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3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总

举报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总 (一)“之” 【速记口诀】 “之”字有三用,就是代、助、动。代替人、事、物,常在宾语中。取消独立性,还作“的”字用。宾语能前置,定语可后置,也凭“之”字功。有时凑音节,没有实在义。译为“去、往、到”,充当动词用。 词性 用法及意义 代词 人称代词,用来指代人。 ①多指代第三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就战胜了他们。(代词,他们,代指齐军) ②有时也可用来指代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第一人称代词,我,代指蒋氏本人。) 指示代词,用来指代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它”“它们”。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我)抬头看着它们,脖颈都为此变得僵硬了。(代词,它们,代指蚊子) 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事,相当于现代汉语“……这(那)件事”。如: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词性 用法及意义 代词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通常作复指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样)”。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这一类(景物)。 助词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污染。 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某些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实在意义,不译。如: ①久之,目似瞑。(《狼》)——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 ②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作宾语时,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这个“之”仅起标志作用,不需要翻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即把用来修饰中心语的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用一个“之”字作标志,起到强调定语的作用,可不译。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上(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民间(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不译。 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到……去。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二)“其” 【速记口诀】 “其”字可代“我”和“他”,近指远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副词反问译“难道”,还有祈使和推测,译作“一定”和“大概”;连词假设和选择,译为“如果”和“或者”。 词性 用法及意义 代词 人称 代词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一般代人,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可译为“他(她、它)”“他(她、它)们”,不能加“的”。如: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他射箭十次中了八九次,只是稍稍点点头。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有时表示领属关系,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如: ①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狠)打算钻洞进去,来攻击他的背后。 ②增其旧制。(《岳阳楼记》)——扩大它的原来的规模。 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自己的 ”。如:并自为其名。(《伤仲永》)——并且自己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活用为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如: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的统称))。——你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 指示 代词 表特指,“其”后多为数词或者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坐在屠尸的前面。 表远指或近指,可译为“那(那个,那种,那些,那里)”“这(这个,这种,这些,这里)”。如: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又向前划去,想要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②其船背稍夷。(《核舟记》)——那船的底部稍平一些。 副词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岂,难道,怎么”,或不译。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 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或许,可能”。如: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 副词 表肯定语气,可译为“其实”。 表祈使(期望、愿望、命令等)语气,带有希望、劝勉、请求的意味,可译为“可要,一定,应当”。如: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如: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我们还是回去吧。 连词 表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还是”“是……还是……”如: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 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假如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们的)天资太低下,而是(他们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 助词 用在句中,调节音节,凑足字数,无实义,可不译。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三)“而” 【速记口诀】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和转折,递进因果与假设;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之后表修饰,可以译为“地”或“着”。递进关系“而且”与“并且”,因果关系“所以”或“因而”,假设译为“如果”或“假使”。还可用作人称代词“你”。 【方法指导】“而”表顺承关系时,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而”表修饰关系时,连接的是状语与中心词(即连接状谓)前后两部分之间形成偏正结构。当“而”连接两个动词时,如何判断是顺承关系还是修饰关系呢?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表顺承;如果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修饰后一动词作状语,则表修饰。 词性 用法及意义 连词 表并列,可译为“又”“和”“与”“并且”“一边,一边”,或不译(依据: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又长有许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永州的郊外出产奇的蛇,长有黑色的底子和白色的花纹。 ③敏而好学。(《论语》)——聪明并且爱学习。 ④儿含乳啼,好拍而呜之。(《口技》)——小孩含着乳头啼哭,妇人一边拍着小孩,一边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 ⑤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溪水深,鱼儿肥。 表承接,可译为“就”“才”“接着”“然后”或不译(依据:前后的两个词语有先后顺序)。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就消失了。 ③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就散开了。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知识接着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⑤愠故而知新,——温习旧的知识然后知道新的知识。 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军官拔出剑来,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杀死了他。 表转折,可译为“却”“但(但是)”“可是”“然而”等。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       表因果,可译为“因而”“因此”“所以”,或不译。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连词 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着”“……地”,也可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 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纷纷地摆在前面的,是太守在举行宴会。 ③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早晨进山,傍晚回城。 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喝得很少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如”“假使”。如: ①而吾蛇尝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如果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我就又安然睡下。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 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通“尔”。作主语,译为“你”;作定语,译为“你(们)的”。如:而母立于兹——你的母亲(曾经)站立在这儿。 复音 虚词 [既而][俄而]表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可译为“才”“方才”。 (四)“则” 【速记口诀】 “则”作连词大致与“而”同,承接转折假设因果都可用,就、便、那么,却、但是,如果,是因为,译时一定要慎重。“则”字当作副词用,译作“就是”或“原来”“已经”。 词性 用法及意义 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那么”“于是”,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战则请从。——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你去。 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神异了。 表示转折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然而”。如: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 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搭配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到别处去了。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就是因为”。如: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 表示并列并举关系,可译为“就……就”,或不译。 与“然”一起组成固定结构“然则”,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或“如此……那么”。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表肯定,加强判断,相当于“是”“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 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如: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秦晋崤之战》)——追到黄河边,秦人已经登船离岸了。 (五)“与” 【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