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风险防范与控制分析研究工商管理专业

举报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风险防范与控制 摘要 金融危机以来,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信贷风险压力。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状况,减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作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改善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成因;对策和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greater credit risk pressur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ina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reduc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gap, this article 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risk management status, problems we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cau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一)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最初是以资产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的,资产风险管理理论是重点论述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就商业银行而言,利润主要来自资产业务,负债来自客户的存款,银行所能够重点关注的是银行的资产而非负债,银行应当致力于资产上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来对银行资产风险进行管理。 (二)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国际通货膨胀,各国政府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来保证经济的繁荣,却限制了商业银行资金吸纳能力,因而,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扩大负债规模,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将资产风险管理的核心,由资产转移向负债,主张通过增加负债管理来实现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三)资产负债综合的风险管理理论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冲击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已有的风险管理理论难以适应新的风险规避要求。因此 70 年代后期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风险管理理论。资产风险管理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但是对负债带来的银行风险无法避免。由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在 1977 年提出的资产负债综合风险管理理论强调通过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盈利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商业银行风险的最小化。该理论目标可以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资产分散等实现平衡与结构对应的方法来实现。该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流动性风险、风险控制、利率风险防范。资产负债综合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银行应以最低成本来筹集资金,以最大的赢利来安排剩余资金,切实防范和控制银行风险。这一理论对于推动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 (四)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份契约中其中一个或更多的人作为委托人雇佣另外一个或更多的人作为代理人,授予后者做出某种决策的权力,使他们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和利益去完成一些服务。在用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来说明逆向选择问题时,传统上经济学家或者将信贷配给解释为由外部振动引起的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现象或者将其解释为政府干预的结果(如政府人为地规定利率上限导致需求大于供给)。然而斯蒂格里兹和温斯(Stiglitz and Weiss 1981)证明即使没有政府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 Stiglitz, Joseph E. and Weiss, Andrew,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Jund 1981, 71, 293-410. 。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资产现状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风险增加,经济发展放缓,但是商业银行的总体信贷情况却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恶化,总体保持了较好的改善趋势,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说明: (一)中国商业银行总体信贷资产变化状况 首先,银行的利润连年增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自2008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持续提高,从2008年的51453百万人民币提升到2010年的94907百万人民币,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由2009年增长26%上升为2010年增长46%,增长幅度增加了20%。净利息收入也由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净收入减少6%增加为2010年比2009年增加33%。在盈利能力方面,可从总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两方面来度量,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平均总资产回报率2008年为0.84,2010年上升为0.9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09年20.53上升为2010年的22.49。 其次,负债能力增加。评判负债能力的变化,可从银行的负债总规模和吸收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判别。2008年以来,商业银行的银行资产总量从2008年的7014.351亿元增加为2010年的10337.4亿元,增加了47%,其中负债总额由2008年的6723.8亿元增加为2010年的9795.17亿元,增加了45%,吸收存款总量由2008年的6097.428亿元增加为2010年8887.905亿元,增加了45%。 再次,资产总体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比率实现连年下降,从2008年的4.32%下降为2010年的2.03%,下降幅度明显。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的改善幅度同样引人注目,从2008年的63.53个百分点增长为2010年的168.05个百分点。 中国商业银行整体资产状况的变化得益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不断实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能力有所改善,净利息收入逐年增加,负债规模有所增加。且随着商业银行近年来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创新业务,非利息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上升。随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大对信贷风险的控制,银行信贷审批标准更加严格,因而,总体的资产状况有所改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 (二) 信贷资产结构分析 2009年12月底,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总计为8882.59亿元,2010年增长为10337.4亿元,增长了1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增加7,765.13 亿元,增长 19.4%;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增加 5,645.26 亿元,增长37.2%,主要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以及吸收存款的增加;存放同业和拆出资金增加621.40 亿元,增长 55.9%,主要是由于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1,042.38 亿元,增长24.8%,主要是由于买入返售票据规模大幅增加。具体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可如下图图3-1所示。 从资产结构表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近年来所占比重最大的仍然是发放贷款和垫款一项,其次是投资净额。在发放贷款和垫款的项目类别中,占主要的是境内分行贷款,占比为2010年98.5%,其中以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为主,公司贷款占所有境内分行贷款的72.6%。境外贷款所占比2010年有所增加,由2009年的0.7%增加为1.5%。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60.7%,主要贷款对象为制造业,占29.3%,其次为房地产业为15%。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27.4%)和西部地区(22%,该比例有所上升)。 与我国普通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相比,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体现出一定的特点: 首先,在贷款类型方面,个人贷款比例较小而企业贷款比例较大。招商银行2010年个人贷款比例为34%而商业银行为23.1%,而2009年这一比例仅为19%。 其次,贷款投向区域来看,招商银行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区域,对西部的投入较少,这也体现出商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其具有一定的经济政策性。 表3-1 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状况及变化表 数据来源:《中国商业银行年报2010》 (三) 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奉行稳健型的风险管理战略,通过承担适度风险获取适中回报,兼顾适度规模、适中速度和良好质量,资产质量逐年呈现出改善趋势。截至2010年末,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1,004.05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198.36亿元;不良贷款率 2.03%,下降 0.88 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 3,166.71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81.39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 6.39%,下降1.46 个百分点。为了在金融危机中确保信贷风险最大程度的得到控制,商业银行在控制银行资产质量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配合使用,实现了质量的改善:一是紧盯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结合我国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的各项金融监管措施,及时修订农行的信贷标准,以防止信贷风险。二是在对信贷风险较高的信贷对象方面,通过推行行业限额管理及客户名单制管理,落实三农产品停复牌管理,主动退出潜在风险客户;三是通过信贷风险管理的工具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提升风险识别、衡量及应对能力;四是近年来农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在这些风险控制手段的配合使用下,农行的贷款迁徙率变化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类贷款向下迁徙率降低,尤其以次级贷款迁徙率改善最为明显,由2008年的55.58%改善为2010年的24.34%。 其中按业务类型划分的不良贷款统计中,以个人贷款中除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和经营、农户贷款等之外,其它类型的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为最高,占总不良贷款率的28.85%,其次为公司类贷款,其中短期贷款不良率为2.7%,长期为2.3%。按行业分析,不良贷款余额减少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房地产业、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减少52.19亿元、51.47亿元和 39.93 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 1.70 个百分点、1.08个百分点和1.69个百分点。 表3-2 中国商业银行2009年-2010年贷款质量数据分析表 注:数据来源自《中国商业银行年报2010》。 表3-3 中国商业银行各类贷款迁徙率数据统计表 贷款迁徙率(%) 2010年12月31日 2009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正常贷款迁徙率 3.10 5.00 12.67 关注贷款迁徙率 4.15 6.51 14.46 次级贷款迁徙率 24.34 39.33 55.58 可疑贷款迁徙率 5.26 5.83 15.93 注:数据来源自《中国商业银行年报2010》,迁徙率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计算,为境内数据。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初期正常类贷款期末转为后四类贷款的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末仍为贷款的部部分。其他类贷款迁徙率以此类推。 (四)资本充足率 根据中国商业银行2010年年报内容,中国商业银行根据证监会2007年的《关于修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11号)进行了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的披露。如下表3-4所示。2010年,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导致了加权风险资产大幅增长,同时,中国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新股、留存利润等手段补充资本,确保资本规模满足业务发展需要,资本充足水平满足监管要求。 截至 2010年末,资本充足率11.59%,核心资本充足率 9.75%,分别比2009年年底统计数据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