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理概念公式复习及模拟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初三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理概念公式复习及模拟试题中考物理概念公式复习一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2 .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用符号q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3 .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 千米=1米;1 分米=米,1 厘米=3 米;1 毫米=/1 米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 m 地球的半径:6 4 00 k m4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重捶、分 度 值 的零刻线是否 磨 损;(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 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 漕 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 字和 单 位组成。6 .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卜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专|,马1的厚度,/句|1 11 I(2)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feH o7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 表。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真(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 时,分。l h=6 0 m i n=36 00 s.1.2机械 运 犷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送量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 的物体)叫参照物.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 所 选 的参照纥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垃至。(速度不变)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 动 快 慢的物理量。6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公式:v=s/t速 度 的 单 位 是:m/s;常用单位是:k m/h o 1米/秒=3.6 千米/小时7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升程 除以 时间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9.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刻度尺 和 秒 表。1.3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 动而产生。振 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声音的传播:声 音 靠介 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靠 空 气 传来的。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o声 音 在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 体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5总=;田 总4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色、音调、响度。(1)音调:是指声音的&低,它与发声体的振 动 频 率有关系。响度:是指声 音 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5.人们用力心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她 M必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 0分贝。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 减弱;(2)在 焦敏程中减弱;在 人耳 处减弱。2.1、2.2光的色彩光的传播1 .光源:自身能够 发 茏 的物体叫光源。2 .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显、黄、绿、蓝、星、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3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 红、黄、青。4 .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应用: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5.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光的直线传播:光 一 在 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柘矮。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 质 中沿直线传播6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X108 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 X 1 08m/So7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 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8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坡在同一平面上、反 射 光 线 与 入 射 光 线 分 居 法 线反射也等于入射角。入1%法算数射光(注: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 7 7 7 7 7 7 1 0.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 与 物 体 大 小 型 箜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 直平面 镜 成 的 是虚像。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2.3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箱纷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2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盘褪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丽帆折射角箜石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 播 方 向 叁;(折射光路也是 可逆 的)3.凸透镜:中 间厚边缘 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 聚 作用,所以也叫会 聚透镜。凹 透 镜 对 光 线 具 有 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像:物 距(U)像距(v)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 2 ff v 2f倒立缩小实像u=2fv=2f倒立天实像f u 2f倒立放大实像u=f不能成像u F=Ps;S=S-P5 .增大 压 强 方 法:去)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亡L,io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6 .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 尢 皈甥,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上座逞,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馍 尢嬖翳。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 力 作 府,而且液体具有流 动性。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筋点也和 砥 都 有 压 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应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 随深度 增 加 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 相 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 度 值关系。9 .液体压强计算:左且汲出(P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也,人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 垂 苣 距 离,单 位m。)1 0 .液体压强公式:P=P g 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 度和深度也美,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1 1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实验。1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 气 受 到重力 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这度的 增 大 而减 小。1 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 压 计,常见 金 属 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 气 压 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 XI05帕=76 c m水银柱高。1 4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降低,气压增大时 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遨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 饭 时 高 压 锅 内 气 压大,水 的 沸 点高,饭容易煮好。1 5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 强越小。5.2 浮力1 .浮力:一切 浸在 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 浮 力)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D F浮VG下沉;F *G上浮;F淬=G悬浮或漂浮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物仝。液下沉;P 物二夕液上浮 P 物士_。液悬浮。物体的漂浮条件:物V。液_。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4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所 到 的 重 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公式:/=G排=0 液 g%:5 .计算浮力方法有:(1)秤量法:(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 科F向 上-F 向 下(3)阿基米德原理:尸 浮=G 揖=P 液 g 匕,(4)平衡法:F 浮=6物(适合漂浮、悬浮)7.浮力利用:(1)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楚小于空气的气体。他们是靠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受助物受力来实现升降。初三物理概念公式复习二 姓名_ _ _ _ _ _ _ _6.1简单机械。1 尹1 .杠杆:一 根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 动的硬棒就岫工拜加嗫 L 2,平衡时F l j;t-“。(i瓦=31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工物体1S内 做 功 千瓦=1000瓦)8 .功 率 表 示 物 体做 功的快慢。6.3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 个 物 体 就 具 有能。2 .动能:物 体 由 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遨度越 大,质 量 越大,动能就越大。3 .势 能 分 为重 力 势 能和弹 性 势 能。4 .重力势能:物 体 由 于 技举物而具有的能。物 体质 量越 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5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 翎 性 形 变 而具的能。物 体 的形变程度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6 .机械能:动 塞 和势能 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一 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 化的。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变 大,动能变 小,速度 变 小-(填“变大”、“变小”、“不变”)。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 水能 和 风能。12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 么 机 械 能 的 总 量不变。7.1温度 物态变化1.温度:是 皤 麻 体 的冷热程度。测 量 的 工 具 是温度计。2 .温 度 计 是 根 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3 .摄氏温度():单位是授 氏 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 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滋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 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4 .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5 .体温计:测 量 范 围 是35 C至42 ,每 小 格 是0.1 o6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 程 和 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 要 浸 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送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衮琳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凹 面相平。7 .固 态、液 态、气 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升 华 吸热国I*熔化(吸 微 此 木 汽 化(吸热 工吗 褥X固做热)液 慈*化(放热),、愈凝 化 做 热)8 .熔化:物 质 从 周 态 变 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殁 热。9 .凝固:物 质 从液态变 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1 0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固丕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 温 度 叫凝固然、。同一晶 体 的 熔 点 和 凝 固 点相 同。1 1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 超 温 度(即熔点),而非晶体 没 有熔 点。1 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上图中AD是晶体 熔化 曲线图,晶体在AB段 处 于 周 态,在B C段是道出过程,程热,但激度不变,如干固液共存状态,CD段 处 于 膝 球;而D G是 晶 体 理曲线图,D E段于液东E F段落是凝圈过程,庭热,温度 不 变,处 于固液共存状态,F G处于 固态。1 1 .汽化:物 质 从 液 态 变 为气 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 发 和沸 腾C都 要吸热。1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 在任 何温 度 下,且 只 在 液 体表 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 在一 定温度(沸点)下,在 液 体 的 鄢 和表 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