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张集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张集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 B. 用加热法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C.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 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参考答案: C A. 泥沙不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A正确;B.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用加热法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B正确;C.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错误;D. 金的密度比较大,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D正确,答案选C。 2. 下列各选项中,各类物质依次表示为X、Y、Z,其中与图中三个圆所示的从属关系不相符的是: A. 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B.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C.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学反应 D.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参考答案: C 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则A、氧化物一定属于化合物,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A正确;B、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B正确;C、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属于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属于并列关系,C错误;D、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则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都属于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等,则金属氧化物包含碱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以及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 3.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         B.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单位时间内生成A n mol,同时生成C 2n mol 参考答案: D 略 4. 向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图中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基本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 5. 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1氯化铝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B.75 mL 1 mol?L﹣1氯化镁溶液 C.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 D.50 mL 3 mol?L﹣1氯化钙溶液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化学式可知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结合各选项中化学式判断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注意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与物质的构成有关. 【解答】解:50mL 1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3=3mol?L﹣1, 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1×1=1mol?L﹣1,故A错误; B、75 mL 1mol?L﹣1氯化镁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1×2=2mol?L﹣1,故B错误; C、150 mL 3 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为3mol?L﹣1×1=3mol?L﹣1,故C正确; D、50mL 3mol?L﹣1CaCl2溶液中,Cl﹣浓度为3mol?L﹣1×2=6mol?L﹣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较小,明确物质的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浓度的关系来解答即可. 6. 两份质量均为mg的Na2CO3、NaHCO3固体混合物,加热第一份充分反应得到CO2质量是x g,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CO2 a g;向第二份中直接加入足量盐酸得到CO2的质量是bg。则x等于 A、2a               B、2b               C、b-a              D、b-2a 参考答案: C 略 7.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能放出氯气,现按右下图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分别装有滴有少量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略 8. 市政府规划将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红棕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     ) A. FeO粉尘    B. P2O5粉尘    C. Fe2O3粉尘    D. SiO2粉尘 参考答案: C 根据烟雾的颜色可判断,应该是氧化铁粉尘,答案选C。 9.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 为0.4 mol/L,O2 为 0.2 mol/L B.SO2为0.25 mol/L C.SO2、SO3 均为0.15 mol/L D.SO3为0.4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低于钢 C.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多的是纯金属而不是合金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参考答案: D 【考点】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分析】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合金的特点是: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因此合金种类远大于纯金属,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A错误; B.生铁的含碳量高于钢,故B错误; C.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多的是合金,故C错误; D.铜的性质不活泼,以冶炼,我国较早使用铜合金,故D正确. 故选D. 11. 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是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可能正确的是(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能透过滤纸 参考答案: BD 略 12. 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C.将灼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冷水中冲洗     D.将灼热的蒸发皿用手拿离火焰,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参考答案: A 13. 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 转变为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  C.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吸收能量        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 参考答案: AC 14. 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含0.01 mol KOH和0.01 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参考答案: B 略 15. 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  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 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小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同一周期及同一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_______ 电子能力递变规律。 ②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__(填字母序号)。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③写出d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原子的非金属性强弱。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一种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还需采取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失    ② BC       ③2K+2H2O=2K++2OH-+H2↑    (2) ①HNO3     Na2SiO3或K2SiO3    ② 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    (3)在圆底烧瓶和烧杯之间添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解析: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①上述实验目的:研究同一周期及同一主族,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递变规律;②反应现象不明显,说明反应速率小,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此把冷水换为热水,把水换成盐酸,增大c(H+),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选项BC正确;③钾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2K+2H2O=2KOH+H2↑;(2)①A是一种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即A为HNO3,验证C、N、Si非金属性,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B为块状固体,即B为CaCO3,C为Na2SiO3或K2SiO3;②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烧杯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3)HNO3易挥发,挥发出的硝酸与硅酸钠反应,干扰CO2与硅酸钠的反应,因此在圆底烧瓶和烧杯之间添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58 g白色沉淀生成,在所得的浑浊液中,逐滴加入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