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纪录片脚本全集

举报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纪录片脚本全集 目录 《“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纪录片脚本(上)1 《“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纪录片脚本(中)15 《“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纪录片脚本(下)29 《“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纪录片脚本(上)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 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已经走过六个年头。 各国智库学者高度关注、深入研究、积极传播“一带一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解说】 在哈萨克斯坦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诞生于“萨姆鲁克”神鸟孵化的金蛋中。这株曾经迎接神鸟的生命之树,如今矗立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努尔苏丹。 能源经济的腾飞,为这座寒冷的城市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131个民族的人们正在将这座年仅22岁的城市,打造成令人惊喜的未来之城。 【解说】 古丽娜尔是一名国际关系研究员,她每周都会做两次瑜伽。 【画外音】 古丽娜尔:瑜伽不仅需要外部平衡,更注重内部平衡,国际关系也是如此,在选择正确决定的时候,必须遵守平衡,为所涉及到的人民造福。 【解说】 古丽娜尔毕业于哈萨克斯坦外交部附属外交学院,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管理与战略专项课程。2012年起,古丽娜尔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国际关系学者。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由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创立,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精英人才。它是多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教职员工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不到10年,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最高学府。 古丽娜尔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做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如何把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画外音】 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 以越南为例,越南距离哈萨克斯坦非常远,两国之间没有共同边界,一直以来没有任何贸易关系,哈萨克斯坦没有海岸线,这限制了我们对外贸易的发展。 【解说】 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世界知名,品质好,产量高,有三分之二用于出口。但是,作为内陆国家的哈萨克斯坦,始终找不到将小麦出口东南亚的路径。 直到2013年9月7日,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让古丽娜尔看到了转机。 【同期】 古丽娜尔:2013年,我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工作,我有幸见证了习近平主席在这里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当时就是在这个厅。 【同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同期】 古丽娜尔: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年,哈萨克斯坦提出“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尝试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让哈萨克斯坦货物获得更多出口通道。从那时起,“一带一路”与“光明之路”实现对接,一系列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相继开通。 【画外音】 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 中国作为合作伙伴,为我国开放了港口,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这完全是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解说】 中欧班列的开通,让古丽娜尔看到了“一带一路”对哈萨克斯坦的实际影响。从那以后,她专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 【画外音】 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 我认为中国提出这一全球联合的倡议能够开辟亚洲国家的新时代,象征着亚洲国家的崛起,构成了新形势下,全球共同发展与优势互补的东方视角。 【解说】 2015年,凭借在“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建树,古丽娜尔受邀创建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多功能智库,目的是以系统鉴定和信息分析的方法,推动中哈合作,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中心成立后,古丽娜尔推进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派团队前往中国,调研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新路径。他们前往连云港、天津、上海等主要港口,就如何推动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进一步合作,简化通关流程、降低运输成本等问题,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提交给哈萨克斯坦政府。 【画外音】 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 我们中心是第一个派专家到访中国港口的哈萨克斯坦智库,因此我们非常清楚“一带一路”倡议在现实中是如何发展的。 【解说】 2017年2月5日,一列装载1215吨哈萨克斯坦小麦的粮食专列,进入中国港口城市连云港,在这里,这批小麦换装海运,第二天,离境发往越南。这是哈萨克斯坦小麦第一次从中国过境发往东南亚市场,标志着哈萨克斯坦从此打开了粮食向东出口的大通道。 【画外音】 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 这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了对亚洲国家出口的新机遇,并且为发展与外国的经贸关系提供了良好前景。 【解说】 小麦出口课题只是中国研究中心的众多研究项目之一。中国研究中心成立两年,古丽娜尔带领团队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智库合作,定期举办圆桌会议,向哈萨克斯坦政府提交“一带一路”研究报告。 在古丽娜尔的许多报告中,她常写这样一句话: 【画外音】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的、广阔的发展机遇,是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也是丝绸之路在21世纪的复兴。 【解说】 肯尼亚,东非高原上的古老国度,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这里,能近距离触碰非洲的狂野魅力。