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学情分析: 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3、丰富词语“得意洋洋”“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 4、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动作、 表情、语言来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狐假虎威》ppt。 2、字卡“狐假虎威”“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 3、狐狸、老虎、小白兔、小松鼠等小动物头饰。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远看像只猫,生来脾气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都发抖。”(老虎) 师:老虎被称为什么?(山中之王) 师:森林里的动物怕不怕老虎? 师:可是在森林了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动物比老虎还厉害,小动物们见了它都跑了,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出示《狐假虎威》ppt,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结合每一幅图片有感情的讲解,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激发幼儿兴趣。 2、讲解过程中可适当让幼儿来猜想故事内容,如:老虎扑的把狐狸给抓住了。让小朋友猜一猜老虎会不会把狐狸吃了?若是没有,狐狸会怎样对老虎说呢?(进一步激发兴趣),同时可以大胆让幼儿来表演。 3、讲解故事的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让幼儿对词语了解并用丰富的表情表演。 4、提问 (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过来了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跑呢? (2)你认为小动物们是害怕老虎还是害怕狐狸呢?理解“狐假虎威”成语的含义。 (3)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一只怎么样的老虎呢? 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更不要仗着别人的威风来灭自己的威风,否则会害人又害己。 2.结合图片,头饰,字卡表演: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语气来表演故事。 1.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让幼儿带狐狸跟老虎头饰来表演。 2、请小朋友表演狐狸跟老虎之间的对话。表现出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想坏主意的样子。又非常“得意洋洋”的样子。和老虎“半信半疑”的表情。 3、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样子。老虎“东张西望”的样子。 4、其他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害怕的逃跑的样子。 5、幼儿分组或合作表演,教师和小朋友集体评议,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活动延伸:把狐狸跟老虎及其它小动物们头饰放入区角活动中,以便以后区域活动时让幼儿大胆的来进行角色表演。注意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表演。 小结及反思: 本教材是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3 文本分析: 本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老虎抓住了狐狸;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敦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文中有许多成语,也需要学生去积累并反复体会揣摩。 教学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要点把握 识字、写字;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学生竞猜。 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毛儿黄,昼伏夜出找肉吃,毛皮柔软又暖和。(狐狸。) 导语: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威风八面,狐狸狡猾奸诈。当老虎和狐狸在森林中相遇,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老虎、狐狸有关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示:“假”有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读jiǎ,是“借、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的意思。 过渡:(观看插图中的老虎、狐狸)单从体形上来说,老虎高大,狐狸矮小,力量太过悬殊。但是,有一只狡猾的狐狸不仅从老虎手中脱身,还借老虎的威势出了一回大风头。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这只狐狸。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出示课文视频资料,边看边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出示词语。 狐假虎威转动扯着嗓子派出去违抗爪子 走一趟神气活现野猪纳闷受骗借着 过渡: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1)指名给加颜色的生字注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3)交流识字方法。 ①读准音:“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卷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 ②巧记生字: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比如,“嗓—桑”“神—伸”“违—围”。 ③加一加:“扯、猪、纳、闷、骗”均可以用加部件的方法识记。 ④与熟字比较:如“瓜—爪”“爱—受”“霞—假”。 (4)学习多音字。可先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再联系旧知识进行拓展补充。 转zhuàn转圈转笔刀闷mèn郁闷纳闷 zhuǎn转移转弯mēn闷热闷声闷气 明确:“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 (5)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指名认读。三、指导写字,当堂评改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 2.学生仔细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要点。 3.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相机提示。 “物、神、活、猪”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注意“神”字是示字旁。注意“礻”与“衤”作比较,发现书写上的异同:“礻”和“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礻”比“衤”少了一个短撇。 “就”字也是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左边是“京”,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 “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两个字上部的撇和捺写得舒展。需要注意“食”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爪”是独体字,笔顺是平撇、竖撇、竖、捺,注意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是竖。 4.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5.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其他学生评议。根据讲评,再次书写。教师巡视,给予点评鼓励。 四、感知大意,作业设计 过渡:同学们的字词已经掌握得相当好了,把这些字词放回文中,你还能读得这么好吗?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练习练习。 1.男女生比赛读,看哪一方读得更流利?一组一段,最后一段齐读。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一些轻声的词语,如“狐狸、嗓子、爪子、尾巴”;一些四字词语,如“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信以为真”。在正确读词的基础上,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通顺。 过渡:读了课文,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了出来,也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了出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并用横线画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之后在小组交流。 3.学生在全班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神气活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