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分析研究公共管理专业

举报
资源描述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提升及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对公众媒体越来越关注,而新闻策划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宠爱。但是有另一种与新闻策划相伴而生的,被学界人士称为“新闻策划的异化”的“炒作行为”日渐泛滥。新闻策划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吸引了众多普通民众的目光,广受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关注。近几年新闻策划迅速发展,使得新闻策划在各大媒体报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但是,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追求利益,大肆的炒作新闻等事件,使得受众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有些媒体盲目追求所谓的卖点及利益,不惜将“炒作”当成“策划”,这实在是对宝贵新闻资源的一种不合理的配置。为了能尽可能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故此,通过本文阐述了对新闻与新闻策划的认识,简述炒作行为的原因及其与新闻策划的对比分析,了解新闻新闻策划的策略,才能保证媒体合理配置新闻资源。 关键词:新闻;新闻策划;炒作行为 目 录 第一章 新闻策划与炒作概念 1 1.1新闻和新闻策划概述 1 1.2炒作行为的简述 1 1.2.2炒作行为产生原因 2 1.2.3炒作的技巧 2 第二章 新闻策划与炒作行为的对比分析 3 2.1新闻策划与炒作行为的目的及作用 3 2.1.1新闻策划与炒作的目的不同 3 2.1.2新闻策划与炒作的作用不同 3 2.2新闻策划与炒作在题材的价值判断上迥然相异 4 2.3两者比较,得出结论 4 第三章 炒作行为的危害分析 5 3.1炒作行为使得媒体公信度流失 5 3.2炒作行为异化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5 3.3炒作行为营造了“恶心风暴” 6 第四章 避免新闻策划中出现炒作行为 7 4.1遵循新闻策划原则 7 4.2注意新闻策划忌讳 9 4.3新闻策划应有策略 9 4.4要注意策划报道活动的“度” 11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新闻策划与炒作概念 1.1新闻和新闻策划概述 1.1.1新闻概述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简单解释,其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为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1942年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新闻具有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等特点。 1.1.2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由点带面,整体策划结合社会热点、行业事件提炼1个最好的新闻点,然后通过系列新闻稿件宣传该新闻点,每个稿件从1个角度来说这个新闻点。包括传媒发展战略、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定位等。 1.2炒作行为的简述 1.2.1炒作行为 炒作行为就是媒体用捏造、夸大、推测等非正常报道手段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报道的行为。其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的关注,最终提高报纸的发行量或网站的点击率。炒作的窍门是充分利用人们的窥私欲、揭阴欲,发挥作者的制造力和想象力,置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于脑后。 1.2.2炒作行为产生原因 (1)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 炒作是新闻竞争的产物,是新闻传播事业走向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受到经济利益驱使而造成的结果。 (2)满足部分受众想知道名人隐私的需求 想知道名人隐私的欲望,是存在于大多数人心中的事实。一旦公众有这种需要,公众需要了解他们所崇拜的名人的一切,这当中包括私生活。但从某一种层面上讲,这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品味和趣味。追求得越细微,就反映越低俗。传媒在迎合人类这种低级的原始本能,结果是对社会行为失去了控制。有关研究报告指出,社会经济地位低、文化程度低,在现实生活中,不太成熟的青少年比较容易相信传媒中的行为,发生模仿,甚至是犯罪的行为。 (3)抢新闻和捕风捉影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指出,所谓炒作有时表现为新闻报道量的大小,要是这件事情对社会非常有意义,媒体报道量大就不能认为是炒作。而如果事情非常小,就像一些有关明星私生活的报道,社会价值很低,却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这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分散了受众对社会中重要问题的关注。 炒作实质上可以分为两类:自我炒作和他人炒作。 炒作就是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现象来吸引媒体报道,以使自身达到某种得名或获利的目的。属于一种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 事实上,炒作是把双刃剑,运用好了能起到很好的宣传和美名,运用不好会让目标客户反感。再者,炒作的对象是媒体,简单来说,炒作就是制造一些新闻诱饵吸引媒体主动报道的。 1.2.3炒作的技巧 为了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的关注,最终提高物品的发行量或网站的点击率。所以利用人们爱争吵的恶习和窥私欲、揭私欲,发挥作者的制造力和想象力。故意去引发争议,使自己的话题在一段时间内流传于各大网站报章头条,借此为自己宣传最新作品,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借机通过一些手段,技巧,来对自己或自己的作品进行刻意的宣传,以达到提高自己或自己作品的人气与声望。 炒作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当事人或企业炒作,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情况来吸引传媒报道。这是企业或当事人的商业公关行为,关公与新闻报道本身是一对矛盾。传媒在这种矛盾中,有时是对方的公关技巧迷惑的。不论哪一种,结果都是:得到大利益的是发起方,得到小利益的是传媒,被耍弄的是公众。 第二章 新闻策划与炒作行为的对比分析 2.1新闻策划与炒作行为的目的及作用 2.1.1新闻策划与炒作的目的不同 (1)新闻策划的目的 是报道活动的策划,重点是解决做好新闻的问题。显然,“新闻策划”之意在新闻,目的是通过设置报道议题、制订报道计划、做好采访准备等报道活动的策划,使新闻报道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传递信息、教育、娱乐等)。 (2)炒作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读者的猎奇心理,人为地制造“卖点”。这些大搞“策划新闻”的媒介和媒介从业者为了追求报道的轰动效应,不惜亵渎新闻职业道德,违背新闻传播规律。不惜损害公众利益,滥用新闻报道权利,就新闻事件的某些枝节添油加醋,甚至还无中生有地捏造出一些虚假新闻,以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2.1.2新闻策划与炒作的作用不同 (1)新闻策划的作用 一、深化报道主题;这就需要进行新闻策划的题材,往往是那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现象、问题。一般地讲,这些事件、现象、问题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纷繁复杂,不易把握。经过报道策划,新闻工作者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本质,把握其精神,从而深化报道主题,做好舆论导向工作。 二、提高媒体影响力策划;策划之后的新闻传播活动,将使受众能够得到正确认识新闻事实本质和全貌,能够在媒体提供的事实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和判断。如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大战”已经成为记者的家常便饭。只要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一发生,各家新闻媒体都会派发自家的记者去抢新闻。在如此严峻的情景下,新闻媒体不仅要向公众提供独家新闻,而且也尽可能地推出独家报道。在面对其他媒介对某一新闻事实已经做出报道的情况下,那么,强调独特报道视角和思想观点,抢到独家新闻,形成独家报道,都需要策划。 三、挖掘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是指新闻内在事实满足受众需要的各种属性,新闻报道对新闻事实的价值把握得越好,就越能满足受众的新闻需要,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及时反映。作为新闻报道内容的新事物、新观念及新问题,从根本上决定了挖掘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在传媒产业运作的过程中,由于新闻竞争的加剧,受众水平的提高,使得挖掘新闻价值变得更加迫切。故此,要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就要充分挖掘新闻价值。 可见,成功的新闻策划能使受众在正确认识新闻事实本质和全貌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 (2)炒作的作用 而炒作则不然,当前许多的炒作就有误导社会舆论之嫌。它虽然在竞争开始能吸引部分受众的眼球,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它不合理地配置新闻资源,使之背离了新闻价值规律,将极大地损害媒介自身的长期利益。 而且由于它在选材上过于琐碎、无聊,形式上过于铺张、渲染,极易导致“黄色新闻”泛滥,最终也将影响媒介美誉度,从而失去读者。此外,炒作追求人为的轰动效应,容易与社会风气形成一种恶性互动,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2新闻策划与炒作在题材的价值判断上迥然相异 炒作在本质上基于一种反常的新闻价值观,它在选材上往往偏重社会新闻题材,流于“琐碎、细小、空泛”,新闻价值并不大。而新闻策划一般首要着眼于具有较大意义的题材。精心组织新闻报道活动,力求充分凸显其新闻价值。选材的差异直接导致两者在组织报道上的不同。 无论是报道社会生活方面的“软新闻”,还是对一些题材重大的“硬新闻”,新闻策划都力求客观、准确、深刻,并且在选择和设计报道的形式和方法时,都以真实、全面地展现客观新闻为准绳,绝对禁止形式对内容的扭曲。 2.3两者比较,得出结论 (1)尊重客观事实程度不同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新闻策划以客观新闻存在策划为前提条件,虽然在具体报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总体上是一种客观的、被动的、“第二性”的行为。而炒作则没有那么重视客观事实,只是借事件本身去别有用心的炒作。 (2)期望达到的目的不同 新闻是有目的、有导向性的舆论传播手段,因此,每一篇新闻的采写,都必然有目的性的,新闻策划的出发点是立足于长远的。而炒作则偏重经济利益。 第三章 炒作行为的危害分析 3.1炒作行为使得媒体公信度流失 “所谓公信力,是传媒发布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反映。” 简单来说,公信力就是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大众传媒的“生命线”。炒作或许会让媒体成为受众竞相关注的对象,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是,“假新闻”的出现或是无价值新闻的不断刊登播出,最终会使媒体失去信誉、失去受众的信任。 可见,新闻炒作对媒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而且是应该经常用来自省并必须坚决杜绝的。“有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当前新闻媒体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广告太多(5.747%)、热衷新闻炒作(43.74%)、信息质量不高(42.59%)、虚假报道太多(25.93%)。当下新闻媒体的过度炒作已经引起了公众的不满。” 然而,即使明知炒作不利于长远发展,不少媒体记者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还是愿意抱着侥幸心理去冒险一试。正如轰动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甘肃女孩十三年如一日的盲目追星梦想,但其父为满足女儿梦想而卖肾甚至到后来的自杀却成为媒体广为炒作的噱头。媒体借这一事件“赚足了眼球”,也确实尽到了传播信息的责任,但是,追星事件发展到悲剧的结局也确实有炒作的一份功劳。虽然,杨氏母女向某知名媒体索赔最终败诉,但这还是难免让受众对媒介的公信力和信誉有所质疑。 3.2炒作行为异化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当前一些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表现相当突出,形式多种多样,手法不断翻新,对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度以及整个社会舆论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3炒作行为营造了“恶心风暴” 比如之前八卦新闻集中在了美女范冰冰上,一张她与王学圻的“牵手照”传遍了网络报纸每个角落,不可否认这样的新闻足够吸引人眼球,但事实上,他们的“牵手”是在采访活动中传递话筒时正好被相机捕捉到的,而这些娱记们也不会放过这个让娱乐圈风风火火的好机会,将这捕风捉影到的图片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这是典型的假新闻,娱乐圈这类新闻数不胜数,虽然满足了大众的所谓猎奇心理,但却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炒作对媒体来说弊大于利,而它对于普通受众甚至炒作对象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由于受众逆反心理的作用,新闻炒作并未达到其目的,相反却使受众对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