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幼儿园3-6岁幼儿视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学前教育专业

举报
资源描述
1. 绪论 1.1提出的问题 1.1.1问题的依据 如今幼儿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动画片,科幻动画片是动画片中的一种,以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丰富科幻的画面,夸张的人物形象,具有想象奇特、夸张奇妙的鲜明特点,符合儿童好奇、幻想的个性,深受幼儿的喜爱。由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望强烈。科幻动画片夸张的人物形象与夸张充满想象力的内容深受大班幼儿喜爱。 1.1.2问题的意义 如今科幻动画片内容越来越丰富,由于科幻动画片往往内容比较夸张不符合实际生活,这些内容有积极的一面,比如科幻动画片中的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也不免存在比较消极的一面,如科幻动画片中的暴力打斗场面,不文明语言。通过本课题通过调查与访谈研究,研究大班幼儿看科幻动画片的现状,看科幻动画片对大班幼儿有造成哪些影响,并提供建议和措施供家长参考,正确地引导幼儿。 1.2名词解释 1.2.1科幻动画片定义 科幻动画片是动画片的一类,采用科幻作为题材。确切来说,科幻动画片是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或假设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动画片。科幻动画片所采用的科学理论并不一定被主流科学界接受。这些因素是基于科学(包括现有的科学和假设的科学)而假想出来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们是不可能发生的,或还没有发生的。 1.3研究假设 动画片对幼儿来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科幻动画片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丰富的画面与夸张的人物形象,科幻动画片想象奇特、夸张奇妙;连续播放、节奏感强;动态呈现、吸引力强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但由于科幻动画片往往内容比较夸张不符合实际生活,往往会出现危险或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动作和内容,也存在消极潜在的影响。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与访谈研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大班幼儿看科幻动画片的现状是,大班幼儿比较喜欢看内容夸张,画面丰富,充满正义感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消极负面的人物角色让大班幼儿印象深刻。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给幼儿带来积极向上的作用。 2.文献综述 2.1关于幼儿的相关研究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者W.T.普赖尔曾对儿童模仿的发生作了系统的观察。他发现,婴儿在第15周末就能模仿成人"呶嘴"的动作。一般认为,儿童模仿是从无意、不自觉的模仿向有意、自觉的模仿,从外部的模仿向内心的模仿发展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 1962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第二节 J.皮亚杰认为,在感知运动阶段(两岁以前)的儿童能形成一种有关身体动作的外部表征;约到两岁末,儿童获得了掌握模仿的充分能力,从而使儿童能从外部(动作)表征向内部(思维)表象过渡。初期绘画或心理表现等直接依赖模仿。与成人比较起来,儿童有更强的模仿倾向,这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缺少独立性有关。 皮亚杰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B・J・沃兹沃思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影响幼儿的因素有很多。有的研究者认为,对儿童来说,越是重要的、有力的、成功的和为人喜欢的人,儿童越要模仿他们。同样,他们见得最多的人,也就是他们模仿最甚的。因此,双亲是儿童早年最初的模式。有动画片是幼儿最喜欢的事物之一,特别是科幻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或者比较激烈的暴力场面。 2.2关于科幻动画片与幼儿的相关研究 赵富才在《幼儿动画电视教育的误区》 《中国电化教育》赵富才著,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1998.01 一文中指出,动画片中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节目播放的安排问题以及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弱点,使一些动画节目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教育误区。例如,有的科幻电视动画片中播放某些鬼怪妖魔互相斗法为主要的内容,使得有的幼儿在观看之后会怕得不敢一个人入睡,甚至不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也有的用一些妖魔鬼怪的名字来相互吓唬。 牟映雪在《电视与幼儿的发展》 《电视与幼儿的发展》牟映雪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03 中也提到,关于电视会给幼儿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一方面是电视可使幼儿形成被动的态度,产生非社会性,另一方面还会给幼儿带来现实与虚构混同等不良影响。,而动画片是幼儿接触电视最频繁的途径之一,给幼儿带来的影响也是同样大的。 丁昀在《荧屏观赏ABC》中指出 《荧屏ABC》丁昀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8.05 ,电视动画可能为幼儿树立不良形象。电视中一些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画面和形象成为幼儿的模仿对象,即使在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中,反面形象也会因为比较突出,而成为幼儿的新异刺激被接受下来。 