在这里,能同时听到野性的呼唤与现代文明的回响。 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20世纪初还只是一座铁路小镇。一百年间,移民涌入、旅游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长为东非地区最大的城市。 【同期】 沃尔:我是安泽兹·沃尔,我是一名发展经济学家,来自肯尼亚内罗毕,我也是一名专注经济策略与分析的咨询顾问。 【解说】 安泽兹·沃尔在内罗毕出生长大,后来留学美国。2009年从布朗大学生物专业毕业时,原本可以留在美国从医,但看到肯尼亚发展的困境,她决心回国工作,研究经济。 【画外音】 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安泽兹·沃尔 我意识到,如果我只是从医,人们看得起病的唯一方法还是要有足够的钱,为此,我想我应该先去研究经济。 【解说】 回国后,沃尔成为一名咨询顾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的经济分析与投资建议。 今天,沃尔来到一家银行,应邀为银行在非洲的中小企业客户,就如何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撰写一份分析报告。 【同期】 银行东非区亚洲客户总监 詹嘉瑜 我们在肯尼亚的一个制造业的客户对你的研究报告很有兴趣…… 【解说】 这不是第一家找沃尔咨询“一带一路”倡议的客户。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在东非成为一个高频词汇。 【画外音】 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安泽兹·沃尔 人们想知道中国在非洲做什么,你怎么想,你有什么观点。我发现这几乎成为大家纷纷提起的话题,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广播节目,讨论俄罗斯在非洲的情况,但说着说着就提到了中国。 【解说】 2018年,借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契机,专注研究经济的沃尔加入非洲政策研究所,将视线转向“一带一路”。 非洲政策研究所是一家有20年历史的智库,主要方向是经济与政府管理,研究所里许多学者有中非关系研究经验。 在非洲政策研究所,沃尔的研究成果显著。她曾为非洲开发银行撰写过《肯尼亚2018-2023国家发展战略》等重要研究报告,受到业界瞩目,沃尔也因此成为非洲政策研究所的主力专家之一。 然而,当沃尔最初接触“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不够深刻。 【画外音】 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安泽兹·沃尔 我第一反应是,好的,中国要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但这与非洲发展有什么关系呢?“一带一路”是不是只是中国的事情,非洲在其中,只是很小的一个角色? 【解说】 带着疑问,沃尔开始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她发现这是从一个全新的维度来助力非洲发展的倡议。 【画外音】 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安泽兹·沃尔 欧美国家认为非洲充斥着贫穷、疾病和腐败,但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却看到非洲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充满了机遇。 【解说】 今天,为研究中小企业客户如何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她搭乘蒙内铁路,调研沿线的企业。 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落地生根的重要成果。2017年开通至今,共发送旅客近25万人次,客运列车日均上座率超过97%,每天有10列货运列车穿梭在首都内罗毕和港口城市蒙巴萨之间。 沃尔来到的这家陶瓷企业,由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建设。 陶瓷厂占地394亩,投资金额5600万美元,目前有两条生产线。工厂雇佣了1200名员工,其中九成都是当地人。 艾利克斯是工厂的行政经理。 【同期】 沃尔:请介绍一下蒙内铁路是如何帮到你们工厂的,铁路开通前后有什么变化? 科达陶瓷厂行政经理 艾利克斯·杰里舒姆:起初我们做工程,很大程度上依赖公路运输,比如从蒙巴萨运输设备到这里,有时要花费好多天。自从蒙内铁路开通,情况就大有改观了。 【解说】 依靠蒙内铁路,工厂的货物运输时间减少了一半。随着研究推进,沃尔发现,蒙内铁路不仅盘活了沿线众多中小企业,还拉动地价,提升了经济活力。 事实上,蒙内铁路是中非众多合作项目的一个缩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非洲携手建设了大量公路、桥梁、铁路、电站和港口项目,助力非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发展瓶颈。 大量的事实加深了沃尔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三个月后,她不仅给银行撰写了报告,还开始通过媒体,建议非洲各国政府在对接“一带一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同期】 主持人:基础设施建设对非洲发展来说十分关键。 沃尔:我觉得“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好处是,只要保证我们的债务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就很有意义。 【解说】 如今,沃尔已经成为肯尼亚“一带一路”专家,在她大量的研究报告中,她通常会写上这样一句话: 【画外音】 在未来,非洲的自由贸易要与“一带一路”对接,才能实现非洲国家之间的市场互通。 【解说】 全长6670公里的尼罗河流淌过北非的原野,续写着一个持续了几千年的传奇。它让九成国土面积都是沙漠的埃及,拥有了绿洲、城市和文明。 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南端,将近一千万埃及人将首都开罗,打造成北非和中东的第一大城市。 如今,这座凝聚了古埃及文明、阿拉伯文明的历史名城,同样也是时代变革的舞台。 【同期】 赛义德: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这本新书的阿拉伯语版。 【解说】 艾哈迈德·赛义德今年35岁,是埃及一家出版公司的负责人,今天,他为中埃文化出版合作论坛担任主持人。 【同期】 赛义德:今天我们还有一个内容,《南方神话》这本书的阿文版新书发布会。 【解说】 赛义德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大学时就选择了中文专业。 【画外音】 艾哈迈德·赛义德 艾因夏姆斯大学“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理事 父母想让我学医或者理工科,但我自己想学德语,不过看到大学开设中文课程后,我就决定要学中文了。 【解说】 2010年,赛义德前往中国宁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读书期间,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成立一家出版公司,向阿拉伯国家介绍中国的改革发展成就。 【画外音】 艾哈迈德·赛义德 艾因夏姆斯大学“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理事 以前我们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了解对方,往往都是通过西方媒体,两边没有直接交流。所以我有一个梦想,通过翻译中国书籍,让阿拉伯世界的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 【解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2011年,赛义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生意却一直不理想。 【同期】 赛义德:最惨的一次是,我们印刷出了错,需要赔出版商约一万美元,那时不得不四处借钱。 【解说】 在公司陷入困境时,赛义德想到了一条出路,写一本书,以一个阿拉伯人的视角,向同胞们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是如何思考并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