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二中学高三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二中学高三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sinx=0是cosx=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B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推理即可. 【解答】解:若sinx=0,则x=kπ,k∈Z,此时cosx=1或cosx=﹣1,即充分性不成立, 若cosx=1,则x=2kπ,k∈Z,此时sinx=0,即必要性成立, 故sinx=0是cosx=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2. 已知函数若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B 3. 下列函数图像中,满足的只可能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解:∵, 说明在定义域上不是单调递增或递减, 由图像排除,且项不符合, 故选:. 4. 已知复数z满足(1+i)z=(1﹣i)2,则z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2 B.﹣2 C.﹣1 D.1 参考答案: D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数学模型法;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求出,则答案可求. 【解答】解:由(1+i)z=(1﹣i)2, 得. ∴, ∴z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1. 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共轭复数的概念,是基础题. 5. 复数= (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略 6.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当时,, 当时,,则(  ) A. 670        B.334      C.   -337     D.-673 参考答案: C 7. 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2=3,a6=11,则S7等于(  ). A.13     B.35     C.49      D.63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的是(     ) A.f(x)=sinx B.f(x)=﹣|x+1| C.f(x)= D.f(x)=ln 参考答案: D 【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分别根据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函数f(x)=sinx,是奇函数,在[﹣1,1]上单调递增,不满足条件. 函数f(x)=﹣|x+1|不是奇函数,不满足条件, 函数f(x)=是偶函数,不满足条件,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判断,要求熟练掌握常见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性质. 9. 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先画出四面体的直观图,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坐标系中红色部分),所以选A. 10. 一个年级有12个班,每个班的同学从1至50排学号,为了交流学习经验,要求每班学号为14的同学留下进行交流,这里运用的是(  )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抽签抽样 D.随机抽样 参考答案: A 【考点】系统抽样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 【分析】学生人数比较多,把每个班级学生从1到50号编排,要求每班编号为14的同学留下进行交流,这样选出的样本是具有相同的间隔的样本,是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解答】解:当总体容量N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这时间隔一般为预先制定的,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在此编号的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 本题中,把每个班级学生从1到50号编排, 要求每班编号为14的同学留下进行交流, 这样选出的样本是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故选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设,若函数有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试题分析:,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则,若函数有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基本不等式及零点问题. 12. 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大小为       . 参考答案: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时一个边长为2,2,1的长方体挖去一个半径为1的半球.代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球的体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时一个边长为2,2,1的长方体挖去一个半径为1的半球.所以长方体的体积为2×2×1=4,半球的体积为,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其中根据已知中的三视图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13. 某学校开设A类选修课3门,B类选修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参考答案: 30 14. 设正三棱柱中,,,则该正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参考答案: 考点:1.正三棱柱的性质;2.球的切接问题.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三棱柱的性质与球的切接问题,属中档题;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通过作出它的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常通过多面体的一条侧棱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 15. 已知       。 参考答案: 16. 已知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参考答案: 略 17. 若函数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则=_________. 参考答案: 【测量目标】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方程与代数的基本知识. 【知识内容】函数与分析/函数及其基本性质/函数的基本性质; 方程与代数/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所以,.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点A在变换:作用后,再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点B.若点B的坐标为(-3,4),求点A的坐标. 参考答案: 解:.         …………………………………4分 设,则由,得.…………………………8分 所以,即.  …………………………………………10分   19. 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对任意正整数都有,记 (Ⅰ)求,的值;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若求证:对任意. 参考答案: 解:(Ⅰ)由,得,解得.   …………1分 ,得,解得.   …………3分 (Ⅱ)由          ……①,             当时,有 ……②,             …………4分 ①-②得:,                …………5分 数列是首项,公比的等比数列    …………6分 ,         …………7分 .        …………8分 (Ⅲ), , ……(1) ,       ……(2) …………, , ,       …………()     …………9分 (1)+(2)+ ……+()得,……10分 ,,当时,也满足上式, 所以                                  …………11分  ,        …………12分 ,       …………13分 ,对任意均成立. …………14分 略 20. (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在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需要建造隔热层。某幢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20年的隔热层,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6万元。该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C(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x(单位:cm)满足关系:,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8万元。设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1)求k的值及的表达式;(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并求最小值。 参考答案: 解:(I)设隔热层厚度为xcm, 由题设,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    再由                …………3分 而建造费用为                               …………4分 最后得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为                                                       …………6分    (II) 解得(舍去)                            …………8分 当 故x=5时f(x)的最小值点, 对应的最小值为 当隔热层修建5cm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值70万元。       …………12分 略 21. 已知椭圆过点. (1)求椭圆C的方程,并求其离心率; (2)过点P作x轴的垂线l,设点A为第四象限内一点且在椭圆C上(点A不在直线l上),点A关于l的对称点为,直线与C交于另一点B.设O为原点,判断直线AB与直线OP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见解析;(2)见解析. (1)由椭圆方程椭圆过点,可得. ∴,∴椭圆的方程为,离心率. (2)直线与直线平行.证明如下: 设直线,, 设点的坐标为,, 由得, ∴,∴,同理, ∴, 由,,有, ∵在第四象限,∴,且不在直线上.∴, 又,故,∴直线与直线平行. 22. 设函数 . (I)讨论f(x)的导函数f’(x)的零点的个数; (II)证明:当a>0时.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