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志臻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志臻中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22分) 1.(8分)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英雄情怀亦是诗。什么是英雄情怀?那是秋瑾面对家庭的束缚和清政府的四面楚歌发出①   ,   。”(《满江红》)的拳拳心语;那是诸葛亮临出征前“②   ,不宜异同”《出师表》)的忠心劝告;那是孟子面对生与义不可同得时做出“③   ”的大义抉择(《鱼我所欲也》);那是苏轼被贬后吟诵“④   ,   ”(《江城子•密州出猎)),渴望重新得到重用的报国情怀;那是辛弃疾收复河山,建功立业“⑤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豪情。 2.(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chóng)山(jùn)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huá jī)可笑。 (1)给加黑的汉字注音。 ①模样     ②咬文嚼字     (2)结合上下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chóng)     山(jùn)    岭 ②(huá jī)     3.(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鲁迅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社戏》《孔乙己》《故乡》都选自《呐喊》。 C.社稷,国家。社,谷神。稷,土地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律诗八句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全诗押一个韵,在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4.(7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同步实现了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与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地解决。因此初三5班开展了以“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漫画《脱贫攻坚》 材料二: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②脱贫攻坚的重心是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③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完成消除绝对贫困这项任务。④切实纠正等待观望、麻痹厌战、畏缩不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材料三: 通知 初三年级全体学生: 请本周星期三下午到学校会议室集合,收看《脱贫攻坚优秀纪录片展播》。希望大家按时参加,认真观看。 此致 敬礼 校学生会 3月12日 (1)请根据材料一漫画《脱贫攻坚》,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漫画画面的内容。 (2)材料二中有一句话存在语病。这句话是第    句,修改意见是    。 (3)为更好地了解脱贫攻坚战,学生会计划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展播,特发通知。但是其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修改。 内容上:    格式上:    二、(48分) 5.(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以情带景,记叙打猎场面,下片直抒胸臆,抒报国之志。 B.《江城子•密州出猎》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这两首词的“过片”特点有所不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突破了上下片内容各有所侧重的程式,下片词意紧承上片,抒情更加酣畅淋漓。 (2)两首词都以“白发”作为意象,抒发感情却大为不同,请简要分析。 6.(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规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稿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果者耶!” 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乙】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陆游家训》) 【丙】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③,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宋史•陆游传》) 【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③以诗文酬往交友。④派去管理祠观。 (1)下列选项和所给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 A.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B.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或陈于前    ②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③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    ④非他人可及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②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4)甲文中陆游为什么称“吾室”为“巢”,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根据乙文,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能避免“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7.(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记忆要有一份“锱铢必较”的认真 张江龙 ①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透露,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②曾有媒体就“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有94%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记忆中是“斯人也”。为什么会这样?有网友指出这其实是“曼德拉效应”,所谓“曼德拉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效应,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最早是指人们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死于狱中的误解。 ③据介绍,“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既然意思都一样,还有区分的必要吗?笔者认为,对待我们共同的记忆,还是要有一份“锱铢必较”的认真。 ④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有一年年假期间,把太史公司马迁写的《史记》,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并一篇一篇地进行分析、校订和评价,在旁边写下批注,连《伯夷列传》里有一句被历代注家解释错了的话,他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加以校正。 ⑤郭沫若一生写了不少诗词和文章,论著宏富。但他从事著述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旁人代为抄写,一律都是自己动手。即使到了晚年,在他年近80的高龄撰写《李白与杜甫》这部研究性著作时,因视力减退,有人提议让别人代抄,可他仍然不同意。他的不少书都是前后几次易稿,全都是他亲自逐字逐句地反复进行斟酌、锤炼、修改和抄写而成的。这种在学术记忆方面不容有一个字差错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⑥我们的民族记忆,更是不可失之毫厘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田中正明、铃木明、板仓由明等日本右翼学者,就处心积虑地抛出南京大屠杀虚构论,质疑南京大屠杀30万数字是中国人捏造出来的。近年来,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断质疑这个数字,试图冲击我们共同的记忆。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30万人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容许我们抹去和忘记。忘记哪一个都是对我们民族记忆的蔑视,对民族情感的冲击。 ⑦“斯”和“是”的意思一样,区别这两个字,看起来可能并不像“30万”这个数字有必要、有意义,然而这一个字却是作者在创作时深思熟虑的成果,也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民族记忆。如果我们今天不去关注是“是”还是“斯”,明天我们可能也不会去关注是“两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未来我们也更不会去关注其他的文化细节,长此以往,甚至可能会形成对整个民族文化、民族记忆的漠不关心。这样,我们的文化和记忆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⑧对到底是“是”还是“斯”这种“锱铢必较”的认真,不仅可以纠正我们的文化记忆,还可以增进我们对孟子及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了解,甚至可以增进我们的文化认同,维护我们共同的记忆,何乐而不为呢?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填空:本文从    和    (这两空中均填四字短语)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然后指出区别“斯”和“是”的意义,最后强调观点作结。 (3)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大多数网友记忆中是“斯人也”。对此,有网友认为这种大众集体记忆与事实不符的现象是“曼德拉效应”的体现。 B.选文第⑤段中加点的“从来”“一律”“全都”等词语突出了郭沫若先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C.文章第⑥段语言感情色彩鲜明,“处心积虑”“别有用心”体现了作者对日本右翼学者和试图冲击我们共同记忆的人的批判。 D.作者认为,区别“斯”和“是”这两个字,肯定没有记住南京大屠杀30万数字有必要、有意义。但是不去关注,就会造成对民族文化、民族记忆的漠不关心。 (4)有人建议把下面材料补充到第②段中,你认同吗?为什么? 曼德拉效应在很多文化中都有广泛出现,例如歌曲《爱我中华》中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很多人认为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个人记忆出现错误,并不能被称为“曼德拉效应”,一定是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种集体性记忆偏差才可以被称之为曼德拉效应。 8.(6分)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1)这段话出自英国作家    的小说《简•爱》中的一段名言,文中的你是    。 (2)这段话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 9.(12分)阅读下面 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时光里的暖 张子影 ①总有些微笑,生长在心里,温暖了时光。 ②那时我上小学,我们家附近的一条小街道上,紧挨着路口的道边儿有一个馄饨摊子。每天早晨母亲送我上学的路上,都要带我去那里吃一碗馄饨。 ③卖馄饨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人煮汤、下馄饨、配料,女人包馄饨。滚开的汤里永远有一根滚动的大个棒骨和几只香菇。馄饨下进锅里煮的时候,男人就开始配料:在碗底铺上一层洗净发好的紫菜,一小撮儿切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