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六年级毕业班常用解题思路示例解析及数学公式数学概念汇总、检测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常用解题思路解析示例一、“直接思路”这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例1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 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例 2 下 面 图 形(图 2.2)中有多少条线段?4 F f P?F$2 2.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1)左端点是A 的线段有哪些?有 A B A C A D A E A F A G 共 6 条。(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 B C、B D、B E,B F、B G 共 5 条。(3)左端点是C的线段有哪些?有 C D、C E C F、C G 共 4 条。(4)左端点是D的线段有哪些?有 D E、D F、D G 共 3 条。(5)左端点是E 的线段有哪些?有 EF、EG 共 2 条。(6)左端点是F 的线段有哪些?有 FG 共 1 条。然后把这些线段加起来就是所要求的线段。二、逆向分析思路从题目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未知的条件作为要解决的问题,再找出解这一个(或两 个)问题所需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找的条件在题里都是已知的为止,这就是逆向分析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分析法。例 1两只船分别从上游的A地和下游的B 地同时相向而行,水的流速为每分钟3 0米,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每分钟6 0 0 米,有一天,两船又分别从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但这次水流速度为平时的2 倍,所以两船相遇的地点比平时相遇点相差6 0 米,求 A、B 两地间的距离。分 析(用分析思路考虑):(1)要求A、B 两地间的距离,根据题意需要什么条件?需要知道两船的速度和与两船相遇的时间。(2)要求两船的速度和,必要什么条件?两船分别的速度各是多少。题中已告之在静水中两船都是每分钟6 0 0 米,那么不论其水速是否改变,其速度和均为(6 0 0+6 0 0)米,这是因为顺水船速为:船速+水速,逆水船速为:船速-水速,故顺水船速与逆水船速的和为:船速+水速+船速-水速=2 个船速(实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要求相遇的时间,根据题意要什么条件?两次相遇的时间因为距离相同,速度和相同,所以应该是相等的,这就是说,尽管水流的速度第二次比第一次每分钟增加了 3 0 米,仍不会改变相遇时间,只是改变了相遇地点:偏离原相遇点6 0 米,由此可知两船相遇的时间为6 0 +3 0=2 (小时)。此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3)表示:图2.3例 2五环图由内径为4,外径为5的五个圆环组成,其中两两相交的小曲边四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相等(如图2.4),已知五个圆环盖住的总面积是1 2 2.5,求每个小曲边四边形的面积(圆周率n 取 3.1 4)分 析(仍用逆向分析思路探索):(1)要求每个小曲边四边形的面积,根据题意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曲边四边形的面积,没有公式可求,但若知道8 个小曲边四边形的总面积,则只要用 8 个曲边四边形总面积除以8,就可以得到每个小曲边四边形的面积了。(2)要求8 个小曲边四边形的总面积,根据题意需要什么条件?8个小曲边四边形恰好是圆环面积两两相交重叠一次的部分,因此只要把五个圆环的总面积减去五个圆环盖住的总面积就可以了。(3)要求五个圆环的总面积,根据题意需要什么条件?求出一个圆环的面积,然后乘以5,就是五个圆环的总面积。(4)要求每个圆环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已知圆环的内径(4)和外径(5),然后按圆环面积公式求就是了。圆环面积公式为:S 圆环=n(R 2-r2)n(R+r)(R r)其 思 路 可 用 下 图(图2.5)表示:图2.5三、一步倒推思路顺向综合思路和逆向分析思路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在解题时,两种思路常常协同运用,一般根据问题先逆推第一步,再根据应用题的条件顺推,使双方在中间接通,我们把这种思路叫“一步倒推思路”。这种思路简明实用。例1 一 只 桶 装 满1 0千 克 水,另 外 有 可 装3千 克 和7千 克 水 的 两 只 空 桶,利用这三只 桶,怎 样 才 能 把1 0千 克 水 分 为5千 克 的 两 份?分 析(用 一 步 倒 推 思 路 考 虑):(1)逆 推 第 一 步:把1 0千 克 水 平 分 为5千 克 的 两 份,根 据 题 意,关键是要找到什么 条 件?因为有一只可装3 千克水的桶,只要在另一只桶里剩2 千克水,利用3+2=5,就可以把水分成5 千克一桶,所以关键是要先倒出一个2 千克水。(2)按条件顺推。第一次:1 0 千克水倒入7 千克桶,1 0 千克水桶剩3 千克水,7千克水倒入3 千克桶,7 千克水桶剩4 千克水,3 千克水桶里有水3 千克;第二次:3 千克桶的水倒入1 0 千克水桶,这时1 0 千克水桶里有水6 千克,把 7 千克桶里的4 千克水倒入3 千克水桶里,这时7 千克水桶里剩水1 千克,3 千克水桶里有水3 千克;第三次:3 千克桶里的水倒入1 0 千克桶里,这时1 0 千克桶里有水9 千克,7 千克桶里的1 千克水倒入3 千克桶里,这时7 千克桶里无水,3 千克桶里有水1 千克;第四次:1 0 千克桶里的9 千克水倒入7 千克桶里,1 0 千克水桶里剩下2 千克水,7 千克桶里的水倒入3 千克桶里(原有1 千克水),只倒出2 千克水,7 千克桶里剩水5 千克,3 千克桶里有水3 千克,然后把3 千克桶里的3 千克水倒1 0 千克桶里,因为原有2 千克水,这时也正好是5 千克水了。