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风险中危险废物风险管控

举报
资源描述
加强环境风险中危险废物风险管控 一、 加强环境风险中危险废物风险管控 提升危险废物收集与利用处置能力,对产废企业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全面摸清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和利用处置以及环境管理现状。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开展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情况评估及设施运行情况评估,推动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进一步优化提升。健全危险废物收运体系,选择典型区域、典型企业和典型危险废物类别,组织开展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试点,提升小微企业、工业园区、科研机构等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能力。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全链条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与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企业、园区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提升,鼓励石化、化工、有色等大型企业根据需要自行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鼓励化工园区等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共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 二、 生态文明宣讲 阳信县按照1356,4+N即一个中心、三大主题、五传播五践行、六种方式,4+N建设标准的总体思路,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依托县文化中心,整合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体育馆的资源,建设阳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县新华书店,建设教材研发基地和宣讲员培训基地,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所)。 阳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各乡镇(街道)共同开展义务植树、生态文明宣传、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世界环境日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三、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1)坚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阳信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分担机制,充分发挥生态阳信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和乡镇(街道)的主体作用,强化对相关乡镇及部门的督促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增加到实绩考核中;加大生态系列创建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省级生态县建设。 深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全面完成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全力做好环保督察保障工作。建立环境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2)建立县级生态环境委员会 全县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同责一岗双责,助推阳信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成立县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制定县直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从责任分工到考核问责的生态环保闭环责任体系。全面实施河长制,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长效体制机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河长制办公室,明确各级河长工作职责,重点实施治理污水、整治八乱、控水节水、生态提升、依法管护五大行动。目前阳信县在德惠新河、秦口河(沟盘河)、白杨河、东支流、沙河等15条河道和幸福水库等3座水库分别设县级河长,由县级领导担任河长,落实县级河长15名,乡镇段河长44名。建立了河长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办制度、河湖巡查制度、水域占用补偿制度等6项制度。全面实行林长制,制定林长会议制度、设立林长制办公室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全覆盖,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推进森林、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压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 建立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入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多部门与司法审判衔接、配合、协调、联动,合力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自2020年起全面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截至目前已针对8起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2020年6起案件均已完结并通过专家验收。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试点。 (3)依法开展生态文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阳信县已完成山东阳信经济开发区、阳信国际工业园、阳信县陈楼工贸园区、阳信县西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原阳信县鲁北循环经济产业园)、阳信县陆港物流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山东阳信经济开发区、阳信国际工业园、阳信县陈楼工贸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下一步将依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持续落实其它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园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并积极沟通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规划的主管部门,落实规划环评相关文件,对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四、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位 打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示范区,统筹协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和污染综合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系统推进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逐渐提升。 打造绿色协调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高质量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拓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更加合理,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全民生态自觉稳步提升。 打造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化工业转型、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重点做好中国第一牛县阳信鸭梨民俗文化三大特色品牌,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五、 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绿色发展 严格按照省、市落实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推进污染防治,实现电解铝、地炼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整合转型,完成了市级下达的煤炭压减和能耗双控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2019-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19.22亿元增长为256.7亿元,三年增长率分别为5%、2.9%、8.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3.24:39.46:47.30调整为2021年的14.8:38.8:46.4。 农业实力强,阳信县有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中国第一牛县之称。阳信县鸭梨产量居山东之首,以优质佳品驰名中外,并获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 旅游协调发展,在阳信县万亩梨园景区现建有观花台、中国鸭梨之乡纪念碑,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等。 牧业绿色发展,打造中国第一牛县,形成从饲草种植—犊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皮革制造—牛骨雕刻—牛副产品加工—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获得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三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资源节约型发展,阳信县是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山东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地县,在农业生产中探索出高效节水灌溉建管一体的阳信经验,通过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验收。金阳街道办事处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翟王镇是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温店镇被山东省能源局评为绿色能源示范村镇。 六、 生态文明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2020年后分两个15年,到2050年与我国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并给出了具体的指标。 目前,世界上关于生态文明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在这里,我简称为A模式、B模式、C模式。 (一)先增长后绿色化的A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一个国家先从低人类发展低生态足迹进入高人类发展高生态足迹,然后再降低生态足迹进入高人类发展低生态足迹的目标区域,这是发达国家的先褐色后绿色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人均GDP普遍在3万美元左右,人类发展指数在0.8以上,但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在10吨左右,人均生态足迹普遍超过地球生态供给能力两倍及其以上。这实际上走的是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的发展道路。 (二)跨越式进入目标区域的B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人们希望发展中国家能够从低人类发展低生态足迹状态,一步进入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人类发展低生态足迹。这意味着在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同时降低生态足迹。理论上,这样的思路看起来有道理;但是实践上,常常走不通。因为跨越式发展的B模式常常需要有高度的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而发展中国家总是受到旧观念、旧制度、旧技术等状况的抑制,有效法先行者的惯性。 (三)追求有绿色竞争力的C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人均GDP达到2-3万美元,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8以上,人均生态足迹有走高的趋势,虽然超过地球人均生物承载能力,但是严格控制在不超过全球人均生态足迹水平即2.6地球公顷之内,特别是不超过发达国家的人均3.5地球公顷。这是一个宏伟的绿色发展目标,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就意味着我国用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达到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对于中国来说,发展C模式是相对可行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相对于西方国家后工业化社会的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要把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或者说是用生态文明的原则来改造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中国式生态文明的实质是新工业文明问题。概而言之,我国未来的发展,既不是沿袭传统的工业文明,也不是提前进入后工业化的生态文明,而是要走出自己特色的生态化的工业文明道路来。未来20-30年生态文明的主流,应该强调三个融入:一是融入新型城市化,强调城市发展要从空间蔓延、物质浪费转向空间紧凑、物质集约;二是融入工业化转型,强调产业发展要从线性经济、高碳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是融入现代化生活,强调生活模式要从拥有导向转向共享导向。 七、 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 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与保障机制、统筹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发展、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生态化绿色化、普及生态文化观念意识等六大体系的建设,将阳信打造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乡风文明、治理高效、社会和谐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八、 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基础 地理位置优越,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鲁北黄泛平原,徒骇河、马颊河下游,德惠新河东岸。205国道、滨博高速公路纵贯县境东部,省道大济路纵贯县域中部,德龙烟铁路横贯县域南部,设阳信站,滨德高速公路横贯县域北部,设阳信出入口。阳信县既面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又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战略区域叠加辐射地带。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阳信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制定美丽阳信、生态阳信等重大政策措施,全力推进蓝天、碧水、乡村清洁等重大环境治理工程,1+1+9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9大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拥有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白杨河湿地公园。2021年,三条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全年平均水质均达到Ⅳ类水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PM2.5均同比改善10.1%以上,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三个中国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之一。 创新实力升级,阳信县发挥优势、优化升级,动能转换全面加速。拥有市级以上人才平台项目117个,争取省级重点项目22个、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14个、市重点项目61个,获批专项债券项目34个、资金额度24.23亿元。入选省重大项目3个、省新旧动能优选项目7个、市重点项目57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获评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选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试点。 产业发展优势,聚焦走在前列目标定位,深入实施五五战略,坚定走好实业之路,3+9产业集群渐成规模,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2021年与2016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186.96亿元增长到256.7亿元,年均增长6.9%。税收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