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东城区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吴二生物2023.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铁。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穗态失调的是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到达高海拨地区感到头晕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细胞呼吸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2.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冰球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有关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下陡B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完成挥杆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实现队友之间的配合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沈动的方式双向传递B兴奋部位细胞膜丽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货C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D神经元细胞膜外K+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一下列关于人体血糊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糠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B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精原的分解,故具有降血糠的作用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效应相互抗衡D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载体并消耗ATP完成的5.人体下传脑既具有内分泌功能,又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B下东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枇C.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D.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高二生物第1页(共10页) 6.以下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以反射弧为作用途径B都能实现远距离调掉C都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D.都有传递信息的物质7.下列叙述不属于人体免疫细胞中树突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共性的是A.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B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C昌递信息给辅助性T细胞D能分裂分化并产生抗体8少数人注射青震素后会出现胸问和呼吸围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休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震素过敏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铭陷B抑制细胞免疫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C青霍素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震素才可能引发过敏反应9.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枸种灭活的病毒瘦苗正式投人市场前,研发人员采用四种不同方案对人猎进行接种,并在接种后第0天,第28天检测人体产生抗体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096:第0天拳种8bx:第0天、14天分别捷种4g:第0天、21天分别接种4g:第0天,28天分泉接种4g1024筐256盅标64164,儿R民网。园国第0天第28天注;各方案左倒为症范组,右倒为安愚制组A.根据本实验,选择方案3进行疫苗接种的效果最佳B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灭活病毒疫苗相当于抗体C注射灭活病毒疫苗可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疡D.接种两次疫苗效果好于一次是因为机体会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高二生物第2页(共10页) 10.下图为桃课外学习小组用玉米胚芽鞘进行的部分实验,该实验说明A.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尕端B玉米胚芽鞠对生长素的灵敏度高于根尖C胚芽鞘直立或张曲生长玩与单侧光照射有关D,生长素促进尖端的下部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11.园林工人在修剪路边的大叶黄杨时,剪去顶端可以使侧芽生长素的含量A.千高B降低C儿乎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12.拟南芥.莴苣等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有光的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为这些需光种子的萌发提供所需要的能量B植物能感知光信号是由于体内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二C光能够影响植物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D,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还有温度.水分等13.一个种群在自然环境中不能长期保持*J“形增长的原因是A.栖息地面积足够大B处于生育期的个体足够多C存在天敌或站争者D,每个季节都有充足的食物14.