其思路可用下图(图2.6 和图2.7)表示:问题:怎样把10千克水分为5千克的两份用照3+2=58一步从条件顺推例2今有长度分别为1、2、3 9厘米的线段各一条,可用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从中选用若干条线段组成正方形?分 析(仍可用一步倒推思路来考虑):(1)逆推第一步。要求能用多少种不同方法,从中选用若干条线段组成正方形必须的条件是什么?根据题意,必须知道两个条件。一是确定正方形边长的长度范围,二是每一种边长有几种组成方法。(2)从条件顺推。因为九条线段的长度各不相同,所以用这些线段组成的正方形至少要7条,最多用了 9条,这样就可以求出正方形边长的长度范围为(1+2+当边长为7厘米时,各边分别由1+6、2+5、3+4及7组成,只有一种组成方法。当边长为8厘米时,各边分别由1+7、2+6、3+5及8组成,也只有一种组成方法。当边长为9厘米时,各边分别由1+8、2+7、3+6及9;1+8、2 +7、4+5及9;2+7、3+6、4+5 及 9;1+8、3+6、4+5 及 9;1+8、2+7、3+6 及 4+5 共 5 种组成方法。当边长为1 0厘米时,各边分别由1+9、2+8、3+7及4+6组成,也只有一种组成方法。当边长为1 1厘米时,各边分别由2+9、3+8、4+7及5+6组成,也只有一种组成方法。将上述各种组成法相加,就是所求问题了。此题的思路图如下(图2.8):问题:能用多少种不同方法从中选用若干条线段组成正方形正方瑶边长逆推第一步第一种边长各司的长度范围多 小 梅 戏 法 I条件图2.8四、还原思路从叙述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步倒着推理,直到解决问题,这种解题思路叫还原思路。解这类问题,从最后结果往回算,原来加的用减、原来减的用加,原来乘的用除,原来除的用乘。运用还原思路解题的方法叫“还原法”。例 1 一个数加上2,减 去 3,乘 以 4,除 以 5 等 于 1 2,你猜这个数是多少?分 析(用还原思路考虑):从运算结果12逐步逆推,这个数没除以5 时应等于多少?没乘以4时应等于多少?不减去3 时应等于多少?不加上2 时又是多少?这里分别利用了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一步步倒推还原,直找到答案。其思路图如下(图 2.9):条件:例 2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分 析(用还原思路探索):李白打酒是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广为流传的一道用打油诗叙述的著名算题。题意是:李白提壶上街买酒、喝酒,每次遇到酒店,便将壶中的酒量增添1倍,而每次见到香花,便饮酒作诗,喝 酒 1斗。这样他遇店、见花经过3 次,便把所有的酒全喝光了。问:李白的酒壶中原有酒多少?下面我们运用还原思路,从“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开始推算。见花前一一有 1斗酒。第三次:见花后一一壶中酒全喝光。第三次:遇店前一一壶中有酒半斗。第一次:见花前一一壶中有酒为第二次遇店前的再加1 斗。遇店前一一壶中有酒为第一次见花前的一半。其思路四笳十一个数f加2-叵 减3-叵 悚 以4-叵 除 以5等于回还原问题,亡=减2-四 加3-巨 除 以4-叵 乘 以5五、假设思路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一些重要的定理、法则、公 式 等,常常是在“首先提出假设、猜 想,然后再进行检验、证实”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数学解题中,也离不开假设思路,尤其是在解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如能用 假设”的办法去思考,往往比其他思路简捷、方便。我们把先提出假设、猜 想,再进行检验、证实的解题思路,叫假设思路。例1中山百货商店,委托运输队包运1 0 0 0只花瓶,议定每只花瓶运费0.4元,如果损坏一只,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还要赔偿损失5.1元。结果运输队获得运费3 8 2.5元。问:损坏了花瓶多少只?分 析(用假设思路考虑):(1)假设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损坏一个花瓶,那么所得的运费应该是多少?0.4 X 1 0 0 0=4 0 0 (元)。(2)而实际只有3 8 3.5元,这当中的差额,说明损坏了花瓶,而损坏一只花瓶,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还要赔偿损失5.1元,这就是说损坏一只花瓶比不损坏一只花瓶的差额应该是多少元?0.4+5.1=5.5 (元)(3)总差额中含有一个5.5元,就损坏了一只花瓶,含有几个5.5元,就是损坏了几只花瓶。由此便可求得本题的答案。例 2有 1 0 0 名学生在车站准备乘车去离车站6 0 0 米的烈士纪念馆搞活动,等最后一人到达纪念馆4 5 分钟以后,再去离纪念馆9 0 0 米的公园搞活动。现在有中巴和大巴各一辆,它们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 0 0 米和1 5 0 米,而中巴和大巴分别可乘坐1 0 人和2 5 人,问最后一批学生到达公园最少需要多少时间?分 析(用假设思路思索);假设从车站直接经烈士纪念馆到公园,则路程为(6 0 0+9 0 0)米。把在最后1 人到达纪念馆后停留4 5 分钟,假设为在公园停留4 5 分钟,则问题将大大简化。(1)从车站经烈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