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城市国营江淮机械厂子弟学校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城市国营江淮机械厂子弟学校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据报道1991-1996年人类发现和创制的化合物已有1000多万种,这正好相当于到1990年以前人类在1000多年来已知物质的总量;此外,关于物质的信息量也剧增。请你推断:新发现和新创制的物质主要是(   )  A. 放射性同位素        B. 无机物       C. 有机化合物          D. 烃类物质                                   参考答案: A 略 2. 通式为C6H5—R(R为-H、-C2H5、-OH、-NO2和–COOH)的5种有机物,取等质量的5种物质分别混合于乙醚中,然后用苛性钠溶液进行萃取,振荡一段时间后,静置,能进入水层的物质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考答案: B 3. 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参考答案: 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 B.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碰撞的次数 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活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升高温度,使更多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 C.增大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 D.活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5. 下列关于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阴极产物为NaOH和H2         B.所用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C.阳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D.阳极室注入精制的较浓食盐水 参考答案: B 略 6. 观察下列模型,其中只有C、H、O三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1 2 3 4 模型 示意图 A. 模型1对应的物质含有双键              B.模型2对应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C.模型1对应的物质可与模型3对应的物质发生酯化反应 D.模型3、模型4对应的物质均具有酸性,且酸性4强于3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参考答案: B 略 8. 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合物  B.可与硝酸反应   C.可溶于水   D.电解质 参考答案: B 9. 在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OH-,如要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并且使    溶液中c(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                       A、NaHSO4                 B、(NH4)2SO4       C、Na2CO3          D、CH3COONa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为了降低某水库的铁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取如图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 A.铜     B.钠      C.锌     D.石墨 参考答案: C 略 11. 气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末时,测得。用A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12. 实验室里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氧化剂            B.每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分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参考答案: C 略 14. 某气态烃1 mol 与2 mol HCl 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的加成产物每摩又能与8 mol 氯气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元素的化合物,则气态烃为(     ) A.丙炔     B.丙烯     C.1 - 丁烯     D.1,3 - 丁二烯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A. Cu→CuSO4      B. SiO2→H2SiO3      C. Cl2→HClO      D. NO2→HNO3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故A正确;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故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至少两步,故B错误;C、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故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故C正确;D、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故D正确,故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a、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①  。 b、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②   。 c、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③   。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 ④,原因是  ⑤  。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⑥  mol/L 参考答案: ①ECDBAGF(或ECBADGF) ②酚酞   ③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半分钟不褪色④偏大⑤滴定管内壁上的水膜,将标准液稀释,使体积读数偏大⑥4.20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参考答案: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虽然分子改变,但原子没有变。因此,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中物质是不灭的。 18.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能否说明酸物质的强弱?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不能。溶液酸碱性强弱与酸物质的强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盐酸是一种强酸,但它组成的酸溶液不一定呈强酸性,如很稀的盐酸(10-4 mol/L),其溶液呈弱酸性. 19. 亚硝酸根NO2-作为配体,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另一是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前者称为硝基,后者称为亚硝酸根。 [Co(NH3)5NO2]Cl2 就有两种存在形式,试画出这两种形式的配离子的结构式。 参考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