以下各量: 1.确定振动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2.确定振动的振幅. 3.确定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振动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余弦)图形在时间轴上拉开的“长度”表示周期. 4.确定质点在各时刻的振动方向. 5.比较各时刻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6.(1)简谐运动的图象不是振动质点的轨迹,它表示的是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因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故回复力和加速度在图象上总是指向t轴; (3)速度方向可以通过下一个时刻位移的变化来判定,下一个时刻位移如果增加,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远离t轴,下一个时刻的位移如果减小,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指向t轴. 考点三 受迫振动和共振 1.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关系比较 自由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受力情况 仅受回 复力 受驱动 力作用 受驱动 力作用 振动周期 或频率 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即固有周期T0或固有频率f0 由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决定,即T=T驱或f=f驱 T驱=T0 或f驱=f0 振动能量 振动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由产生驱动力的物体提供 振动物体获得的能量最大 常见例子 弹簧振子或单摆(θ≤5°) 机械工作时底座发生的振动 共振筛、声音的共鸣等 2.对共振的理解 (1)共振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驱动力频率f,纵坐标为振幅A.它直观地反映了驱动力频率对某振动系统受迫振动振幅的影响,由图可知,f与f0越接近,振幅A越大;当f=f0时,振幅A最大. (2)受迫振动中系统能量的转化:受迫振动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系统与外界时刻进行能量交换. 3.(1)无论发生共振与否,受迫振动的频率都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但只有发生共振现象时振幅才能达到最大. (2)受迫振动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不再只有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还有驱动力对系统做正功补偿系统因克服阻力而损失的机械能. 考点四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实验原理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得出g=l,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实验器材 单摆、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 3.实验步骤 (1)做单摆:取约1 m长的细丝线穿过带中心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如图所示. (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则单摆的摆长l=L+. (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摆动30~50次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4.数据处理 (1)公式法:g=. (2)图象法:画l-T2图象. g=4π2k,k==. 5.注意事项 (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 (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10°. (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 (4)小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然后算出摆球的半径r,则摆长l=L+r. (5)选用一米左右的细线. 【思想方法与技巧】 单摆模型的应用 (1)单摆模型指符合单摆规律的模型,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圆弧运动;②小角度往复运动;③回复力满足F=-kx. (2)处理方法:首先确认符合单摆模型的条件,即小球沿光滑圆弧运动,小球受重力、轨道支持力,此支持力类似单摆中的摆线拉力,此装置可称为“类单摆”;然后寻找等效摆长l及等效加速度g;最后利用公式T=2π或简谐运动规律分析求解问题. (3)须注意单摆模型做简谐运动时具有往复性,解题时要审清题意,防止漏解或多解. 第二节 机械波 【基本概念、规律】 一、机械波 1.形成条件 (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2.传播特点 (1)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2)质点不随波迁移. 3.分类 机械波 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用“λ”表示. 2.频率f:在波动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同的,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波速v、波长λ和频率f、周期T的关系 公式:v==λf 机械波的速度大小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 三、机械波的图象 1.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用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得出的曲线即为波的图象,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2.物理意义: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四、波的衍射和干涉 1.波的衍射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小于波长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4.波的干涉 (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 (2)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5.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波同时还可以发生反射、折射. 五、多普勒效应 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不相等的现象. 【重要考点归纳】 考点一 波动图象与波速公式的应用      1.波的图象反映了在某时刻介质中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图象的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如图. 图象的应用:(1)直接读取振幅A和波长λ,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确定某时刻各质点加速度的方向,并能比较其大小. (3)结合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由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2.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为:v==λf. 3.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 内容 图象 上下 坡法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 同侧法 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 微平 移法 将波形图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平移,再由x轴上某一位置的两波形曲线上的点来判定 考点二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综合应用    振动图象 波动图象 研究对象 一振动质点 沿波传播方向的所有质点 研究内容 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象 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