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姜堂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姜堂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M 较多 X 糖类 44% 50% N 较少 Y     A. 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M>N B. 正常情况下,糖类是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 C. 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 D. 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量与生成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参考答案: D 【分析】 糖类和脂肪在组成元素的种类上相同,都只含有C、H、O,但是不同元素的含量不同,由表格信息可知,脂肪中C=75%,O=13%,因此H=12%;糖类中C=44%,O=50%,因此H=6%。由于脂肪中含有C、H元素比例较高,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产生水多,释放的能量多,因此表格中M大于N,X大于Y。 【详解】相同质量条件下,由于脂肪含有的C、H比例较高,所以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较多,释放的能量也较多,即M>N,A正确;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B正确;由于脂肪含有的C、H比例较高,所以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的水较多,即表格中的X>Y,C正确;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量,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信息分析脂肪和糖类中C、H、O的比例,明确两者分解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水并释放能量,进而根据C、H的比例确定各个字母之间的大小关系。 2. 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参考答案: C 3.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有丝分裂的中期   B.有丝分裂的后期   C.减数第一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参考答案: C 略 4. 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结构是 A.垂体   B.甲状腺    C.性腺    D.下丘脑 参考答案: D 5.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 A. 细胞只能由老细胞分裂而来    B. 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 参考答案: C 细胞学说指出: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综上所述,A、B、D均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6. 下列具有细胞壁的一项是 A.花粉 B.红细胞 C.胰岛A细胞 D.流感病毒 参考答案: A 7. 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双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参考答案: A 8. 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会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 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 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 升温使生物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 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 C 9.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时先用吡罗红染液,再用甲基绿染液 B. 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染色 C.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降低细胞代谢,防止细胞死亡 D. 该实验可得出DNA都分布于细胞核,RNA都分布于细胞质 参考答案: B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应混合使用,A错误;盐酸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且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对DNA染色,B正确;酒精灯烘干载玻片,目的是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作用,C错误;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和RNA,该实验结论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错误; 10.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AB、ab、ab    B.Aa、aB、aB     C.aB、Ab、Ab    D.aB、AB、AB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极体的基因型和卵细胞一样,故是aB,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第一极体的基因是Ab,其产生的两个极体都是Ab,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1. 玉米的结构按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细胞、组织、系统、个体 参考答案: C 12. 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                                                                      (    )     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参考答案: B 13. 人类的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形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从优生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参考答案: C 14. 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参考答案: B 15. 如图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结构式。由2个丙氨酸、3个丝氨酸和3个天冬氨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一条多肽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是(    )                                          A.1、4、8    B.1、4、7     C.1、1、8       D.2、1、7 参考答案: B 16. 据2005年6月27日《齐鲁晚报》报载,现年42岁的美国人帕特里克·杜尔,曾经是个超级大胖子,体重为486公斤,那么在其组织细胞中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参考答案: C 17. 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  ) A.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细胞器 B.细胞内所有的生物膜 C.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参考答案: B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生物膜及间接联系的生物膜,A错误; B、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内所有的有膜结构,即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B正确; C、生物膜系统除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还包括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膜和核膜,C错误; 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膜及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膜,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明确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内的膜结构;识记生物膜系统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8. 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为N,核内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内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参考答案: 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有两次变化,第一次在有丝分裂的后期,随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由前期的N变为后期的2N;第二次变化在末期,随细胞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减半,由2N变为N。核内DNA数目也有两次变化,第一次在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导致核DNA加倍为Q;第二次变化在末期,随染色体平分到两个子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核DNA数由Q变为Q/2,所以选C,A、B、D错误。 19. 人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遗传因素的影响    C.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 D 20.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体是由无机物组成的           B.生物与非生物完全相同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与非生物完全不同 参考答案: C 21. 下列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 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纤维素      B.脱氧核糖、乳糖      C.核糖、糖原        D.脱氧核糖、糖原 参考答案: C 22. 酵母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2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素的药物(该药物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酵母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会立即下降。该药物的作用是(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       B.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C.影响能量的生成                       D.改变了遗传特性 参考答案: B 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转运,与能量和载体有关,本题中线粒体不受影响,那只能选B。 23. 下列是牛奶中的四种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无机盐 参考答案: A 24. 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A.杂交和自交;测交  B.自交;杂交和测交 C.测交;自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自交 参考答案: A 略 25. 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位于(   )                        A.核DNA 和mRNA上  B.DNA和tRNA上 C.mRNA和tRNA上 D.染色体和核基因上 参考答案: A 略 26.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打顶可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 参考答案: B 略 27. 下列不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