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7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归纳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运用表面积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部分面的面积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长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教师强调面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老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也非常感兴趣,做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 生: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 师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想问什么? 师生共议研究课题: (1)什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长方体展开图。 师:同学们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 生:围成长方体的是6个长方形。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展开后6个面的总面积。 师归纳后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表面积,那么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多媒体出示长方体粘合图 师:同学们看完后,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也就知道了做纸盒所需要的面积。 生:要知道做这个纸盒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它的表面积。 〔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求做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多媒体出示长方体图形 师:现在同学们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没有数据。 师课件出示数据,引导学生把数据放到长方体相应的位置。 2、探究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又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条件呢? 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 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 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和()。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长和宽的关系: 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 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高)和(宽)。 3、尝试计算 问:现在你能求出做这纸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吗? 学生尝试计算,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讨论,想方法求出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 (2)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反应:哪个小组先上来,把你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在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仔细地听,认真地想,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他们提问 学生板演后说明想法: 生1:我先用30x10求出上面的面积,因为上下面的面积相同,所以再乘2就是上下面的面积;用30x15求出前面的面积,再乘2就得出了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用15x10求出右面的面积,再乘2,就是左右两个面对面积,然后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生2:我先求出上面、前面、左面3个面的面积,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再乘2就求出6个面个的面积。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 师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汇报结论。 指两生把板书上的数字换成对应的长、宽、高,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或者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 多媒体出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或者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 4、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多媒体出示: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计算,指生汇报并说明想法,引导学生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四、牢固新知、拓展运用 1、课件出示“我会选”,学生口答。同时在多媒体上出示答案。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件出示“说一说”,学生口答,同时在多媒体上出示答案。运用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3、课件出示“聪明的你”,引导学生注意: (1)在处理长方体(正方体)实际应用时,要灵活运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一定是6个面); (2)计算时,关键是找准数据。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汇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4、课件出示“攀登高峰”,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时应考虑几个面,问题课后讨论完成。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第2篇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开展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表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说明: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如例3。 三、鱼缸的制作问题: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四、(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个面有相同的两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x高前面=长x高底面=长x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五、练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 (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开展牢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课后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牢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开展适当引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开展复习牢固,同时提出新问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开展合理的猜测,并且举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最后由我来归纳总结。设计探究问题:1.你能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说一下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吗?2.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还开展全班讨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