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生物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生物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通常被人们认同为: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脱离细胞演变成病毒。下 列叙述不支持该观点的是A.病毒都是寄生的,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B.病毒的核酸与宿主细胞的某些核酸片段碱基序列相似C.病毒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介于生物大分子与细胞之间D.病毒与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相似2.抑制物与底物竞争酶的同一结合部位,阻碍了底物与酶相结合,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称为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物与酶的非活性部位相结合,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呋喃丹对棉铃虫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方式为竞争性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呋喃丹的分子结构与乙酰胆碱相似B.两类抑制物均一定程度抑制了酶的调节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中,底物浓度的改变不影响酶促反应速率D.抑制物结合的部位阻碍底物和酶的结合,产生空间位阻也可以造成竞争性抑制3.研究发现,较长时间生活在低温条件下的某植物根系比常温下干重下降、对磷的吸收减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运输34PO等相关离子的载体在低温下空间结构被破坏B.低温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能量供应减少C.组成根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在低温下流动性降低D.根系在低温条件下生长极慢,根毛区的有效吸收面积较常温下生长的根系小4.科学家研究癌细胞分裂过程时发现,在常见的染色体外会出现一些环状的 DNA(染色体外的 DNA),即 ecDNA。ecDNA 上没有着丝粒,往往是随机分配到复制后的细胞。这些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的 ecDNA 上包含的主要是癌基因,ecDNA 能够极大地增强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让癌症的恶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ecDNA 是癌细胞中癌基因的唯一载体B.与染色体上 DNA 相比,ecDNA 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C.ecDNA 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中,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不会导致细胞癌变5.某生物(2n=4)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变异细胞甲,最终产生了 AaXB、aY、XB三种类型的精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后期 A、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B.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了交换C.细胞甲是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三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D.产生上述精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6.研究人员将含15N-DNA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 的培养液中,培养 X 分钟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 DNA 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分别对应图中的两个峰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热变性处理导致 DNA 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根据条带的位置和数目可以判断 DNA 的复制方式C.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 X 分钟内大肠杆菌细胞最多D.未经热变性处理的子代 DNA 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后也能出现两个条带7.R 基因是水稻的一种“自私基因”,它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从而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有基因型为 Rr 的水稻自交,F1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 RR:Rr:rr=3:4:1,F1随机授粉获得 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 基因会使同株水稻 2/3 的不含 R 基因的花粉死亡B.F1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 R:r=3:5C.F2中 r 的基因频率约为 0.31,基因型为 rr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1/16D.从亲本到 F2,R 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高,该水稻种群己进化为新物种8.热射病(重症中暑)是一种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的致命性疾病,患者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引发器官功能障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温度超过 40时,皮肤主要以辐射和传导方式散热B.热射病患者细胞中大部分蛋白质已变性失活,导致器官功能障碍C.健康人体在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通常低于寒冷环境的散热量D.高温天气剧烈运动后,快速饮用大量冷饮是降低体温的最好方式9.GABA 在成年哺乳动物体内往往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而在胚胎时期的神经元中却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胚胎发育期的神经元内 Cl-浓度明显高于成熟神经元,研究发现,这与 NKCC1 和 KCC2 这两种 Cl-转运体的表达水平变化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ABA 由突触前膜释放后需要组织液运输才能作用于后膜B.在成年哺乳动物体内,GABA 往往导致突触后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在胚胎发育期的神经元中,CABA 与 GABA-A 受体结合后,Cl-会外流使 GABA 表现为兴奋效应D.神经元成熟过程中,KCC2 的表达水平下降,NKCC1 的表达水平升高10.一位有多年糖尿病史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一直控制较好。最近发现,早餐前的空腹血糖一直较高,到了夜间还会出现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医生检查后认为他出现了“血糖先低后高现象”,建议睡前适当吃点东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早餐前的空腹血糖较高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引起的B.