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习扩写》安徽省常焕宇老师-教案课件测试学案说课稿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举报
资源描述
学生已经到了九年级下学期,按照我的记叙文写作序列,此时学生们的记叙性文章的写作技巧已经趋于成熟。这节课的教学意图其实就是把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在围绕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围绕中心,找准扩写点这两个扩写原则。 2.学生初步掌握修饰名词、添加色彩、限定动词三种记叙文的扩写方法。 3.在古诗文扩写中,读写结合,感悟古诗文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古诗文语段的扩写。 [教学难点] 依据古诗文中的情境,能够产生丰富的又合乎情理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解字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扩写。谁能用汉字六书的造字原则来解释下扩字。是的,“扩”字就是用手去让事物变宽广变广大。那扩写就是让文字扩大生长的方法。我们来一起学习。 二、景物扩写 扩写首先就是把你眼前的景物写得形象可感。 1.学生齐读此曲。说一说,诗人用哪些字修饰景物的?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根据学生的点评引出两种景物扩句的方法。 (1)修饰名词 “孤村”写村庄与周围景物的关系。 “残霞”写的是晚霞的形状。 “轻烟”写出了烟的重量和飘飞的样子。 “一点”是数量词,但是却写出了飞鸿的大小。 技法小结:给景物加上不同的修饰词,可以从形状、数量、重量、景物关系等角度去扩写。 词语积累:形状:纤细、矮小、粗壮…… 数量:一座、一棵、繁多、一条、一片、一侧、一丝丝…… 重量:沉重、轻盈…… 景物关系:孤、独、荒、群…… l 让学生再补充几个词。 2 (2)色彩冲击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把秋季写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 3.颜色还可以写得更有质感。看,鲁迅的《雪》。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 的杂草。 这样的颜色的词,你还可以举一些嘛? 教师出示:漆黑、翠绿、鹅黄、墨绿、碧绿、炭黑 技法小结:给景物添加准确的颜色,从最直观的视觉角度去扩写。 4.从以下句子从选一个,写出一个形象可感的20字以内的句子。 (1)枫叶落了。 (2)海棠开了。 (3)夜里亮着一盏灯。 5.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作品,侧重于学生在修饰词和颜色两个维度。 三、人物扩写 扩写还要把你经历过的事写得具体动人。 1.晚唐诗人马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扩写成一个100字以内片段。 怎么把这个句子写成一个具体动人的事件?询问学生准备着眼于哪个字去扩写。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举手回答。 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独”。体现了作者客居的孤独感受。 2. 结合你自己的经验,一个孤独的人会怎么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两个方面去刻画这个思乡的孤独的人。 技法小结:围绕中心,找准扩点 3.学生按要求完成。教师巡视。 4.杨绛的《老王》是扩写人物的经典例子。用部分同学平时会写出的句子与杨绛的句子进行比较。 部分同学:老王拿了布和钱,转身下楼去。 杨绛: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 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学生会发现两相比较,杨绛写得更具体,添加了“一手”“滞笨地”“直着脚”这样的词。 技法小结:从速度、精度、频度等方面限定,可以把动作、神态写得很具体细致。 词语积累 速度:慢慢地,缓缓地,赶紧,急切地,猛地,匆匆地 3 力度:无力地,轻轻地,轻柔地,重重地,狠狠地 精度:胡乱地,跌跌撞撞地, 频度:一次次,一层层, 5.学生进行修改。 6.修改完成后,教师相机点评。 (1)点评中侧重于神态、动作的限定。 (2)同时侧重是否切合孤独的主题。教师着重选择偏孤独主题的追问,询问学生有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作者。 技法小结:代入情境,合理补充 四、课堂小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好的文章莫不是从一句一段,一个细节一种想法扩展生发出来的。同学们勤加练习,就一定会有大收获。 五、布置作业 1.现在你就是马致远笔下的游子,扩写《天净沙秋思》。 六、板书设计 修饰名词 添加色彩 限定动词 围绕中心 找准扩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