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家庭提升练习专项题部编版

举报
资源描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7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家庭提升练习专项题部编版 班级:_ 姓名:_ 1.课文精彩回放。繁星(七一)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一句中,“永不漫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回忆”?_ 2“这些事”具体指哪些事?为什么“这些事”会成为“永不漫灭的回忆”?_ 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_ 4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 2.课内阅读。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里。1把原文补充完整。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天上的风雨”是指(_),“心中的雨点”是指(_)。A自然现象,刮风下雨。B人生中的坎坷、磨炼、烦恼、打击等。3诗句通过联想和类比,描写“我”心灵受到打击时向母亲_,讴歌母爱的_和_。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7 1给下列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土膏:_A膏药。B泥土滋润状。晌:_A晌午。B不多时。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3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可以看出。4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 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_ 4.课内阅读。白桦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的光华。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补全诗句。2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A.诗人对冬天的赞美之情。B.诗人对像白桦一校报事物的喜爱之情。C.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一个角度描写了它的美。(_)(2)“披了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晶亮的雪花”等表现了白桦的一种高洁之美。(_)(3)这首诗对白桦的描写,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也有动态上的变化。(_)(4)这首诗在描写白桦时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_)4读了这首诗,白桦给我留下了_、_的印象。5.阅读片断,完成练习。大海啊!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7 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对这个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2仿照本段句式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啊,妈妈 哪一次病床前不是你悉心地呵护?_ 6.阅读绿片段,回答问题。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1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再仿写三个表示绿的词语。2文中的绿指的是()A.一种颜色 B.绿色的植物 C.绿墨水、绿衣服 D.大自然的景象、生命的象征。3春天来了,你还发现哪里有绿色呢?我发现在_有绿色。4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诗句。_是绿的,_是绿的,_是绿的,_也是绿的;7.阅读天地。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7 成功的花(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_ 2这首诗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脚,()手,()新泥,()溪流。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涉过 携着 赤着 踏着 2诗人发出怎样的号召?用“”画出来。3诗人描绘的景物有_、_、_,你还想到了哪些景物呢?写一写:_、_、_等。9.课内阅读。宿新市徐公店 宋 _,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_。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宿新市徐公店是由_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新市:_。3“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两个动词分别是_和_,意思是_,将儿童的_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 10.我会阅读,我会回答。劝学(宋、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5/7 1你知道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吗?把你自己的理解写下来。_ 2类似“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名句还有(写一句)_ 11.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卢纶 卢纶 林暗草惊风 月黑雁飞高,将军夜引弓。单于夜遁逃。平明寻白羽 欲将轻骑逐,没在石棱中。大雪满弓刀(注释)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没:陷入。石棱:石头的突起部分 1两首诗描写的相同之处有()A.事件相同,都是打仗 B.地点相同,都是树林 C.武器相同,都有弓 D.天气相同,都是下雪 2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塞下曲(其三)中的将军在“月黑雁飞高”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从他们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的特点。3塞下曲(其三)中“_”字写出了守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者相衬,表现了_的精神。12.阅读忆江南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这是一首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_ 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 3江南美在哪儿?抄出两句。_ 4“能不忆江南?”是()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13.阅读与理解。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字词。和:_ 青螺:_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7 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 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这首诗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秋月图。(_)诗中的“潭面无风”表现了洞庭湖宁静的美。(_)5本诗从 _看洞庭的山光水色,把洞庭湖比作_,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4.课内阅读。芙蓉楼送辛渐 唐 连江_,_楚山孤。如相问,一片冰心_。1将诗中的作者和内容补充完整。2诗人送别友人的时令季节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_ 3第二句中的“孤”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_ 4这首诗明明是写送别,为什么首句却从“雨”写起,有什么作用?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最能表明诗人晶莹透明心灵的是哪一句?_ 6联系整首诗,说一说第三句中的“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_ 15.古诗阅读。独坐敬亭山 _,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_。3我可以给“亭”字加上“_”偏旁,变成“_”字,组词_。4翻译诗句,并回答问题。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5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B.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7/7 C.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D.作者写这首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怀才不遇的愤懑。1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河流 日谷川俊太郎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笑 因为太阳在逗它呀!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歌唱 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妈妈 河水为什么冰凉 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 妈妈 河流多少岁了 总是与年轻的春天同岁 妈妈 河流为什么不歇息 那是因为大海母亲 等待着它的归程 1下面是长江之歌的部分歌词,请在括号里写出河流中与它的内容有联系的小节的序号。(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_)(2)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_)2从诗歌第小节中的“笑”和第小节中的“歌唱”,我们可以感受到小河 _。3关于这首诗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在笑”是看到的,“在歌唱”是听到的,“冰凉”是触摸后感觉到的,“多少岁”是想到的。B.诗以母子问答的活泼有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流的特点。C.整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4照样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小节诗歌。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