吴振尘 《学前教育研究》吴振尘著,人民出版社,2009.05 提到为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幼儿动画应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教育性、知识性、形象性、简明性和天真性。教育性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上;知识性侧重的是对幼儿智力方面的开发;形象性体现在角色塑造上;简明性主要体现在叙事上;而天真性则侧重幻想在幼儿动画中的自由表达。分析并总结这些特点有助于充分发挥动画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马燕提到 《幼儿教学研究》马燕著,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9.07 看动画片是现在多数孩子最容易、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动画片以优美的画面和儿童化的语言吸引着身边的孩子。好的动画片能丰富幼儿知识,陶冶幼儿审美情操,还能教给幼儿做人的道理,但也有些质量较低的动画片对幼儿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对幼儿进行合理引导,才会让动画片真正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正处在学习、成长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特别是大班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而且他们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问题情境,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科幻动画片正满足了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特点,但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上海市张江经典幼儿园大班的学前儿童。问卷调查对象为上海张江经典幼儿园大班幼儿家长100人。访谈对象是上海张江经典幼儿园的幼儿和教师各50人。 3.2 研究方法 3.2.1问卷调查法 调查形式:对家长的问卷调查,采用的是半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题目一共有8题封闭性问题,3题开放性问题。主要内容关于幼儿所看科幻动画片的次数,科幻片内容、产生的行为问题、教育问题、家长观点等方面。问卷在12月份的家长会向大班的所全体家长发放填写。 调查目的:   (1)了解大班幼儿每周观看科幻动画片的次数,时间。   (2)了解大班幼儿所观看的科幻电视动画片的内容,出现的一些人物和场面。   (3)了解大班幼儿会模仿科幻动画片中人物形象。 (4)了解大班幼儿是否能理解科幻动画片所宣扬的内容。 (5)了解大班幼儿观看动画片是所产生的情绪。 (6)了解大班幼儿会不会吵着想要买有关科幻动画片的延伸产品。 3.2.2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1)幼儿:。 利用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与大班幼儿交流他们是否喜欢科幻动画片中的人物,喜欢什么类型的人物,比如英雄类的还是有超能力类的,会不会想要买科幻动画片延伸的产品,如科幻动画片中的人物玩具,文具用品,衣服等。 (2)教师:是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解在幼儿园生活中大班幼儿是否会受到科幻动画片的影响,会不会模仿一些科幻动画片中的内容或人物。比如攻击性行为或勇敢的精神。买科幻动画片的延伸产品多不多,如科幻动画片中人物玩具,文具,衣服等。 3.3 实施过程 笔者调查的对象为张江经典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半开放式的问卷类型。大致能反映幼儿是否喜爱看科幻动画片,观看科幻动画片的量、内容、产生的行为问题、对心理的影响。这些题目为:孩子观看科幻动画片的次数;科幻动画片会有英雄人物形象,鬼怪或较可怕的人物形象;科幻动画片中会出正面指导或负面打斗暴力的场面;科幻动画片所宣扬的良好道德精神内容或者孩子不能够理解的内容;在观看科幻动画片时孩子会出现紧张、害怕、兴奋等较激烈的情绪反应;孩子会模仿科幻动画片中的打斗动作和不文明的语言;孩子会吵着要购买有关科幻动画片中形象的玩具。(问卷及访谈内容见附录中的表一、表二、表三) 3.3.1大班幼儿观看科幻动画片的现状调查 图1.大班幼儿每周观看科幻动画片的次数调查 图1调查的是大班幼儿每周观看科幻动画片的次数,有46%的大班幼儿每周观看科幻动画片4-5次,32%的大班幼儿每周观看科幻动画片3-4次,22%的大班幼儿每周观看0-2次。大部分的大班幼儿每周观看科幻动画片较频繁。 图2.大班幼儿每次观看科幻动画片的时间调查 图2调查的是大班幼儿每次观看科幻动画片的时间,有36%的大班幼儿每次观看科幻动画片在60-90分钟,54%的大班幼儿每次观看科幻动画片30-60分钟,只有10%的大班幼儿每次观看科幻动画片在0-30分钟。 图3.科幻动画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调查 图3表明家长认为有51%的科幻动画片会出现英雄人物,30%的家长认为会出现可怕人物形象,19%的家长认为有鬼怪出现。 图4.科幻动画片中出现的场面调查 图4表明43%的家长认为科幻动画片会出现积极向上的场面,如勇敢、乐于助人等,42%的家长认为会出现打斗场面,15%的家长认为以上都没有,既没有积极向上也没有打斗的场面。 图5.大班幼儿模仿科幻动画片人物形象的调查 图5表明家长认为有24%的大班幼儿会模仿科幻动画片里的负面人物,如坏人的行为,不文明语言,56%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模仿英雄人物,如不怕困难,乐于助人的行为。20%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不会模仿。 图6.大班幼儿是否能理解科幻动画片内容的调查 图6表明有21%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能理解科幻动画片所选用的精神内容,54%的家长认为有时能理解,25%的家长认为不能理解。 图7.大班幼儿观看科幻动画片所产生情绪调查 图7表明20%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54%的家长认为幼儿偶尔有愉快情绪,还有26%的家长认为幼儿会产生负面情绪,如害怕、紧张等。 图8.大班幼儿是否会吵着要购买延伸产品 图8表明有33%的大班幼儿经常会吵着要购买,45%的大班幼儿偶尔会,还有22%的大班幼儿几乎不会。 4.结果与分析 4.1大班幼儿观看科幻动画片每周次数的调查分析  图1表明,46%的幼儿每周观看科幻动画片4-5次,32%的幼儿观看科幻动画片3-4次。22%的幼儿则观看0-2次。近年来科幻动画片大量地充斥我们的电视荧屏,幼儿则是主要的观看人群,而大多数的幼儿家长也认同观看电视动画片是幼儿的主要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