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比值升高C.“心慌、乏力”是因为低血糖引起机体供能不足所致D.血糖浓度升高、神经递质释放均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11.下图表示植物体内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三者之间的合成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强过程有利于促进植物果实成熟B.过程主要发生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C.与“瓜熟蒂落”有直接联系的过程是D.三者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而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12.下图表示生态位分化中的食性分化模式图。自然选择对以 c 为食的个体有更大的压力,因而 A、B 两个种群中以 c 为食的个体数会逐渐减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 A 和 B 在食性上的分化可降低种间竞争压力B.竞争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C.错开活动范围和时间是生态位分化的适应模式之一D.A、B 种群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13.为扎实做好长江地区的生态修复,某地区在退渔还湿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栽水生植物”的模式恢复江滩湿地风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改变了江滩湿地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江滩湿地演替中,各个种群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增长曲线C.江滩湿地群落和人工林群落的重要区别是物种组成不同D.“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找水生植物”体现了江滩湿地群落具有水平结构14.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单位:10nKJhm-2a-1)进行分析,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用于呼吸消耗的能量为 9.0X10nKJhm-2a-1B.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粪便中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8.4%D.若向生态系统喷洒农药,可有效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15.森林中健康的树木会分泌防御性化合物让白蚁敬而远之,这些树木死亡后,以白蚁为主力的食朽木生物就会在短时间内将之粉碎。白蚁有时也会进攻活着的树木,但这些树木大多是受伤或者病弱的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蚁既是森林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又是消费者B.健康树分泌的防御性化合物给白蚁传递了化学信息C.白蚁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上可以提取防御性化合物对白蚁进行化学防治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1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黑藻叶片做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重铬酸钾溶液由灰绿色变成橙色可证明有酒精的产生C.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选择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是最佳的实验试剂组合D.赫尔希和蔡斯以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7.在盐化土壤中,大量 Na+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 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 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盐胁迫下,Na+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使用 ATP 抑制剂处理细胞,Nai 的排出量会明显减少C.在高盐胁迫下,胞外 Ca2+抑制转运蛋白 A,胞内 Ca2+促进转运蛋白 CD.转运蛋白 C 能同时转运 H+和 Na+,故其不具有特异性18.已知甲病(A、a)和乙病(B、b)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的遗传家系图如图所示,其中-4 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5 的基因型是 aaXBXB或 aaXBXbC.-1 与-2 再生育一个女儿,不患病的概率是 3/4D.-1 与-4 婚配的后代中患病的概率是 9/1619.人体内的调节性 T 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抑制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从而维持免疫稳定。该细胞内 FOXP3 蛋白基因的持续表达对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是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毒性 T 细胞膜表面可能有某种免疫活性物质的受体B.调节性 T 细胞的增多可提高某些器官移植的成活率C.增强 FOXP3 蛋白基因的持续表达会引起自身免疫病D.研究调节性 T 细胞的作用机制有利于防治恶性肿瘤20.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总量,可用于计算某种群、某类群生物的或整个生物群落的干重。下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在农村生态系统中植物供给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更多B.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口密度大,导致其生物量的比例较高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三、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5 分。分。21.(8 分)对某种果树叶片光合作用有关指标的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叶片暗处理 24 小时后测定得到单叶片质量。研究表明,即使在气温相同条件下,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呼吸速率也不同。(1)实验室里选取刚采摘的新鲜叶片(去除叶脉、叶梗)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对于滤液细线的处理操作规范,且所用滤纸干燥,最终实验结果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是(答出两点)。(2)光反应中,光能被吸收、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中。据表中数据可知,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若将上部叶片进行遮光50%处理(其他环境条件与未遮光时相同),遮光后净光合速率为 0.20molm-2s-1,那么,与未遮光时相比,水在光下的裂解速率(填“增大”“基本不变”或“减小”)。(3)间歇光是一种人工光源,能够实现极短时间的照光和极短时间的黑暗轮番交替,光和暗的时间均为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结果发现,用一定量的光照射果树叶片,间歇照射比连续照射的效率要高,分析其原因是。22.(16 分)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