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在林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研究环境工程管理专业

举报
资源描述
内容提要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生态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其可以净化空气、释放氧气、阻挡洪灾、沙尘暴、保持水土作用、除尘等等,提起森林我们脑子里可以闪现出很多关于它的作用,也能够切身体会到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其绝大部分作用往往和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现阶段全世界环节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在任何一个国家,森林抚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当然我国也不例外,森林的保护和维持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已经很早在我国就实现了普及,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我国,黑龙江森林资源丰富,覆盖面积高达百分之四十六点七,占了我国总森林覆盖面积的大部分,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天然屏障,其中更是有二百多个国有林场,自然也就有许多森林抚育试点任务。 本文以国有林场抚育试点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黑龙江省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成效监测项目的要求,经过抚育样地的实地调查后,按各监测指标分析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林分健康、林下植被、森林碳汇功能等情况。总结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的综合效益,并为黑龙江省森林抚育试点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与此同时,笔者经过实际调研发现,森林抚育在林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着对森林抚育理念认知不足、森林抚育反季节作业导致效果不显著、缺乏科学的系统理论技术体系支撑等问题,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之后森林抚育在林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森林抚育;效益;对策 目 录 摘要 2 第一章 森林抚育的相关概念 4 (一)森林抚育的概念 4 (二)森林抚育的原则和分类 4 (三)森林抚育对林区生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5 第二章研究区的概况及研究方法 9 (一) 研究区概况 9 (二) 研究和方法 9 (三) 数据来源及处理 11 第三章 某地森林抚育综合效益分析 12 (一) 用材林森林抚育的生态效益分析 12 (二)用材林森林抚育的经济效益 14 (三) 用材林森林抚育的社会效益 17 第四章 森林抚育在林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18 (一)森林抚育在林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8 (二)森林抚育在林区生态环境治理改进对策 20 第五章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森林抚育在林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困境及对策 第一章 森林抚育的相关概念 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森林抚育的重要性也不断为人们所熟知,很多学者纷纷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因此也对森林抚育这一概念进行了准确界定。 (一)森林抚育的概念 森林抚育即为林分抚育,指的是森林从种植到长成之前对他的培育,并且培育过程中会有施肥、松土、修枝等的行为,这些都可以称为森林抚育。森林抚育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化分为很多种,比如幼林抚育间伐、中期抚育间伐等等,将森林抚育的过程细致化,可以更有效的治理森林,让其生长的更好。对于现代地区的退耕还林发展而言,可以借助于有序的森林抚育的方式,切实有效的保证现有的区域绿色改造以及发展,为后续的地区绿色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森林抚育的原则和分类 在初中生物课本里我们曾见到过一句话,‘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这在森林抚育中同样适用。在森林抚育中包含森林主伐和森林间伐两种,森林主伐是随机的,相比于森林间伐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它更倾向于整体;而森林间伐则是在人为控制的情况下,去掉它的劣枝,保留好的,可以让它更好的生长,其本身是在一个可控的模式下,在一个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砍伐,并且进一步促进其合理生长的林木采伐方式。抚育采伐,顾名思义,先抚育后采伐,即在采伐过程中根据样圆、样群、角规测量等方法,为了识别需要收获和保存的树木,应确定需要采伐和保存的树木的切割方法。因此,抚育与扦插应遵循“抚育、抚育、刈割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理,处理实际采伐与利用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对于不同种类不同龄期的森林采用的采伐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幼龄期采用透光伐,中龄林采用的疏伐,不健康的树木采用卫生伐,不同的采伐方式是根据森林每一阶段的生长方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决定的,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达到想要的效果,就像一个老师在向一个班级的同学传授知识时,因为每个学生的水平都不尽相同,统一的教学标准只能让一些学生失去兴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以此来收获到更好的结果。 1. 森林抚育对林区生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是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不单纯指的是气候方面的变化,还包括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环境变化的其他重要方面,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循环、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数量减少等问题。森林在提供生态服务、改善全球环境问题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森林作为可再生资源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保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而且也对社会具有公益林功能和碳汇功能,因此森林的健康生长与发育,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减缓濒危动植物灭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由一系列的直接或间接的相关因素决定的。森林培育的主要内容不仅只是栽培,还需要对其进行抚育,这二者相结合是森林健康生长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森林抚育是森林培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采取森林抚育措施是为了保证林分中的幼林成活率,改善林分环境,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健康生长,进而提高林木的品质,是森林经营与管理中提高木材出材率的重要手段。