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分析公共管理专业

举报
资源描述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 绪论 3 (一) 研究背景 3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 研究目的 4 2、研究意义 4 (三) 研究框架与方法 4 1、研究框架 4 2、 研究方法 6 二、社会创业者与社会企业成长概述 6 (一)社会创业者 6 (二) 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成长 7 1.社会企业 7 2. 社会企业成长 8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9 (一) 研究设计 9 1. 样本和数据 9 2.相关变量的量表测量 9 四、实证分析 12 (一) 主要变量的系数分析 12 (二) 回归分析结果 12 五、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并且日益复杂,但是仅靠政府的力量无法很好的进行解决,因此很多的企业加入了进来。但是由于我国的企业起步较晚,目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因此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于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考察了企业资源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并且分析了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阐述了社会创业者与社会企业还有社会企业成长的内涵。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研究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与社会企业成长的关系,以期能够丰富现有的理论,促进我国的社会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企业成长;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企业资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social problems keep emerging an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but the government alone cannot solve them well, so many enterprises join in. However, due to the late star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the fact that they a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mbin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social entrepreneur network on the growth of social enterprises and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overview, which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soci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th of social enterprises. The third part is research design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fourth part is empirical analysis.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entrepreneur network and the growth of social enterprises, we hope to enrich the existing theories and promote th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Key Words:Social enterprise growth; Social entrepreneur network; Enterprise resources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频发,比如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等,在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时,政府和市场都力不从心,因此出现了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出现给了政府很大的助力,他们关注的不再只是经济利益,更加关注社会价值,社会企业的增加一方面可以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虽然企业家们不遗余力促进教育、医疗等等问题的解决,但是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远远不够,导致企业发展渠道单一,发展资源很少,市场的投资也很欠缺,因此当务之急,我们需要积极促进社会企业的成长,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经济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当前对于社会企业发展的研究理论方面较多,虽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上的支持,但是对于企业的真正成长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因而量化研究的缺乏是制约企业成长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讨论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于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讨论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并且针对这个问题发放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首先进行概念界定,理清社会创业者、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成长的含义,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 分析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提出假设,并且运用调研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探讨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间接作用。分析企业资源在关系网络与社会企业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 2、研究意义 本研究为深入讨论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笔者不再使用以往的定性研究范式,重构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的定义、维度及量表测量,从而讨论其与社会企业成长的关系,其次,从内部驱动力的视角,进一步验证了企业资源在关系网络与社会企业成长的中介作用,从新的研究范式诠释了关系网络与社会企业成长的中介传导机制。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具有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企业的成长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抓住创业的机会,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减少企业在发展中的风险,从而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 研究框架与方法 1、研究框架 文章的主要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绪论 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研究框架 概念与理论 社会创业者 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成长 相关概念 假设与模型 创业机会识别 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 互联网嵌入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信度效度检验 研究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相关变量测量 结论与启示 2、 研究方法 为了检验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社会企业成长的具体影响,并且为了得到更加科学的结论,本文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文献法。本文在创作之前,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且参考前人的量表,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量表,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 (3)实证分析法。本文通过对于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检验,最终运用回归分析讨论了社会创业者关系网络、互联网嵌入、创业机会识别与社会企业成长的关系,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二、社会创业者与社会企业成长概述 (一)社会创业者 对于社会创业的定义理论界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Bornstein(1998)认为,创业者就是一种开创者,他们有责任心,有道德素养,并且面对困难往往可以从新的思路去解决,不断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在Bornstein看来,创业者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Dees(1998)对于如何甄别创业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创业者的出发点是想要做一件具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断的完善自己,增长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克服眼前的困难,胆大心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称之为创业者。Cannon(2000)认为,创业者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他们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正在往社会效益转变,第二类是发展型的创业者,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正在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一种是知识型创业者,他们一般都是高端知识分子,受过良好的教育,一心想要创业的人。Thompson等(2000)认为创业活动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但是Prabhu(1999)却认为完全没有分类的必要,因为不管是哪种类型,创业者都应该具备责任心和道德素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创业者定义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道德素质,以创造社会价值为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不断学习,增强自己能力的一群人。 (二) 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成长 1.社会企业 对于社会企业同样存在很多的说法,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同时他们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与思考方式都不一样。因此针对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 蒂埃里让泰(1998)首先提出了“社会企业”的概念。后来,社会企业最为一个新兴群体迅速发展起来,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定义也越来越科学,经过不断的修改与完善,社会企业的定义开始有了大致相同的含义。其中,英国贸工部将社会企业解释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将用于企业的业务中,他们具有社会目标,会将盈利用于所在的社区。我们再来看世界各国和组织对于社会企业的定义。 表2-1 世界各国/组织对社会企业的定义 国家/地区 定义 注意事项/强调重点 欧洲 强调组织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创业家,社会企业致力于提升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企业主体:非营利组织或企业社会责任强的盈利组织 ‚社会企业是非营利性的私人组织,提供可直接使社会受益的相关商品或服务,该组织的治理结构中包括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方,其依赖于集 体动力,且高度重视自主权,承担与其活动相关的经济风险[11](欧洲社会企业研究网络EMES提出) 主要适用于集体主义,重视民主参与管理 美国 是指由私人创办的解决就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创业家、公众合作开展 ‚为了支持慈善使命,非营利 组织所开展的任何形式的创收业务或战略[13](“社会企业联盟”提出) 以非营利组织核心 芬兰 凭借商业化运作,生产产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 ,公司员工中至少30% 来自于弱势群体和长期失业者。 注重弱势群体的保护 比利时 社会企业是依据特定顾客群体的需求进行商品生产和提供服务,并从中赚取利润。 目标群体:特定客户 企业目标: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