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课文第12课 寓言二则 内容分析 本课包含《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后,街坊叫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认为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巴望着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语文要素 阅读训练要素:①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②引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正确读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比较两组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视频、音频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了解寓言。 ①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猜这几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成语?(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图) ②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2.质疑课题,理解题意。 (1)读了“亡羊补牢”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2)指名解疑,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预设: 生1: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成语的。 生2:我是通过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的。 …… (3)请你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课件出示亡羊补牢的图片) 丢失了羊后,再去把羊圈修补好。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会认字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指名回答。(课件) 一个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他的街坊劝他修羊圈,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发现又丢了一只羊,他十分后悔。于是赶紧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重点生字词,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二、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1.通过感悟人物的语言、心理和动作,理解故事。 (1)交流人物对话。(课件出示课文相关对话)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①读好邻居说的话。 a.邻居是怎样对他说的呢? b.体会“赶紧”:从这句话的哪个词中可以看出邻居很着急? c.指导朗读。②邻居这么着急,可养羊人呢?他是怎么说的?体会养羊人的满不在乎。 ③指导朗读两人的对话。【阅读要素训练】 朗读邻居的话时,要出着急的语气;朗读养羊人的话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④同桌之间演一演第一次丢羊后两个人的对话。 ⑤展示评价。 (2)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①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②讨论交流。 ③对比评议。 ④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第一组句子)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⑤想一想:“赶紧”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学习感悟,体会寓意。【阅读要素训练】 ①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类似“亡羊补牢”的事情,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课后习题三) ③行为辨析:假如你沉迷于游戏,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这时你该怎么办? ④理解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2.拓展延伸,合作体验。 (1)展示课本剧《亡羊补牢》。 (2)小组合作演一演课本剧《亡羊补牢》。 【设计意图】只有真正地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才能读出感情。通过情境再现,学生对各种角色的表现有了真切的感受;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活跃了思维,促进了感悟,达到了积累内化的目的。适当增加课外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亡、牢、钻、劝、丢、告”。 (1)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课件出示会写字) (2)发现疑难,交流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1)“钻、劝”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其中“劝”右半边稍高,“又”捺变为点。 (2)“牢”上部分写紧凑,下半边要写舒展。“告”和“丢”都是上下结构,下半边写小一些。 (3)“亡”是独体字,注意顿笔和舒展。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指出错误书写示例,并纠正。 5.抄写词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写前指明观察方向,写后评价反馈,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 2.指导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自言自语地说”和“一边喘气一边说”两处的朗读,体会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导入新课。 (1)欣赏关于禾苗的视频,师生谈话:你能用哪些方法使禾苗长高?(课件出示关于禾苗的视频) (2)学生交流想法。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多种形式地朗读词语。(课件出示会认字词语) (3)用下面词语完成说话练习。(课件) 寓言 巴望 焦急 筋疲力尽 一大截 枯死 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每天都去田里看。他(焦急)地在田边转来转去。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拔高了(一大截),累得(筋疲力尽)。但是,第二天,禾苗却全都(枯死)了。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成语。 你能根据上面的填空,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吗? 【设计意图】由题引入,变文字为图画,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发学生交流、探讨,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听文找句,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种田人“焦急”的心情。 (1)听课文范读,画出描写种田人心情的词句。(课件播放课文朗读) (2)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第二组句子)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3)理解词语:焦急。你遇到过哪些焦急的情况? (4)随文识字“焦”。(课件出示“焦”字的演变过程) (5)创设情境,理解农夫急切的心情。(课件) ·农夫刚起床,心想:_______________,我得去田里看看。 ·农夫吃过午饭,心想:_______________,我得去田里看看。 ·农夫刚要睡觉,心想:_______________,我得去田里看看。 (5)理解“转来转去”。 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发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下,他更着急了,急得怎样?(焦急地转来转去)谁来表演一下? (6)探究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抓住“好像”一词,体会课文用词严谨的特点。 (7)为了解决禾苗长得慢的问题,农夫想到了什么办法? 2.感受农夫的“劳累”,凸显“急”。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农夫是怎样做的。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相关语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3)体会农夫的辛苦。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 ①“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体会“一棵一棵”。 ②创设情境,体会农夫的辛苦。 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种田人。多热啊,可是,种田人心想:还有一大片的禾苗要拔呢,他哪顾得上休息啊。 拔呀拔,拔到汗水直流的时候,种田人心想:我得抓紧时间啊,这样禾苗就能快一点儿长高了。 太阳落山了,种田人腰都直不起来了,手也酸得不行了,真是——(生:筋疲力尽) (4)理解词语“筋疲力尽”,学习“筋”“疲”这两个字。用“筋疲力尽”造句。(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3.体会农夫的愚蠢、无知。【阅读要素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你觉得农夫傻吗?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农夫恨不得禾苗每天都能长,说明了什么?(急于求成) (4)是啊,种田人辛辛苦苦地把每一棵禾苗都往高里拔,他一直巴望着的事情一下午就完成了。虽然身体劳累,可是他心里却是高兴的。殊不知,他已经酿成了大错。 4.感悟道理,揭示寓意。 (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吗? 禾苗有自己的生长规律。禾苗的成长,需要农民伯伯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浇水、除虫。这个种田人太心急了,把禾苗强行拔高会把禾苗的根拔断,禾苗无法靠根吸收营养,最后就枯死了。 (3)那么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课件) 要尊重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你在生活中遇到或经历过类似“揠苗助长”的事情吗?和同学们说一说。(课后习题三) (2)积累谚语:(课件出示相关谚语) 磨刀不误砍柴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设计意图】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物,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筋、疲”。 观察生字,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1)“筋”字上窄下宽,下部左右均等。 (2)“疲”字“疒”撇要长,“皮”撇不宜长,捺舒展。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指出错误书写示例,并纠正。 5.抄写本课词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对生字进行归类积累。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