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作文预测(含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含范文)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放下手机,拾起生活》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以上漫画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漫画标题为《孤岛》,画面上是一座座建立在智能手机之上的孤岛,而每个人都只在自己的孤岛上生活,与他人、外界的联系仅仅是网络。漫画表面上揭露了手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手机的初衷是为便利沟通与交流,现在却成了断绝联系、隔绝人心的孤岛,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际反映的是人类在现代科技文明下的物化现象,人类本该利用科技改善生活,却反被科技产品控制,失去了生活的平衡。 考生应联系自身经验和社会现实行文,可以辩证分析手机等现代电子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既要看到科技方便生活的一面,又要警惕电子产品对人的负面影响;可以谈辨清虚拟与真实,走出手机的桎梏,感受真实的社交;也可谈要理性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避免人的物化。 具体构思:可以引用名言亮出观点,然后辩证分析,手机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手机也可能是一个孤独的岛屿,让人心被幽禁。接着从为什么的角度写我们不该成为“孤岛”,我们终究要拥抱生活,回归现实。然后从怎么办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搭设三座梁桥,帮助人们走出手机“孤岛”,如:多读厚重的文学名著;和身边的亲友们交流;到大自然中放飞自我。最后总结全文:走出孤岛,让心灵重获自由;融入现实,体验那美好的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立意: 1.走出孤岛,拥抱现实。 2.搭设桥梁,走出孤岛。 3.穿过屏幕拥抱你。 4.孤岛囚禁人心,现实温暖可亲。 【佳作赏析】:放下手机,拾起生活 百年前,梭罗提着一把手斧只身走进瓦尔登湖旁的森林,今天的人们则用一部手机将自己送上“孤岛”,与世界割裂,各自漂浮。 网友戏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两个人坐在一起,却各自沉浸于各自的手机。”过去的人们因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而受限,今天的人们却因有了手机,被无孔不入的“信息海”淹没,忘记了手机之外的天空。 从公交车上整齐划一的低头族到寝室内一动不动、只有手指翻飞的“手机党”;从抱着手机不肯放的咿呀学语的几岁孩童,到终日沉迷盯着手机看的耄耋之年的银发一族,说不清我们和手机谁才是生活的主角。但可以很清楚的是,人们不再像福楼拜那样“每天按时看日出”,而是按时查看手机消息;不再像托尔斯泰那样欣然于“全俄国最好看的霜”,而是贪婪地查找“更有趣的视频”。 同时被手机切断的,还有我们与他人更亲密、更深入的联结——抱着手机对话,替代了过去相聚时的欢声笑语,屏幕上的“聊天框”取代了可以沉淀情感的书信……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偏偏手机让我们与自然和社会都保持着距离。“人”的定义,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孤岛上寻求到的快感,倘若淹没了这两种内涵,就一定会流于空虚与焦虑。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金字塔”,并将“爱和归属感”“被尊重、被认可”的需求放在极重要的位置。换句话说,社会需要人,人也离不开他人。无论是被“爱”,还是被“认可”,都无疑需要与“他人”产生联系。至于大自然,它一向就是人的心灵导师、审美导师。唐代画家张璪有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蒋勋说“我们对大自然美的欣赏,其实会变成一个更高的心灵教育”。 总而言之,生而为人,如果被手机从“社会”和“自然”中拉拽出来,那么再舒适、再梦幻的岛屿,也会因精神上的贫瘠而沉没。 人有五感,个个直通心灵。你可以透过手机略窥见阿尔卑斯山的风光,但你只有置身于那片天地,你才能感受到山边的清风,俯瞰远处的村庄,仰望头顶的蓝天。诸多事物都蕴藏着细微的美感,尽管并非明晰到可以被描述或量化,但它们能够也只能够被走入其中的人感受。与人相处也同理——信纸的气息能引起人无限而缥缈的遐思,眼神的交汇能铺垫心灵的交融…… 要想改变因手机而相互隔绝的小岛,显然放下手机才是出路,而非企图用桎梏打破桎梏。比起乔治·奥威尔的《1984》,当代人更应当警惕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人们迷失在新技术中不再愿意抬头。手机的确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便捷,然而它们不过是生活的工具,而非生活的主角。 拿起手机,放下的是与社会、自然的紧密联结;放下手机,则可以拾起本被屏蔽的情和景,回归本真的人性。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抱“无我”之境界,成“有我”之功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自我价值。而通过投身时代、建功立业来由“小我”走向“大我”,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中,应该秉持什么精神投身时代、建功立业?有人认为,“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缺一不可。 