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审计学专业

举报
资源描述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引言 1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和作用 2 1.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和内容 2 1.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2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 2.1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合理 3 2.2企业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地位不高 4 2.3内部审计理论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 5 2.4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明确,审计范围狭隘 5 2.5内部审计方法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 6 2.6内部审计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7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改进对策 8 3.1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8 3.2强化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 8 3.3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相关法规制度 9 3.4明确职能定位,增加审计范围 9 3.5革新方法,以“技术”提质量 10 3.6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11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逐步推进。然而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企业的运营风险也不断加剧。因此,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就更加显得重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企改革面临更高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也相应改变,增值型内部审计应运而生。虽然内部审计在转型阶段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取得的普遍成效来看,内部审计在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审计范围、技术方法、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内部审计职能和目标的实现。本文将通过简要介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和作用,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促进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deepened. However, along with the promoting of reform,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al risk is increasing. Therefor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SOE internal audit syste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Our current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confronted with higher requirements, relatively the objectives of internal audit also change,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came into being. Although the internal audit made some progress in the transition phase, but from a general view of the results achieve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f internal audit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legal system, audit scope, technology and methods, auditor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hinder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s and goal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meaning and effects of internal audit, through pointing out the problems and analyzing the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we can finally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 work.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ternal audit, problem, measure 引言 在新时期经济快速全面发展的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进行了资源重组、规模扩张以及产业升级,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随着国有企业的经营的规模化、多元化,其在公司治理上长期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管理体制弊端凸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因此,优化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十分必要,于是现代治理导向型内部审计开始形成。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监督企业经营行为、评价经济责任、服务经营活动、改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功能不容忽视。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决策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化,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更有保障。但是由于受到内部审计自身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审计环境、审计人员素质、技术方法等因素影响,内部审计在实践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内部审计的影响力相对较低,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良好运行的关键手段,国有企业只有把好内部审计这一关,才能凸显其存在的意义,与公司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企业的价值。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使之发挥强有力的能动作用是个重要课题。搞好内部审计工作,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正视其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内部审计的体制创新、法律制度的完善、技术方法的改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审工作转型升级,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和作用 1.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和内容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审查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信息及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评价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出报告并做出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增值,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国有企业的规模、结构和管理当局的要求决定了内部审计的内容。内部审计的内容通常包括治理过程审计和治理结果审计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有企业战略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后者主要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和各种专项审计。 1.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内部审要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其在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协调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在评价经济责任方面,内部审计对企业受托者的行为进行评价和鉴证,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促使受托者更加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也有利于建立更科学、更规范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在协助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和评价, 能够及时发现经营风险, 促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改善,增强企业防控风险的能力;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可以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漏洞,改进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在协调信息沟通方面,内部审计可以保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对称性,有助于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处理不同利益关联方的矛盾。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合理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体制问题是首要因素。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是整个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最重要保证。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关键在于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如果与公司治理结构不匹配,组织缺乏独立地位,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设立于高级管理层领导之下,或是由总会计师负责。总会计师既主管财务又主管审计,相当于自己监督自己,审计结论不一定真实可靠。而在高管层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部门,只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与管理层之间存在直接的组织关系,而且有重大的经济利益牵扯,再加上内审机构的人员配置都是由领导决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就不能保证绝对的客观公正。内部审计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领导的意识,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不能保持独立,长此以往内部审计部门作用被大幅削弱,也就失去了权威性,机构设置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作用。由于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实际上担着虚名,内部审计即使出了问题也难以整改,企业也极易出现徇私舞弊现象。 总体来说,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的层级较低,在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的制约下,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等职能会受到限制,审计过程不够公平公正,极易产生徇私舞弊现象,不但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丧失了原本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名不副实,没法提供及时、真实有效的内部审计信息,最终成为内部审计作用发挥的阻力。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如同内部审计的心脏,如何解决体制不合理的问题,是内部审计转型道路上的一个严峻挑战。 2.2企业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地位不高 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缺乏重视,内部审计地位低下,主要原因在于对内部审计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与经理层权责未分离,实际上董事会没有必要对经理层进行监督和制约,内部审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不少企业领导片面认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在行政干预下被动设立的,只是用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没有看到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实际运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不少国企领导只关注自己的业绩考核,而忽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状况等,对内部审计错误定位,将内部审计重点放在事后违规审计上,忽略了事前的风险导向审计。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支持不到位,地位大大降低,非常不利于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目标。 要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能通过强制命令使其接受,否则容易出现反效果。只有多方合力,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协调发展、共同推进,让内部审计成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的大基石,才能在企业中有立足之地。 2.3内部审计理论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内部审计在实践方面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理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基础理论和实务理论的进步速度一直落后于实践。现有的理论体系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新型的符合经济现状的内部审计理论虽然初步建立了基础,但是对于内部审计的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此外,国家在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方面的立法也不健全,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准则,法律规章的内容比较粗略,尤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规定不够完整细致,对内部审计制度也没有做出明确要求,致使内部审计的监督、鉴证等行为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而且法律法规缺乏惩罚性措施,没有形成足够的威慑力,企业中审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皆是因为惩罚力度不够,违法违规成本太低。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缺乏良好的审计环境,内审审计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将大打折扣,影响内部审计的严肃性和保障程度。 2.4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明确,审计范围狭隘 传统的国企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仅仅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而缺乏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控制,这种监督主导型的审计职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要为提升企业价值服务,内部审计职能要向监督服务导向型转移。而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