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滨州阳信县联考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对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鬼鬼祟祟的样子) B.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君子一定是穷困的) C.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弾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D.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不通畅)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áo) 安详 矫揉造作(jiǎo) 海市蜃楼 B.眼眶(kuāng) 豢养 目眩神速(xuàn) 坦荡如坻 C.着落(zhuó) 游弋 吹毛求疵(cì) 姗姗来迟 D.虐待(nuè) 缄默 骂骂咧咧(liē) 鞠躬尽瘁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脏款 执拗 跋涉 文质彬彬 B.碟片 焕然 谛结 昭然若揭 C.荫庇 磊落 懈怠 相德益彰 D.馈赠 逞强 褪色 沥尽心血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能唱的诗,属于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B.《战国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作者是西汉刘向。 C.《孔乙己》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5.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此事古难全”一句里的“此”指的是“_________”。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爱莲说》一文里,周敦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评价三种花中蕴含品格的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 6.相约经典《简·爱》,完成下列问题。(简·爱之成长经历)请写出“简·爱”生活的四个阶段的相关内容。 ①童年时期(寄人篱下和在寄宿学校) 地点(盖茨黑得府和罗沃德学校) ②青年时期(做家庭教师) 地点(________) ③迷茫时期(离开罗切斯特) 地点(________) ④圆满时期(________) 地点(芬丁庄园)(简·爱之对白赏析)小说中大段对白比比皆是,这些对白流露真情,充满激情,字里行间充满高贵的思想,令人震撼。在阅读鉴赏小说时,可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进而感受它们所具有的魅力。阅读下面对白,回答问题。 “我告诉你我非走不可!”我回驳着,感情很有些冲动。“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经典对白是简·爱面对罗切斯特的极力挽留的表白,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爱之人生价值)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说:《简·爱》的结尾过于圆满,甚至脱离了那个时代女性不具备地位的社会特点,它是“败笔”。你是如何看待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7.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①,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③? 注: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高祖责其后服(___________) ②万夫敛手(___________) ③尝侍宴披香殿(___________) ④诚非所宜(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遂笑而释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淫/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⑴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⑵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4.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③默诵诸经注疏④。遇故友若⑤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顾亭林先生勤学》)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据鞍:跨在马鞍上。④注疏:注解,注释。⑤若:像。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县官日有廪稍之供(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生以乡人子谒余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5)发书详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无奔走之劳矣∕劳其筋骨 B.求而不得者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或颠坠崖谷∕或异二者之为 D.咨其风土∕咨诹善道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4.下列对文章写法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叙说当今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与作者昔日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对比。 B.甲文写学习条件优越的太学生们,如业不能精、德不能成,只能说明其学习方法不好。 C.甲文是赠序,目的是为了勉励马君刻苦向学,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劝勉和告诫。 D.乙文中亭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能达到无人相比的境界,是因为他勤奋、严谨、专注。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秀发传宋濂 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与邑民何异?”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俄以前事罢免。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 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命知高邮军。寻转承议郎。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 1.下列句中的“以”与“俄以前事罢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以中有足乐者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叶秀发在他父亲母亲去世后,都回家守丧,可见他的孝心。 B.金人入侵时,眼看桐城不保,叶秀发并没有听从家人建议躲避起来,而是每天谋划防备抵御金人的计策。 C.桐城之战后,叶秀发对于议事者看不到他的忠诚,反而责怪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上书朝廷。 D.史弥远当政的时候,他向从桐城来的人询问叶秀发的情况,听后他很赞赏叶秀发并重用了叶秀发。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苟先去之 苟:______ ②诚之亦望阙再拜 再:______ ③反咎其不能全人 全:______ ④寻转承议郎 寻: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 10.现代文阅读 “春分竖鸡蛋”的历史变奏 ①如今每年春分时,总是被来自全世界的春分竖鸡蛋的新闻报道刷屏。很多报道说,春分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万有引力南北平衡,地球、鸡蛋和太阳都排列到合适的位置,鸡蛋只有在这一天才能竖起来。 ②其实这个解释根本不靠谱。 ③可是你知道吗?这个流行全世界的不靠谱游戏,竟然是从中国出口的。根据美国天文科普作家菲尔·普莱特的调查,他发现这个游戏源自1945年驻重庆的美国记者在《生活》杂志中对中国习俗的报道,只不过中国人玩这个游戏是在立春而不是春分。这也可以从1946年1月开明少年杂志的一篇文章里获得证实,因为杨先生在1945年立春这一天,邀请了七八位美国记者和军官表演了竖鸡蛋的游戏,一次竖起了一排30只鸡蛋。中国人对立春竖鸡蛋的解释是立春标志着春回大地阳气上升、春气萌动。不过有意思的是,立春是中国习俗里春天的开始,可是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