制定适应森林的经营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高度脆弱的森林面临气候变化导致碳储存能力减小的问题。要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活力,需要实施抚育经营,若不及时对森林进行抚育经营,森林就会丧失它的社会、经济、生态这三大功能,丧失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平衡。但是森林抚育不等同于对森林的砍伐,砍伐森林是增加大气CO2浓度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第二人类来源。森林抚育作为森林培育的重要经营措施,是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对幼林的生长与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抚育的过程还可以获得木材,因此抚育是森林的经营重要手段,是不可省略的重要环节。在森林的经营整个环节中,抚育工作质量的好坏可以反映森林质量的高低水平。相关研究已证实森林可以减缓CO2进入大气的速率,合理的抚育措施又是森林增加碳汇的途径,研究发现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可以改变树木的生存条件,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以及林地营养动态,改善林冠层的营养空间和森林土壤的肥力,调节林群结构,改善木材质量,增加林分的总收获量,提高林分生产力,促进林下植被更新,优化林分结构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见,森林抚育不仅要考虑林业产品和森林服务的市场及提高其质量,更应考虑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面对森林的动态变化,需要提高森林经营管理者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及时进行有效抚育与管理。 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导致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很可能会引起森林的重大变化,森林经营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抚育措施提高森林质量,需要提高森林管理者对于森林所面临风险的认识。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改革、森林生态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及指示,并多次指出并强调“森林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森林安全与国防、经济、金融的安全密切相关,是国家、民族的最大生存资本,加强林业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1)森林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森林在构建生态系统平衡中占据重要地位,林木生长发育的好坏决定了森林健康发展的方向。影响林木健康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林木组成、林木年龄、林分密度等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因素。森林抚育是一种人为干扰森林林木生长的一种抚育措施,通过调节林分密度、调整林分结构等方式,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优化森林生长环境,进而提高森林生产力。学者关于森林抚育对林木生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直接影响林木生长及各个基本指标(林木直径、林木高度、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等),林分直径分布状态和林木高度分布状态是评价林分结构的基本指标,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森林进行管理和干扰是调整林分结构及生长的重要措施,掌握森林数量动态变化过程是森林规划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2)森林抚育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天然更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森林恢复及资源再生的一种方式,以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经营方式已成为世界林业经营的共同目标。随着林分的发育,林龄的增加,幼苗数量逐渐减少,更新能力下降,对不同林龄的山毛榉林的林分生存条件及自然更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龄过大影响林木的生长和更新。进行森林抚育,可以促进林分的生长发育,提高森林更新潜力,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自我恢复,提高森林的质量。学者研究发现除了人为干扰因素,自然环境也是影响天然更新的重要因子。例如幼苗更新对光环境异质性、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凋落物类型具有不同响应,以及森林所在的不同坡位、海拔都会影响林分的更新特征。森林抚育是进行人为干扰的一种方式,通过森林抚育措施可以适当扩大林窗,改变光照强度和林内湿度,以及林地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件,进而影响幼苗天然更新,提高林分的更新潜力,为林分的可持续发育提供条件。林隙抚育等间伐方式并用有利于促进林下更新,提高该地区多样性,更加有利于人工纯林改造为针阔混交林。而且林分进行森林抚育,增加适宜的林隙会促进幼苗的生长,表现在幼苗更新种数、密度,幼苗叶面积、平均高生长、径生长等方面,所以对森林进行实施抚育措施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林分抚育。林木幼苗时期的更新特征决定了未来林分及林木发展的方向,研究作为影响幼苗更新驱动因素的森林抚育,可及时调控森林的更新及发展动态过程。幼苗更新特征表现为更新密度、更新频度、更新方式的变化,从幼苗的更新特征来了解林分的更新潜力,判断林分的生长状况,森林植物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分布格局变化以及群落的演替特征。 (3)森林抚育对地表细根生长的影响 根系是树木个体营养物质传递的媒介,是树木个体发育和代谢的重要器官,细根又是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在生态系统中根进行碳素循环和元素传递,细根动态变化被广泛认为是一个重要化学的过程,根系的形态特征会影响植物根系获取营养物质及水分的速率,以及根系形成过程中固定碳的能力。根系的发育程度和结构特征的变化可以反映树木的健康程度,探究根系结构构型,有利于探究根系与地下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关系。树木老化和健康程度会减弱林木根系的发育能力,树木的健康程度、大小及交互作用同样会影响根系的结构特征,树木个体根系数量多,根系序级大,侧根发达,能更好的吸收和利用水分和养分。森林根系的结构特征与土壤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然林退化为农林用地或者是单作用地后,通过改变地表根系的结构及生物量分布,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根系不仅与土壤理化性质相互作用,而且通过改善根系的生长发育,可以进一步改良土壤性状,分解凋落物,丰富土壤碳、氮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影响地表层根系的生长。森林抚育措施通过调节林分密度结构,改变林分根系细根生物量的分配和根系特征结构,影响细根的动态变化过程。根系的拓扑指数大小,可以说明根系的结构复杂性,决定了树木个体所适应的生存环境条件。拓扑指数越小,分支结构越复杂,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分支出更多的根系,在土壤中可以扩大有效营养空间,因此根系发育质量的好坏和根系结构特征对森林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具有关键作用。 (4)森林抚育对林分碳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类活动的加剧,例如砍伐、放牧、耕作、火灾等引起森林生物量损失,森林碳功能退化,森林面积的退化往往影响全球更大区域范围,因此学者广泛开展关于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