复兴中学团委正利用校报举行“融入新时代,争做新青年”征文活动,请根据材料启示,以“未来路上的有我与无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与同学们共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一、题意解析 (一)材料及立意解析 材料一共三句话,虽涉及众多概念,但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三句话构成了连续探因式逻辑:人生既然要追求自我价值,那如何实现呢?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投身时代、建功立业(变成大我)。那建功立业又该持什么精神呢?那便是,既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第三句话才是提取立意的关键句:要想投身时代、建功立业,“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缺一不可。这里面,“投身时代、建功立业”是价值目标;而“功成必定有我”和“功成不必在我”则是达此目标应具备的精神,也是本题目立意的两个最核心的二元概念。而材料的第一、二两句则可以理解成持两种精神建功立业的终极意义,即实现由小我变大我,实现人生价值。 “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是本题目立意的两个最基本概念。 (1)“功成必定有我”的意思很好理解,大意是“事业要想成功,一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强调的是对待事业的主动担当精神,强调主动参与、勇抗使命,不逃避责任。 (2)“功成不必在我”则可以理解出两层意思:一方面可理解为“事业成功了,不必归功于我”,强调的是功成之后的一种淡泊无名、不计名利的境界;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若想追求事业成功,不必(先去)考虑我的得失”,强调的是一种做事前首先要具备的一种忘我和无私的投入精神。 总之,本题目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如何处理好“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关系。 (二)写作任务解析 “复兴中学团委正利用校报举行‘融入新时代,争做新青年’ 征文活动”是写作的基本社会生活情境,体现的是写作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也是为了避免套作。“融入新时代,争做新青年”,只是征文活动的主题,还不能算是本文的立意。但这一活动主题设定并未脱离材料的大意,学生写作时进行适度关联即可照顾到活动主题——比如,号召广大青年朋友处理好“有我”与“无我”的关系,其目的本身就是“投身时代,建功立业”,这与征文主题是高度一致的。 任务重点界定了写作的主题——“未来路上的有我与无我”。比如“未来路上”,肯定最好要结合“投身时代、建功立业来由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来理解和界定;“无我”的内涵和外延,肯定得结合“功成不必有我”来理解和界定;“有我”的内涵和外延,肯定得结合“功成必定有我”来界定。 【佳作赏析】:抱“无我”之境界,成“有我”之功业 作为青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箴言:“未来是你们的,要实现人生价值,肩上必须有担当。” 我们必须承认:要在未来书写“大我”,对青年来说“担当”的精神肯定不可或缺,但必须再附上“忘我”的境界,方可完美。 是的,我们作为未来的中坚,欲建功立业以成就“大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缺一不可。 什么是“功成必定有我”?无非是说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理所应当有“我”的担当。 “担当”固然是一种可取的态度,甚至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其一旦在个人的世界里缺失,人生价值的实现便无从谈起。但问题是,仅有担当,哪怕事业有成,“自我”价值就一定是大写的吗?我想未必!不然,怎会有无良商人创建起商业帝国,为社会提供无数就业岗位,最终却因贪婪无度而声誉扫地?不然,又怎会有人青年时不分冬夏寒窗苦读,走上社会后可以说事业有成,最终却不知边界而毁于一旦呢? 在这里,必须指出:他们问题的根源恰恰是只知“有我”,却没有真正领悟“无我”的真谛。 什么是“功成不必在我”?它首先是一种做事前应具的态度,也是过程中应持的一份但求耕耘、莫问收获的踏实——有了这种“忘我”的精神,我们才能淡去急功近利,像任正非一样不计一家之荣辱,只求大国工匠之精进;它其次是一种成功后应有的淡然,也是我们居高时一份心中有畏、有荣不倨的从容——有了这种“无我”的境界,我们才能坚持精神的底线,像曾国藩一样守住那汪清水,书就大写的灵魂。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是的,欲实现人生不朽之价值,“立功”当是光明大道。但也应看到,古人所谓“功业”,其间一定兼融了“有我”和“无我”的双重境界:秉持“有我”之担当,事业可能成功;抱持“无我”之境界,价值方是大写。我们强调抱“无我”之境界,成“有我”之功业,完全是为了避免在其中注入过多的功利,而在二者融合中告别“小我”,走向“大我”,成就真正的人生价值! 当然,我们提倡“无我”的境界,并非倡导人在成功时一“利”不取,只是说不应抱着功利的初心去做事。而正当的收获,是耕耘的自然结果,更是走人生大道的理所应得。不然,公明贾怎么会用“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来评价孔子呢?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吾辈之青春,捍盛世之中华,愿世事无我、躬身有我,强国有我!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