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东北虎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栖息地片段化A.有利于东北虎个体的迁人,迁出及个体间的交流B使东北虎捕食更方便,有利于其生存与素衍C使东北虎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D.使东北虎繁殖加快,进而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桦性15.外来物种风眼莹(俗称“水菁芦“)在棣水域的过度繁殖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学后果。研究人员在水域巾投放一定量的喜食水蓟芦根系和芽苞的草鱼苗,一段时间后水菁芦开始凑少,水质得到改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葫芦的引人会导致该水域的优势种被取代B水菁芦的引人会导致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C水蓦芦的引入和节鱼苗的投放均改变了该群落演曾的速度D.阳光和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引起该水域猪落结构的变化属于次生演唐高二生物第3页(共10页)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70分。16.(12分)人类活动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不断加剧。研究园栏封育和自由放牧两种管理方式下草厚植物群落的特征,以期为制定退化草原的恢复措施提供依据。(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欲研究园栏封育对草原生物量的影响。可采用法在围栏内外进行取样。王仪DE里吴[晓50日图栏外恩200葛a班寺30荨130鬟20彗1001050“0~1010-2020-3030-40405050锚0“图栏内国根土层深度ccm注:丶表示差异显著,无八表示差异不显著。图中结果显示,围栏内外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2)科研人员在本研究中发现,围栏封育可使草原的物种中富度增大。但另有研究曾得出相反的结论。可能导致不同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的因素有。(塔字母序号)物种|生态位密度(相对值编号|国栏内国栏外S10.8730.534a.封育前草地退化程度不同b,章地类型或生境不同c封育时间长短不同a卜aF4对照组放牧强度不同a个7门(3)迹一步研究围栏封育对群落中植物生态位的影]S]0555门一响.生态位宽度可反眺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及对‖S5|0.224环境的能力。由表可知一些植物的园|S6‖0.530|0.507栏内生态位宽度大于围栏外,原因是一0(D本研究是否为“围栏封育是应对退化草原恢复的【吊,一10有效措施“提供了一定的证据?请陈述理由:一429高二生物第4页(共10页) 17.(10分)黑松是我国北方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之一,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是黑松上两种重要的钻蛆性害虫,近年来给黑松造成了严重危害。(D松墨天牛与褚梗天牛之间存在,因此被认为分属不同物种-(2)野外调查发现,松墨天牛和福梗天牛能长期共存.共同取食和危害同一株黑松。两种天牛属于关系。根据图1图2分析二者能共存的原因日3一林国牟万30棣俊生录29芸20EI影1吴"、Cuuopumuouooyoery5906567575S5S09ETSITSSH川月H应应n图1图2(3)研究发现.黑松的营养物质含量在树干不同高度存在一定差异,靠近土壤的根基部测粉.纤维素含量稍高,蛋白质含量稍低。此外,被昆虫机械破坏或取食时,棘物会产生酣类.生物碱等有毒的次生代谢物进行抵御(如图3),而昆虫的解毒系统会被诱导激活,产生可化解酚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化解生物碱的乙酰胥砧酯酶等(如图4,对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进行防御。350E讥相甩目亘二二80ptlHK_s转秉商刑目口工酮肥碱酸酶玉墓炎150首目M阜100臂50e总酚相对含量0A生物碧相对含量秒城天午福根天牛图3黑松次生代谢物相对吴坤图4天牛消化道部分消化酶及解近酶相对吾量综合以上信息,迹一步分析两种天牛可以共存于同一栖黑松的原因是。(旭目前常用的防虫揩施之一是施加外源酚类化合物(类似于植物的防御物质),采用该措施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写出一条即可)高二生物第5页(共10页) 18.(12分)叶片倾角的变化可反映脱落酸(ABA)或河菜素甾醇(BR)等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已知BR具有促生长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水稻幼苗进行相关实验研究。(1)水稻幼苗中合成的ABA和BR等激素均可作为一种参与调节幼苗的生长发育。(2)分别用低淫度ABA或BR处理水稻幼苗,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倾角大小,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ABA和BR,一者在调节叶片倾角方面表现为作用。(3)为揭示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1(对施加外源BR不敏感)和突变体2(对施加外源BK敏感)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显示,据此推测,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可能依赖于内源BR的合成与信号传导。|已玟E星片二0|RSsABA50西BR倾角要罗||团BR40要4团云30春不20五2010|s圆不u00一10D14伟0口野生型突蛛体1突变体2图1(D已知5基因和R基因的表巡产物均为BR合成或借号12传导的调节因二.研究人员检测了低液度ABA处理宗10水稻幼苗一段时间后S基因和R基图的相对表达量,荣w结果如图3。请据此完善作用机制模型图。晓040.20园国图3>\//低泥度义/′广p仪佳5语EABA一个一一一个信史传导一一相关基因一一增大广一人高二生物第6页(共10页) 19.012分)学习以下材料,回答(D一(4)题。第二信使学说激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激素分为胺类、多肽或蛇白类.脂类三大类。