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汛抗旱的工作综述汇编(5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关于防汛抗旱的工作综述汇编(5篇) 目录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期防汛抗旱工作综述 2 2.牢筑风雨中的不溃长堤——XX县防汛减灾工作综述 6 3.全流域 多流程 广覆盖——XX省水利厅2022年防御洪水预演综述 16 4.我市有力有序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综述 22 5.筑牢坚不可摧的防汛堤坝——XX区防汛救灾工作综述 27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期防汛抗旱工作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辽宁考察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他同时强调,要切实做好抗旱工作。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仍然处在防汛关键期,一些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来同期少见的旱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抗旱救灾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运行。 一、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8月18日凌晨,一场山洪突袭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灾害发生后,青海省迅速启动省级突发灾害事件Ⅱ级应急响应。目前,当地已组织武警、公安、消防、应急、卫生等部门和乡村干部等共计4500余人,并发动周边群众,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针对大通县山洪灾害,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水利部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青海,指导做好救援和相关处置工作。 入汛以来,辽宁遭遇多轮强降雨过程,洪水导致农作物受损、群众财产损失。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辽宁全力做好各项救灾救助工作,及时转移受灾群众近20万人。 在盘锦市双台子区陆家镇陆家中学临时安置点,记者看到,这里整齐地摆放着床、枕头、被子等生活用品,矿泉水、蔬菜、水果等储备充足。安置点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陪护人员安置在一楼。村卫生院有医务人员4人,为安置点群众提供医疗保障。” 二、积极打好防旱抗旱主动战 7月以来,受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约五成,部分中小河流断流。眼下正值秋播育苗、分株繁殖关键期,高温缺水极易导致农作物减产。 在产粮大县重庆垫江,数十座中小水库成为抗旱“主力”。普顺镇迎风水库是座小型水库,值守的负责人胡平说,为保证受旱农田及时“喝上水”,水利部门提前疏通干渠。近一个月来,迎风水库累计开闸放水300多万立方米,为周边乡镇13000多亩农田“解渴”。 近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下达2.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新疆等7省区市做好抗旱救灾工作,重点解决城乡居民用水困难等问题。 从8月16日12时开始,水利部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目前已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和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向下游补水7.6亿立方米。自16日上游补水以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已累计灌溉耕地1517万亩。 三、进一步抓细抓实防汛抗旱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从提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加强重点群体和场所管控、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等方面,改进提升山洪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采取坚决措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局地强降雨导致的山洪灾害,水利部要求进一步完善预报信息“贯通到底”和信息反馈机制,将降雨预报“一省一单”直达一线;建构预警信息发布和责任人接收反馈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到岗到人;根据预警信息落实人员撤离和管控措施;督促相关责任人履职尽责,强化责任追究。 针对汛情,水利部门部署强化黄河上中游地区淤地坝防垮坝和中小河流洪水防御措施,做好预报预警,加大巡查力度,逐坝落实防汛责任人、抢险措施和受威胁人员撤离方案。 据水文、气象部门最新预测,8月中下旬长江流域降水仍偏少。预计未来数日,长江流域除局部有小雨或中雨外,绝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高温少雨天气。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明确,高温干旱地区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减灾的作用,做好水源优化调度工作,千方百计增辟抗旱水源,落实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措施,必要时组织应急拉水、送水,把确保群众生活用水摆在首要位置,最大限度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旱区要谨防旱涝急转,做好应对准备。 牢筑风雨中的不溃长堤——XX县防汛减灾工作综述 未雨而绸缪,长思则有备。 今年入汛以来,面对一场又一场暴雨袭击,XX县超前谋划、挂图作战,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创新总结工作做法,以“五化”“五快”“五实”的“三个五”为工作抓手,推动“水前防”“水中救”和“灾后建”工作的有效衔接,打通防汛减灾“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城市无严重内涝、洪峰过境无人员因暴雨受灾死亡或失踪,防汛减灾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汛堤坝。 XX县有大中小型水库63座,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0条、塘坝127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个、重点山洪灾害威胁村37个,面对如此复杂的防汛形势,XX县委、县政府按照吉林省、吉林市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有关部署,充分认识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确定性,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贯穿始终,以更健全的协调联动机制和防汛备汛措施、更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更强大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筑牢防汛减灾防线,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以“五化”夯基、不断健全“水前防”工作体系 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 对防汛应急工作而言,强有力的保障是关键,XX县上下始终坚持“预”字当先、“防”字为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抢前部署,构建领导有力、运行高效、分工明确、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 防汛指挥体系“扁平化”。