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实验专题复习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举报
资源描述
实验九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目的] 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2.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 1.测多组小电珠的U、I的值,并绘出I-U图象. 2.由图线的斜率反映电流与电压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4~6 V直流)或电池组、小电珠(3.8 V 0.3 A)、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坐标纸、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按实验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图中最左端,接线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S. U/V 0 0.2 0.4 0.6 0.8 1.0 1.2 I/A U/V 1.6 2.0 2.4 2.8 3.2 3.6 4.0 I/A 4.拆除电路,整理仪器. [数据处理] 1.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建立坐标系. 2.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 3.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误差分析] 1.由于电压表、电流表不是理想电表,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 2.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带来误差. 3.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操作误差. [注意事项] 1.电路的连接方式 (1)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小电珠(3.8 V 0.3 A)的电阻很小,与0~0.6 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 (2)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目的是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零的一端,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 3.I-U图线在U0=1.0 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1.0 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 4.当小电珠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时要缓慢增加,到额定值记录I后马上断开开关. 5.误差较大的点舍去,I-U图线应是平滑曲线而非折线. [实验改进] 1.数据处理方式的改进:采用“DIS”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2.与原数据处理方式的比较 (1)原方案 ①优点:由学生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数据,并动手绘出伏安特性曲线,可锻炼学生的读数、动手操作能力. ②缺点:学生读数、绘图带来较大误差. (2)改进方案 ①优点:电压、电流由传感器测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再进行绘图,快捷、准确且误差较小. ②缺点:一切在计算机上进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 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电路连接 [典例1]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实验时用到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 Ω)、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I/A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 U/V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1)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尽量减少实验误差. (2)在方格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解析:(1)要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电压从零开始,所以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和电流表的内阻相接近,所以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如图所示. (2)将测得的数据在图象上用描点法描出来,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答案:(1)图见解析 (2)图见解析 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小灯泡L,规格“4.0 V 0.7 A”; 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1 Ω; 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r2=0.2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rV=9 kΩ; 标准电阻R1,阻值1 Ω; 标准电阻R2,阻值3 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 Ω; 学生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问读数为 V,此时L的电阻为 Ω. (2)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上的电压值是 V. (3)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丁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 解析:(1)因为电压表的量程为3 V,所以分度值为0.1 V,故示数为2.30 V,根据欧姆定律R==5 Ω. (2)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相当于增加了电压表的量程,因为电压表内阻和R2之比为3∶1,故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1,因为电压表满偏,故电压表示数为3 V,所以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1 V,故L上的电压为4 V. (3)首先电流表A1的量程太大,误差太大,应使用电流表A2,而A2的量程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所以需要将电流表的量程增大,所以给电流表A2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答案:(1)2.30 5 (2)4 (3)图见解析 热点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典例2] 某学习小组探究一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大小,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现已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 (1)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按此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记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电压U/V 0 0.3 0.6 0.9 1.2 1.5 1.8 2.1 2.4 2.7 电流I/A 0 0.10 0.20 0.28 0.35 0.40 0.45 0.48 0.50 0.51 请将剩余两个点描在图乙的坐标图中,并画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3)根据所画伏安特性曲线判断; ①将该灯泡直接接在一电动势为3 V、内阻为1 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的功率为 W;(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将 只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后,与①中电源以及一定值电阻R0=0.25 Ω串联成闭合回路,可使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最大值约为 W.(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探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大小,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3)①在灯泡U-I图象中作出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示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电压U=2.5 V,通过灯泡的电流I=0.5 A,灯泡功率P=UI=2.5×0.5 W=1.25 W. ②电源与电阻R0整体可以看作等效电源,等效电源内阻为(1+0.25) Ω=1.25 Ω,当灯泡并联电阻为1.25 Ω时灯泡总功率最大,此时路端电压为1.5 V,由灯泡U-I图象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4 A,灯泡的电阻:RL== Ω=3.75 Ω,则三只灯泡并联电阻为1.25 Ω,三只灯泡并联时灯泡总功率最大,Pmax=3UI=1.80 W. 答案:(1)图见解析 (2)图见解析 (3)①1.25(1.25~1.30) ②3 1.80 2.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元件R1(6 V 2.5 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多次测量并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备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 mA,内阻10 Ω) C.电流表A(0~0.6 A,约3 Ω) D.滑动变阻器R(0~20 Ω,5 A) E.滑动变阻器R′(0~200 Ω,1 A) F.定值电阻R0(阻值为1990 Ω) G.开关与导线若干 (1)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请你设计测量电子元件R1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原理图,R1可用“”表示.(请画在方框内) (2)在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3)将上述电子元件R1和另一个电子元件R2接入如图甲所示电路中,他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乙中Oa、Ob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7.0 V,内阻忽略不计,调节滑动变阻器R3,使电子元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此时电子元件R1的阻值为 Ω,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描绘伏安特性曲线,需要电压从零开始,所以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没有电压表,需要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R0串联测电压,灯泡电阻R= Ω=14.4 Ω,电压表内阻为(10+1990) Ω=2000 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2)选用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便于操作,所以选D. (3)因为两个电子元件消耗的电功率相等,说明两者的电压和电流相等,所以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2.5 V,I=0.25 A,根据欧姆定律得R1= Ω=10 Ω,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可知,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I′=I=0.25 A,两端的电压为U′=E-2U=7 V-2.5×2 V=2 V,故R3= Ω=8.0 Ω. 答案:(1)图见解析 (2)D (3)10 8.0 热点三 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 1.以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为基础,探究小灯泡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2.实验对象的变迁 3.数据处理方式的改进 采用“DIS”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典例3] (2015·广东卷)某实验小组研究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电压表(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 Ω)、定值电阻等. (1)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元件X的电阻.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a)所示,读数为 Ω.据此应选择图中的 (填“b”或“c”)电路进行实验. (2)连接所选电路,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压,将元件X换成元件Y,重复实验. (3)图(d)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线,由图可判断元件 (填“X”或“Y”)是非线性元件. (4)该小组还借助X和Y中的线性元件和阻值R=21 Ω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路如图(e)所示.闭合S1和S2,电压表读数为3.00 V;断开S2,读数为1.00 V,可得E= V,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解析:(1)因倍率为“×1”,故指针所指的数字即为读数,为10 Ω;由于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得多,故采用电流表外接的方式测量电阻,即选择b.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由于加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故电流表的示数也逐渐增大. (3)由图(d)知,元件X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为线性元件;而元件Y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