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将下列溶液分别加入到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中,会产生沉淀的是(  ) A.AgNO3溶液B.NaNO3溶液C.NaCl溶液D.K2SO4溶液 参考答案: A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中含Cl﹣,可以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氯水中含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故A选; B.氯水中的微粒不与Na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B不选; C.氯水中的微粒不与NaCl反应,故C不选; D.氯水中的微粒不与K2SO4溶液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2. 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③④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得到11mole-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Cl-+SO42-+2H+ C.已知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该反应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2O、FeSO4、Fe2(SO4)3、HNO3、Fe(NO3)3、H2O,若H2O是生成物,则N2O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 AD 略 4. 如图表示1g O2与1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 体可能是(  ) A.C2H4 B.CH4 C.CO2 D.NO 参考答案: C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PV=nRT=知,相同温度下,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其气压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根据PV=nRT=知,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所以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根据PV=nRT=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5. 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Ts 参考答案: D 6. ①温度  ②压强  ③所含微粒数  ④微粒本身大小,其中对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 D 略 7. 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2 B.1:4 C.2:1 D.4:1 参考答案: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再根据化合价变化的和化合价不变的氮原子判断. 【解答】解:该反应中,NH4+→N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0价,生成一个氮气分子需要铵根离子失去6个电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需要硫酸根离子得到2个电子,所以其最小公倍数是6,然后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方程式,所以该方程式为3(NH4)2SO43SO2↑+N2↑+4NH3↑+6H2O,该方程式中铵根离子和氨气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都是﹣3价,化合价不变,所以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1×2:4×1=1:2, 故选A. 8.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与    B.T2O与H2O   C.与     D.金刚石与石墨 参考答案: C 9. 镁在CO2含量较多的空气里燃烧的产物是 A.MgO        B.MgO和C    C.MgO、Mg3N2     D.MgO、Mg3N2 和C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因此镁在CO2含量较多的空气里燃烧的产物是MgO、Mg3N2 和C,答案选D。 10.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P,最外层有5个电子,它的最高化合价为+5,错误;②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所以元素的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正确;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是C元素,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但是其中子数可能是6、7、8个,故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不一定为6,错误;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是2、8、2,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正确。正确的是②④,选项C符合题意。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烷和十六烷互称为同系物     B. 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高,符合当前绿色化学的要求     C. 等物质的量的硝基(—NO2)和NO2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D. C2H6O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 D 略 12. x 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与足量O2反应后恢复到 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xml,则这 三种烃不可能是(    ) A、CH4、C2H4、C3H4       B、C2H2、C3H6、C4H6 C、CH4、C2H2、C3H8       D、C2H4、C2H2、CH4 参考答案: D 13. 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A.H2SO4、纯碱、食盐                     B.HI、烧碱、胆矾 C.H2CO3、乙醇、醋酸钠                   D.H3PO4、熟石灰、苛性钾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w.w.w.k.s.5 u.c.o.m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硅是制取水泥的原料 参考答案: D 略 15. 有10 g不纯CaCO3样品与足量盐酸作用后生成4.4 g CO2,且溶液中残留难溶物质。则对于此样品中是否存在①MgCO3;②K2CO3;③SiO2杂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①③,不含② B.肯定含①③,可能含② C.肯定含②③,不含① D.肯定含②③,可能含① 参考答案: B 解析:用盐酸溶解样品,有残留物,说明存在SiO2。10 g CaCO3产生CO2为4.4 g,故样品所含的杂质中含碳量应高于CaCO3,因此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可能含有K2CO3。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3mL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 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 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1)写出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                                   ;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           ;            ; (3)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                        ;                                           . (4)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                                            ;(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5)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             _, 所需主要仪器_            .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 参考答案: (1)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催化剂、吸水剂; (3)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4)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 (5)分液;分液漏斗; (6)小. 解:(1)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催化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4)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由于反应物乙酸、乙醇沸点较低,小火加热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反应物为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 (5)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制得的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且处于碳酸钠溶液的上面,因此分离的方法为分液,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 (6)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为乙酸乙酯,故密度小于水,故答案为:小.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1分)每空一分 A     B       C D E F   G   H       I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