XX县坚持高位推动,建立《XX县洪涝灾害应对处置指挥决策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坐镇县防指统筹指挥调度防汛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全县防汛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围绕“水前防”“水中救”和“灾后建”,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衔接、形成闭环,实现精准防汛,构建领导有力、运行高效、分工明确、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挥责任体系。XX县成立应对洪涝灾害突发事件指挥部,设立转移安置及人员调配、抢险救援等工作组16个,全县县级领导全部参与并任各组组长,将每次防范应对强降雨过程作为实战演练,推动预案向方案转变,最终形成了1个总方案和16个子方案,保证了指挥部实时情况掌握到位、各项指令落实到位,实现了全县上下“一盘棋”,分工明确,不打乱仗。同时,坚持平战结合,常态化状态下由县防办统筹协调推动全县防汛工作,应急响应状态下16个应急工作专班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统筹全县防汛工作,做到雨情就是命令,闻汛而动,全县上下统一形成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行“老带新”双重包保责任机制,即明确2名县级领导包保“九大战区”,确保紧急时刻指挥力量不缺失、作战措施有力有效。建立提级响应工作机制,在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时,县级包保领导和水利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乡镇。实行事权下放工作机制,将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决策权授权给各乡镇(区),在与指挥部无法取得联系时,能够独立灵活有效应对险情,确保决策指挥的及时性、精准性、高效性。 防汛责任分工“网格化”。根据汛情危险程度、历次洪水进水深度以及成灾区域特征,XX县城区推行“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等级划分,建立应急防汛一张图,直观显示风险分区、隐患分布、巡堤查险、转移安置、应急值守等信息。实行包保干部、网格长、中心户、单元长“四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以954栋居民楼和74个平房区为单位,下设72个网格和988个小网格,低洼地带413栋居民楼作为重点网格管理,落实县直52个部门(单位)、939名干部下沉社区包保职责,构建联防互助包保责任体系。建立农村“十户联保”机制,将农村低洼地段、水库下游、沿河两岸、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每10户居民编成1个联防联控小组,采取“包保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片、组长包户”的工作模式,动态掌握人员外出情况。强化特殊人群管理,建立“一对一”包保台账,实现一旦接到转移指令,立即转移到位。开展全县各级防汛责任人核定工作,及时调整县防指人员,确定了县、乡、村三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以及各类防汛责任人,建立了责任人联系台账手册。组建督导检查组,由县纪委牵头,协同“两办”督查室不定期通过线上电话考试问询和线下实地走访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区)、各部门值班值守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倒逼责任落实。 防汛监测预警“精准化”。提高科学研判水平,建立由水利、气象、住建、应急等部门组成的27人防汛抗旱专家组,超前组织召开会商研判会,加密会商研判频次,注重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叫应”机制,通过微信群、短信提醒、电话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向乡镇(区)、部门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做到既“叫醒”又“回应”。加大科学研判依据支撑,完成全县34套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标定和维修工作,设置雨水情监测点219个,设置实时视频监控点44个,在全县11处重要地灾隐患点均聘任地灾监测员。完成数字基站台和手持对讲机的维护、测试,启动使用卫星电话,配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报警设备,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到位。严格执行每日雨情、水情、工情调度工作机制,适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及时采取停工、停产、停课、停运、停业等“五停”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防汛隐患排查“清单化”。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实行逐一销号,做到排查一个、登记一个、整改一个。提前留足防洪库容,对全县63座大中小型水库、127个小塘坝进行合理预泄。全面清理城区3000余座检查井、8公里雨水管网,提前清掏县城内8条水渠排水口,确保排涝通道通畅。全面开展河道“清四乱”工作,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行动、垃圾围坝整治,确保各类河道以最大径流面行洪。加快建设县城防洪工程,研究制定《XX县城市防洪工程度汛方案》,建立施工进度督战表,优化开山段爆破施工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施工效率。投入200余万元实施饮马河重点段治理工程,对二道埠子水库、温德河县城段堤防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维护。 防汛宣传引导“智能化”。采用群众直观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采取“文字+图画+二维码”“三位一体”的宣传形式,以二维码为载体视频播放防汛常识。在广泛发放的《防汛一封信》《XX县防汛明白卡》中印制4种防汛短视频二维码,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不同类别的二维码分别可以弹出防汛自救技能、暴雨天防汛自救指南、消防员告知自救技能、防汛必需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等短视频宣传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突发汛情时的自救小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居民防汛避险自救意识,全面构建防汛减灾的人民防线。 二、以“五快”聚力、全力筑牢“水中救”生命防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面对汛情,XX县全县上下强化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以分秒必争的精神,凝结成对抗洪涝灾害的磅礴力量,以防灾减灾救灾的实际成效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誓言。 人员转移撤离“速度快”。翻开《XX县县城各社区防汛应急转移包保明细和联络表》《XX县县城防汛转移安置具体实施流程》等7个图表,“干活安排谁”“遇事该找谁”“任务都有啥”“工作怎样干”“响应到哪去”“转移往哪送”“遇险怎么跑”等一应防汛转移安置工作动作模式一目了然。同时,XX县还加强群众紧急避险演练,采取提前引导投亲靠友、就地就近上楼、按照事前设定的转移路线等方式进行人员转移,落实提前下沉干部,提前转移老弱妇幼、行动不便人员,提前转移危险区域全部人员的“三个提前”转移工作机制,一二楼的住户就近向楼上转移,平房区和一楼商铺除了投亲靠友的全部组织转移至安置点,做到转移在白天或上半夜完成,采取“回头看”措施严防已转人员擅自返回。目前,全县范围内共组织防汛应急演练96次,参与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