兵中,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和大多数胺类激素属于吴氯类亲水性激素,无法进入靼细胞内,主要与靼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苏徵人在1965年提出了“第二信使学说“,以描送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该学说认为合氧类激素的作用过程大致血括以下步骤;激素分于作为第一信使,先与靴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G)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肌的腺苷酸环化酶(AC);J在Mg“存在的条件下,AC催化ATP转变成环磷酸腺荐CcAMP);GDeAMP作为第二,使细胞质中无活性的蛇白激酶等蛇白质返级激活,最终引起细胞的生物效应。随后,美国生物化学家罗德贝尔进一步发现,在激素受体与AC之间存在一类起偶联作用的蛋白质一一G蛇白。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活化的受体要通过G蛎白的介导才能对AC发生作用。cAMP第二信使系统中,大多数信号转导功能都是通过激活cAMP依赖的蛎白激酶ACPKA)完成的,PKA能够将ATP分二的磷酸根转移到底物蛋白的丝复酸/苏氨酸残基上(磷酸化反应),引起底物蛇白的空间结构改变,进而佳酶的活性、通道的活动状态、受体的反应性和转录因子的活性等发生改变。被PKA磷酸化的底物蛇白不同,引起的生勒效应也不同。例如,PKA在肝细胞激活磷酸化酶而促进肝糖原分解,在心肌细胞佳锋通道磷酸化而增强心肌收缩,在细胞核内则可逼过cAMP反应元件结合蛇白和活化转录因二等,介导和调节靼基因的表达,生成新的蛭白质,进而改变细胞的功能。苔德兰因发现cAMP作为第二信佳的作用而荣获197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二信使学说“的提出也极大推动了对激素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CD激素分二由人体的合成、分泌,通过运输到全身各处,最终作用于。2)文中“第二信倬“的含义是。(3)请根据材料将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补充完整;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G蛎白被活化一一PKA激活磷酸化酶-~在酶的作用下,肝糖原分解为蒋萄精。1mol育上腺素可促使细胞生成10“mol莹萄糠,说明该过程具有信日效应。高二生物第7页(共10页) (4)进一步研究发现,cAMP激活PKA后,PKA在激活下游蛎白的同时也会激活磷酸二酯酶(PDE),使cAMP水解成为无活性产物。此调节过程存在的意义是“20.(12分)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巾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多巴脓传递愉悦感。吸食可卡因易成瘦,并导致脑组织掩伤,情绪不稳等大量生理心理疾病。CD多巴胺是一种.如囹1,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上的转运载体从突触间隔回收。可卡图进人人体后会转运载体的作用,使多巴脓的作用时间。最终由于多巴脓受体数量凑少,必须摄人更多可卡因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导致成癫。-一_非成瘦组-@-成瘦组FFRI1FB3,FB5多巴肤牧运载体12468时间(天)注,FR表示踏板任务难度,FR1、FR3、FRS5分别表示掉压一次、三次、五次踏板获取一次可卡国注射图2(2)为研究毒品成瘦能否遗传给后代,科研人员利用可卡因自身给药成瘦模型大鼠进行实验。让雄性大鼠通过触动踏板来自主获得可卡因注射,并不断增加踏板任务难度,通过测量踏板压力衡量大鼠对可卡图的渴求程度(顺药动机)。将成癌组和非成癫组大鼠(F)分别与未接触过可卡因的正常雌鼠交配,产生后代(F,检测F成瘦行为,结果如图2。D图2结果说明,父本大鼠可卡因成瘟可增加其后代成瘦风险。判断依据是。G寻求毒品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科研人员提出假说“成瘦的遗传取决于亲代动物是否有主动寻取毒品的行为,而非可卡因是否成瘦“,平设计图3所示实验。高二生物第8页(共10页) 自主狼取可卡图被动注射可卡因自主获取生理盐水被动注射生理益水注;自主获取可卡因/生理益水的大鼠每次按动踏板的同时会等剂量注射给被动组大鼠可卡图/生理益水。组别父本大鼠给药方式父本大鼠表城后组操作检测指标1自主荻取可卡图成瘟2自主获取生理故水不成瘦分别与正常雕鼠-3被劣注射可卡田成瘦杂交获得F一答检压力4被动注射生理盛水不成瘦若结果为*则假说成立。(3)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大鼠的后天获得性行为更容易影响后代。这对人类社会生活有什么重要提示?21.(12分)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8%的序列来自病毒,据推算,这是我们的吊长类祖先在数百万年前道受病毒感染留下的“后遗症“。(D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膜表面棠些分二通常会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这些变化信号,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裂分化成和记忆工细胞,前者可以靴细胞。偶然的情况下,当病毒感染的是生殖细胞,插人细胞基因组的病毒基因会传给孔代,即成为“内源性病毒CERV)“。研究发现,ERV中的一些基因(如抑制素基因)可使细胞具有拓抗其他病毒侵染的能力。(2)为探究抑制素对人体细胞抗病毒能力的作用,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选取易感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分别转人空载体.抑制素基因.RDR-e基因(表达产物可抗RDR病界),检测细胞的抗RDR病毒能力、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表明高二生物第9页(共10页) RDR病毒4相对感标程度乏史0.0窄裁体ˇRDRemy“抑制素图1图2(3)研究人员选取另一种细胞一一胎盘干细胞(抑制素表达量高)进行实验。实验组将一段特定RNA片段转人胎盘干细胞,通过特异性结合抑制素mRNA倬其降解,从而下调抑制素的表达;对照组应转人*检测两组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细胞变得易感染。在实验组处理的基础上再,可进行进一步验证。预期实验结果为。(图2是抑制索协助人细胞抵抗RDR病毒的可能分子机制,请用文字进行描述。机制1:机制2:抑制素基因转录翻译成抑制素,在胞内与ASCT2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一起转移至细胞膜,阻止RDR病毒进人细胞。高二生物第10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